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是“催”出来的吗?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4-06-28 浏览量:1380次

对于月子里的妈妈来说,最容易感觉到自己奶少,特别是生产刚刚结束的前3天左右。当问及有没有给宝宝喂奶的时候,有些妈妈会说:我还没有奶,已经请了催乳师了。那么,奶真的是“催”出来的吗?答案是:NO!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泌乳的那些事儿。

一、母乳的分泌原理

乳汁是由乳腺细胞产生,从孕中期开始乳房就具备了泌乳的功能,初乳已经存在于乳房中,为分娩后立即哺乳做好了准备。

产后1-2天,此时乳房泌乳量不大,妈妈一般不会感觉乳房涨满,但并不表示乳房没有奶,而是有着可以满足新生儿一切需要的珍贵初乳。

这个时期有利于新生儿在母亲乳房上吸吮吞咽,母亲找到舒适的喂奶方式,这是建立良好母乳喂养关系的最佳开始。

产后3-5天,随着产后孕激素水平下降,泌乳素水平上升,乳房接受到这个自然的信号而启动乳汁大量分泌,妈妈们会感到乳房温热胀满,乳汁溢出,民间俗称“下奶”。

在这一过程中,孕激素起到一个开关作用,也就是说,当胎盘离开母体,孕激素就自然下降,这是每个产妇必须经历的过程,包括剖腹产的妈妈。

所以乳房启动产奶是一个内在自然的过程,是不需要外界的额外干预的,比如“催奶”或者喝大量的汤水及按摩等。

二、产后早期如何增加乳汁的产量呢?

婴儿出生后妈妈需配合医护人员指导,即刻将婴儿放在胸前进行肌肤接触,并且让婴儿吸吮乳房,然后开始按需哺乳、频繁哺乳,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只要有空,都可以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和哺乳,这才是“催奶”的正确打开方式。

大量研究证明,产后72小内频繁有效吸吮是建立奶量供应的关键。另外,产妇应摄入足够水分,每天摄入量在2000ml以上,多次小口饮入,还要保证良好的睡眠和心情。

母乳喂养是妈妈、乳房、宝宝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奶,既不是“催”出来的,也不是"等"出来的。当一名合格的“大奶牛”,准妈妈们必须从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