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疾病,约50%男性一生中可能经历。它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前列腺炎症反应的总称,主要分为四类:
-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突发尿痛、发热,需紧急抗生素治疗。
-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反复尿频、排尿不适,细菌感染持续存在。
-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最常见):占90%以上病例,骨盆区长期疼痛,但无明确感染。
- 无症状性前列腺炎:仅体检发现,无需治疗。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前列腺炎症状多样,易被忽视或误诊:
- 排尿异常:尿频(夜尿>2次)、尿急、尿痛、排尿费力或尿线分叉。
- 疼痛不适:会阴、下腹、腰骶部持续胀痛,可放射至睾丸或大腿内侧。
- 性功能影响:性欲减退、早泄、射精痛,部分患者精液带血。
- 精神焦虑:40%患者伴焦虑、失眠,与疼痛反复发作相关。
注意:急性发作可能高热寒战,需立刻就医;慢性疼痛易被误认为“腰肌劳损”。
谁容易患上前列腺炎?
主要诱因包括:
- 细菌感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通过尿道入侵前列腺(常见于急性及慢性细菌型)。
- 不良生活习惯:
- 久坐(司机、办公室职员高发)→ 前列腺充血。
- 嗜辛辣、饮酒、憋尿→ 刺激前列腺。
- 神经与免疫异常:盆底肌肉痉挛、自身免疫反应(多见于慢性疼痛型)。
- 性生活不规律:过频或长期禁欲均可能诱发炎症。
治疗关键:对症处理,避免踩坑
不同类型疗法差异大:
- 急性细菌性: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2-4周可治愈。
- 慢性细菌性:口服抗生素(需药敏试验指导)+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
- 慢性疼痛型:
- 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中药制剂
- 非药物:温水坐浴(40℃每日20分钟)、提肛运动(每日30次)、心理疏导。
误区提醒:
- 无症状者不需治疗。
- 抗生素对非细菌型无效,滥用反致耐药。
预防指南:守住前列腺防线
- 避免久坐: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减轻腺体压迫。
- 饮食调整:
- ✅ 多吃番茄(富含茄红素)、南瓜籽(含锌)。
- ❌ 忌酒精、辣椒、咖啡。
- 规律排尿:憋尿不超过3小时,减少尿液反流风险。
- 适度性生活:每周2-3次帮助前列腺液更新,降低淤积。
何时必须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检查:
⚠️ 排尿灼痛+发热(疑似急性感染);
⚠️ 骨盆区隐痛>3个月(慢性疼痛综合征信号);
⚠️ 性功能障碍伴情绪低落(需排除心理共病)。
重要提示:前列腺炎不直接癌变,但症状与前列腺癌早期相似!45岁以上男性应定期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