•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急诊医学科科室动态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非手术科室 > 急诊医学科 > 科室动态
返回上一级
  • 10
    2025/02
    医路同行,联创未来
    “医路同行,联创未来”武汉市第三医院健康社区行第七十七站,在本月由医院急诊及重症医学科的付守芝主任带领急救团队,来到了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开展急救知识讲座。 在讲座中付主任亲自登台,为纺织大学的师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外伤包扎等在校师生容易触及的医学知识面。在培训过程中付主任声情并茂的演讲,获得了在场所有师生的好评。不仅如此,付主任还请光谷站120急救团队,现场为大家示范正规的心肺复苏、海姆立克的操作。在场师生都积极上台跟培训人员进行互动,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培训学有所得。付主任还鼓励大家,在校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多多储备基本的医学常识和社会常识。 本次培训结束后,付主任跟学校领导达成了长期的合作计划。今后定期带领急危重症团队走进校园为师生们普及急救知识。向学校广大师生宣传光谷院区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的团队力量和医疗技术储备,全力以赴为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同时高校与医院形成互惠互助的合作模式,此模式在东湖高新区及洪山区各大高校受到广泛的关注及推广。付主任作为院第八分会书记,带领团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大健康的的政策部署,在教育领域加强对在校学生,医学常识和社会尝试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大健康的良好氛围! 总之,紧跟党的步伐走大健康之路,是实现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协同推进。
  • 28
    2024/10
    青春期的“爱”与“不艾”
    10月18日上午,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重症付守芝主任,受邀去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为2024级的新生做医学知识培训,这堂医学培训的主题为【艾滋病的科普及预防】。 付主任分别从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青年学生应该如何预防艾滋病等三个方面展开培训内容。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艾滋病的危害? 1、免疫系统受损:HIV主要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使身体难以抵抗其他病原体感染。 2、引发生命威胁: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艾滋病病情的进展,机会性肿瘤都会危及艾滋病患者的生命 3、对人造成心理影响:艾滋病感染者面临着社会歧视、家庭排斥等问题,容易出现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经性接触传播:同性性行为、异性性行为、不安全性行为,如无保护性的性交、多个性伴侣等,会大大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2、经血液接触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材,都可能导致艾滋病的传播。此外,纹身、穿耳洞等如果使用了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也存在感染的风险。 3、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和哺乳过程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青年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充分认识艾滋病的危害性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的,目前没有彻底治愈方法严重传染病。感染艾滋病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不要有侥幸心理,生命只有一次,请珍爱自己。 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大学时期是一生重要的专业性学习阶段,青年学生要将生活重心放在学业上。青少年要有主见,不要随波逐流,跟着感觉走。要学会欣赏并塑造性别角色的美、交往和谐的美。青少年作为性活跃团体,爱情可以冲昏了头脑,但别让欲望冲垮了身体。
  • 21
    2024/10
    重阳节带给老人们的特殊礼物-医学急救知识
    农历9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这个尊老、感恩、关爱老人的传统节日里。我们的普度养老院和武汉市第三医院的急救培训团队共同合作,选择送给养老院的老人们一个特殊的节日礼物,一堂专为老人设计的急救知识培训课。 这场培训活动由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重症科的付守芝主任亲自带队,并加入了急诊和ICU的骨干成员黎江南和苏正鑫。现场参加培训活动的老人非常多,大家对这个特殊的节日礼物都非常期待。付主任亲自为老人们讲解了老年人常会出现的病症的急救方法,如异物咔喉的自救,脑卒中的识别,如何正确拨打120等知识。 不仅如此急诊科的黎江南和ICU的苏正鑫同志,还亲自为老人们进行急救操作的现场演示,如海姆立克法的操作方法等。现场的老人们听的津津有味,他们对这方面的知识都非常感兴趣,不仅听的认真还有的老人要求主动试一试,让我们传授给他们海姆立克法。我们的培训人员也非常有耐心,一遍又一遍的示范,纠正他们不到位的手法和动作。 这场培训活动在养老院和我院的急救团队的共同配合下圆满结束,养老院的相关负责人还和我们的付主任商量,以后一定要定期请我们的急救团队,去为老人们培训宣传急救知识。
  • 21
    2024/10
    急诊急救进社区
    近日伴随着第十五届【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助日的到来。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联合三个社区举办了一场以“生命守护,急救先行”为主题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根据现场的记者报道,这场活动由关山第一社区的叶先智主任,及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重症付守芝主任共同策划并执行负责。 现场的培训包括急救知识的宣讲,及现场演练两部分组成,普及了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等内容。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各类急救物资,如急救包及除颤仪。并把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现场向大家教授。付守芝主任说,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配有AED也就是除颤仪,但是还是有很多大量的非医学专业的人员是不会使用的,这会耽误救治的黄金时间。当心跳骤停时,最开始的10分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有更多的市民会使用AED,不仅会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还会降低死亡的风险。 付守芝主任表示,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已经坚持十五年,在各个社区、单位、学校等公共场所进行急救知识的宣讲。也会顺应国家的健康规划计划,将急救医学知识带到基层的人民群众中去。
  • 30
    2024/09
    开学第一课之急救课
    众所周知九月是我们的开学季,武汉的各个学校都会在这个月进入到上课状态。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基本的急救常识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一门重要的课。我们武汉市第三医院的“医路同行,联创未来”健康社区行,来到了光谷为明实验学校。由光谷院区急诊重症科付守芝主任带领急救团队,到学校为学校的老师们培训急救知识。 上图为付主任亲自为大家讲述急救理论知识。培训知识涵盖了心肺复苏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操作,海姆立克急救法,简易除颤仪的操作等。现场参加培训的老师们,都非常积极的响应,大家都认为学习急救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图为老师们现场练习心肺复苏的场景。老师们都说学校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也是发生意外和危险系数很高的地方。如过大家都能熟悉掌握,几门急救技术,那就非常有安全感了。听了大家的好评,我们急救团队和学校的老师们达成了共识,以后会定期为老师和学生们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
  • 05
    2024/09
    酷暑难耐,医路有我
    今天上午,光谷院区急诊及重症医学科付守芝主任及其团队冒着大暑节气,在室外39度高温下,来到武汉远大医药科技中心项目部,为建筑工人讲授高温中暑的急救知识,并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手把手教授工人实际操作要点及规范。 现场付守芝主任亲自为工人们,讲解中暑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应对措施。现场的工人们都热情高涨,对这方面的知识都非常感兴趣。不仅如此,付主任还带队科室的骨干,亲自为大家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 付主任带队的急救团队,坚持常年累月的做科普公益,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从未中断过外出为基层群众宣传、普及急救知识。她总是在科室告诫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们不仅仅要在医院抢救病人,而是要把医疗急救知识普及到基层中去,让大家都有急救意识、都具备基本的急救能力。那样在遇到紧急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才能为我们专业的医疗团队到来之前,赢得宝贵的时间。
  • 05
    2024/09
    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太感谢你们了!是你们让我有了第二次生命!”这是一位与死神博弈后,取得胜利的郑女士(化名)亲口对我们急诊及ICU的主任和团队表达感谢的话。一个月前,她还因暴发性心肌炎导致心脏停搏,命悬一线。最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ICU团队的全力抢救下才与死神擦肩而过。 郑女士(化姓)今年31岁,不久前生下二胎宝宝,处于身体恢复期。一个月前,她在家发现自己出现胸口不适、恶心、腹泻等症状,当时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并没有在意,直到不适感加重,她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当地医院就医。然而,发病的过程比想象中更快,郑女士出现了心脏停搏并伴有意识丧失,生命危在旦夕。当地医院立即联系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进行转诊。 当天中午,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主任付守芝接到紧急救助后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召集急救医疗团队为抢救做好一切准备。患者入院后,该院多学科专家团队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紧急评估。经过判断,郑女士所患的是暴发性心肌炎,双肺重症病毒性肺炎,死亡率极高,ECMO(体外膜肺氧合)联合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是唯一的希望,专家团队希望能跑赢死神,救下这位最年轻的宝妈。 此时,郑女士的丈夫守在门外心急如焚,想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妻子,他答应了专家组ECMO治疗的建议。“立即上机!”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ICU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ECMO支持治疗,现场医护团队迅速切开、置管、连接,随着血液顺利引出,经过膜肺氧合变得鲜红后又立即被输注回动脉系统,患者血压回升迅速,郑女士的组织灌注随之得到改善,生命指标有了改善。随后,ICU和心内科专家组成的多学科MDT团队为郑女士迅速植入IABP。医护团队日夜守护,循环得到一丝好转。 期间,付守芝和骨干医生陆辉志、杨璐瑜为郑女士行俯卧位通气治疗。一套完整的操作要评估患者情况、摆体位、照顾好患者身上的氧气管道,以及观察患者的面色和生命体征变化等,对重症患者行规范的俯卧位治疗尤其耗费人力,需要医生、护士和家属的共同配合。 为防止治疗期间出现多种并发症,ICU团队成立专班,24小时守候,除时刻检测各项生命支持设备的运行情况外,还密切监护郑女士生命体征,随时应对意外,及时给予相应处理。4天后,郑女士病情得到了良好控制,各项生命体征走向平稳,心肺功能恢复,终于撤下了ECMO,第6天撤下了IABP。经过几天的康复治疗,郑女士的状态越来越好,一周前达到出院标准,回到老家继续康复治疗。5月20日,郑女士通过随访电话告诉付守芝,自己完全回归了正常生活,并向急诊科及ICU团队表达了感谢。 付守芝(上图)带领团队全力救治危重患者
  • 04
    2024/06
    急救团队走进消防大队
    急救团队与消防救援团队,在一起互相学习共同切磋,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今天就带领大家共同领略一下这如此神奇的一刻!近日我院急救团队在市场部的带领下,由急诊科付守芝主任领队及急诊科青年骨干何文、黎江南,一起去到高新区森林消防救援大队进行科普培训。并在培训后,在消防官兵的带领下参观了他们的办公室和值班室。大家互相学习各方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培训的趣味性! 这次我院急救团队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的理论及实操演练,还有额外的中暑的相关知识科普。培训现场的气氛非常活跃,充满了活力和激情。每个都积极参与,并热烈讨论,时不时提出问题互相交流。 上图是急救团队现为消防大队职工演练心肺复苏的场景,培训现场座无虚席、场景非常壮观! 上图是我们培训完,参观消防大队值班室和工作间的图片,环境非常的整洁,所有东西摆放的一目了然。这种良好的规范和习惯,不仅让他们的环境看起来赏心悦目,更是加快了他们的出警速度。付主任说我们作为医务人员也要学习这种好的习惯,把我们的工作环境和值班室环境都整理起来,这样我们工作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这次的急救培训活动反响非常好,双方都学到了不同领域的独特技能!
  • 26
    2024/04
    急救培训走进基层社区医院
          近日,我院光谷院区急诊科,资深护士严华同志以及青年护士方超思受关一社区负责人叶先智主任的邀请,去关一社区为社区的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急救仪器的使用。           叶先智主任说随着国家医保政策在社区普及,现在来社区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而急救技术的也在日新月异的不断变化,为了基层医务工作者能熟练的使用急救仪器和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快速的对患者进行专业化的救治,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这次严华和方超思为大家培训了呼吸气囊的使用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等多项操作。并且手把手的教会每一个人,社区的医务人员现场表现的非常积极,不断的和带教老师进行互动,他们说这种急救培训以后一定要多走进基层医务人员中来。因为社区医院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医疗机构,所以更应该进行规范化的培训。         在大家的夸赞声中,这场意义非凡的培训活动顺利圆满的结束了!  
  • 27
    2024/03
    急救团队进企业培训心肺复苏急救技能
          3月15日上午,社会服务部带领武汉市光谷院区急诊和重症医学科临床医护专家来到中建三局公司,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本次培训由付守芝专家带队为公司员工开展心脑血管急救、心肺复苏等理论知识培训,并由ICU闻彬护士长和急诊科赵晟现场为大家演示心肺复苏及AED(电除颤)操作,并指导员工们现场进行规范的操作演练。 付守芝主任现场在为大家讲解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 闻彬护士长和赵晟在现场示范心肺复苏 培训老师现场指导公司员工进行心肺复苏的规范操作       此次培训釆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公司50余位高管现场参会,全国200余分会场同步进行了视频直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参加培训的人青年小李说“这样的培训非常有意义,毕竟意外无处不在,生命不能重来,人人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能挽救他人。”付主任对这种有健康安全意识的行为大大赞赏!       付主任说我们国家的医疗大方向就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推动医疗卫生的发展”而我们坚持将急救知识带到企业中去,将医疗知识普及到每一个人,正是响应了我国的发展国策!
  • 27
    2024/03
    急救科普走进社区
          2024年的第一场急救科普终于开始了,这一场重要的科普培训选在了鲁磨路社区,并且由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急诊和重症医学科的付守芝主任亲自带队培训。       这次科普的主要内容是【生活中突如其来的杀手--气道异物梗阻】,据付主任介绍,气道梗阻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尤其以老人和婴幼儿居多,所以学习这种实用性的科普知识,是每一位居民都必须要掌握的生存技能。特别是现在年轻人白天都需要工作,一般都会安排老人在家里带孩子,一旦遇到这种气道异物梗阻的突发情况,如果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大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付主任在现场的讲课中,生动又不乏趣味性!她不仅将气道梗阻的危害向大家娓娓道来,还将解决异物梗阻的“海姆立克法”的方法传授给大家。她告诉大家,施救者一定要站在被救者身后,两手臂从身后绕过伸到肚脐与肋骨中间的地方一手握成拳,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快速有力的向内上方冲击,可连续多次,直至将异物排出。不仅如此,她还特意强调了儿童和成人使用海姆立克法手法的区别。付主任讲解的方法,通俗易懂,现场居民都跃跃欲试。        上图为急救人员亲自为社区居民示范“海姆立克法”并鼓励带动现场听课的社区居民们亲自操作。       这次在鲁磨路社区举办的急救科普十分成功,社区居委会对我院的急救团队表示了深深的感谢!付主任说我们医疗团队一定会响应国家大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将急救科普知识真正的带入到群众中去。
  • 21
    2023/12
    “海姆立克法”在社区中的普及
          近日武汉市光谷院区急诊救援科普团队,再一次走进地质大学社区,为社区里的居民普及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社区居委会介绍,现在社区的老年人和小孩很多,他们是最容易发生异物卡喉的群体,一旦中招将非常危险。因此对于我院的科普团队,这次普及的内容非常满意。       我院急诊科的青年骨干赵晟、彭一鸿、黎江南,为社区居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们用幻灯片的模式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异物咔喉的危害性,其次讲述了如何判断异物卡喉,最后向大家理论传授了“海姆立克法”的三种急救手法。       不仅如此,他们三个还现场示范了正确的急救手法,并一对一的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指导。还分别向大家演示了儿童使用海姆立克法和成人用法的区别,现场气氛非常活跃,社区居民都觉得参加此次活动收获颇丰。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