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IN)是宫颈的鳞状上皮细胞异常 增生,是一种癌前病变,与 HPV持续感染有关,需通过病理检查来确诊。早期干预可有效阻断进展为宫颈癌。因 为鳞状上皮内病变(CIN)在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有着重要位置,因此早期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对宫颈癌的治疗与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主要可分为两个级别,即低级别上皮内病变(包括CIN1) 和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包括 CIN2 和 CIN3)。通常低级别上皮内病变具有自限性,且癌变的可能性较低,细胞轻度异常,可自行消退,需定期随访,若合并 HPV持续感染,则可能进展为高级别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则具有较高的癌变危险性,镜下细胞异型性显著,癌变风险较高,需积极治疗,因此,明确 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并准确的区分上皮内病变的不同级 别 ,在临 床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我们在临床阅片中,是不是“⾮黑即白”呢?良性、低级别、高级别是不是很容易肉眼看出来呢?显然不是的,有一些非肿瘤性病变,如:不成熟鳞化、鳞状上皮萎缩、鳞状上皮内反应性增生、修复性增生以及一些人工操作所致的细胞形态的改变,单凭我们眼睛是难以鉴别的。这时我们就需要加做免疫组化。
目前我们用最多的是P16和Ki-67联合检测,P16是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因子,HPV 感染后E7阻止了pRb 的活性,阻止了细胞周期循环,导致P16 的过表达;Ki-67是反应细胞增殖活性的标志物,标记的是处于增殖周期中的细胞。
研究显示,90%以上的宫颈鳞癌、HSIL中P16呈弥漫强阳性,而 LSIL中常为局灶弱阳性,且阳性率不足 50%,少部分(24%)宫颈上皮化生性改变中P16可呈阳性表达,同样表现为散在局灶的阳性。
简而言之:P16 弥漫阳性,可以是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也可以是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但可以排除炎性病变,化生性病变或萎缩;P16 斑驳阳性或阴性,可以排除高级别病变,但可以是炎性病变,化生性病变、萎缩或低级别病变;Ki-67全层阳性,可以是高级别病变,也可以是低级别病变,也可以是化生性或炎性病变。所以,需要有经验的病理科医生依据HE 细胞形态及免疫组化来综合得出最后的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