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直抗阳了,什么是直抗呀?”相信大部分临床医生都遇到过这样的患者,今天我们来好好了解以下什么是“直抗”。
我们常说的“直抗”就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又因为是被英国剑桥免疫学家Robin Coombs发现的,因此也被称为Coombs试验,直抗阳性说明体内红细胞已被不完全抗体或补体所致敏,人体内的不完全抗体以IgG为主,补体分子以C3为主。
人体内的不完全抗体或补体分子,它们能与红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但只能与一方红细胞的抗原决定簇结合,而不能同时与两方红细胞的抗原决定簇连接,所以只能使红细胞“致敏”而不能使红细胞发出凝集,就相当于只有一手,只能抓住一方红细胞,所以不能使红细胞聚集。而试剂中的抗人球蛋白抗体作为第二抗体,即抗-抗体,能特异性结合包被在红细胞表面的蛋白分子,从而起到“搭桥”作用,使致敏的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此为直抗“阳性”,未被致敏红细胞不会发生凝集,直抗结果则为“阴性”。
直抗阳性往往是由于自身抗体、不规则抗体或者免疫复合物黏附在红细胞膜上导致,主要见于以下原因:
1. 红细胞固有抗原自身抗体
2. 溶血性相关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新生儿溶血病等
3. 免疫性相关疾病,如系统性红红斑狼疮等
4. 药物诱导的抗体,有研究表明青霉素、头孢菌素、利福平、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有诱导免疫性或非免疫性的蛋白吸附到红细胞上的特性,继而引起直抗阳性的产生
5. 溶血性输血反应
6. 血液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以及器官或骨髓移植等
7.妊娠
在临床输血工作中,输血作为抢救生命和血液治疗的重要措施,对于有输血适应症的患者,不能因为“直抗”阳性导致次侧交叉配血不合而拒绝给患者输血,一旦发现交叉配血试验不合时一定要对阳性结果进行分析,导致直抗阳性的原因多种多样,应多方面分析原因,首先消除导致直抗阳性的源头,再输血治疗可提高输注有效率,必要时重新抽取患者标本,选择适合的配血方法,排除操作原因后,结合患者病情以及用药情况作出准确分析,判断是否能够输注洗涤红细胞或者是否可进行血液输注,必要时建议患者到血液中心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相关血制品的配型。
直抗阳性患者输血无效的概率肯定高于普通患者,但患者直抗阳性强度与红细胞输注效果无关,只是直抗阳性强度增加,患者出现不规则抗体几率会增大,可能会导致交叉配血实验不合。而且,不同原因导致的直抗阳性,输血疗效也不相同,一般妊娠致直抗阳性输血效果>抗菌药物致直抗阳性>输血史致直抗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