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高血压:了解、预防与治疗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24 浏览量:45次

孕期高血压是孕妇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健康,还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和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孕期高血压的定义、原因、风险因素、对母婴的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帮助孕妇和家属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孕期并发症。

什么孕期高血压?

孕期高血压,也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组与血压升高相关的妊娠并发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如果孕妇在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且没有蛋白尿,即可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如果伴有蛋白尿,则可能发展为子痫前期,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状况。

孕期高血压的原因?

孕期高血压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胎盘因素:胎盘形成过程中的损害或炎症免疫过度激活可能导致胎盘浅着床、子宫螺旋动脉重铸不足,减少胎盘血流灌注,从而引发高血压。母亲因素:孕妇若有高血压家族遗传病史,或既往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更容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此外,孕期营养缺乏、低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微量元素缺乏也与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

哪些孕妇更容易患上孕期高血压?

以下孕妇更容易患上孕期高血压:年龄≥40岁,有子痫前期病史,抗磷脂抗体阳性,孕前高血压,患慢性肾炎,糖尿病或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初次产检时BMI≥35 kg/m²,子痫前期家族史(母亲或姐妹),本次妊娠为多胎妊娠,首次怀孕,妊娠间隔时间≥10年,早孕期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

孕期高血压对母婴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可能导致肺水肿、肝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视网膜脱离(失明)、抽搐、昏迷、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对胎儿的影响:孕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子宫血管痉挛,引起胎盘供血、供氧不足,胎盘功能减退,从而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发育迟缓、甚至胎死宫内或新生儿死亡。

预防孕期高血压的措施

预防孕期高血压,孕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产检:按时进行产检,关注血压、体重及尿蛋白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健康饮食:保持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对于低钙摄入的孕妇,建议补钙。适度锻炼:合理安排休息和适度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限制盐分和热量摄入:妊娠期不推荐严格限制盐的摄入,也不推荐肥胖孕妇限制热量摄入。监测血压:既往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的孕妇需严密检测血压情况,检测血压前,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通常测量右上肢血压,袖带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孕期高血压的治疗

一旦诊断为孕期高血压,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轻者可口服药物居家监测,重者需要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增加卧床休息、脚抬高休息、以左侧卧位为佳。监测胎儿情况:定期进行胎儿监测,包括胎心监护和B超检查。分娩计划: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分娩计划。

结语

孕期高血压是孕妇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孕妇的健康,还关系到胎儿的安危。通过了解孕期高血压的原因、风险因素、对母婴的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孕妇和家属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确保母婴健康。孕期高血压虽然是一个挑战,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及时的治疗,大多数孕妇都可以安全度过孕期,迎来健康的宝宝。希望本文能为孕妇和家属提供帮助,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