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后的生理恢复
供稿: 发布时间:2019-01-26 浏览量:3098次

      献血者献血后的生理恢复与献血量、献血间隔时间、性别、个体差异、献血者营养状况及所献成分不同而异。健康献血者献全血或血液成分,能较快地恢复到生理水平,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会促进血液新陈代谢,有利于血液的更新。

       人血液约占体重的8%,且总量相对恒定。一次献血200ml约占血液总量的5%,400ml约占总献血量的10%。献血后喝液体饮料,就已近开始补充血容量。机体自身可以很快的进行调节,经1~2小时即可恢复血容量。献血后献血者血液中的网织红细胞增多,4~9达到高峰,说明献血者的骨髓造血系统活跃,若献200ml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7~10天恢复至献血前水平。白细胞及血小板本身在体内生存时间短,更新换代快,献血后几天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国内傅聪远采用多导生理仪观察30名献血者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献血400ml对献血者动脉压无明显影响。献血后短时间内。心脏每分钟血液输出量与每搏量均下降25%~28%,同时外周阻力增加35%~39%,说明血压的维持靠外周阻力增加起主导作用。献血四天后心脏每分钟血液输出量恢复到献血前的97.71%总外周阻力也恢复到98.84%,每搏量恢复到原水平的89.17%,为维持血液循环量和组织供氧,心率增加9.83%。在献血后四天内上述指标男性一般均以恢复或接近献血前水平,而女性尚有差距,说明男性较女性恢复的快,这些变化说明机体在献血后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应激反应来调节生理平衡,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

      献血者献血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等较前有所下降,说明献血后血液流变学有所改善,有利于血液的流动和氧气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