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急诊医学科科室动态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非手术科室 > 急诊医学科 > 科室动态
返回上一级
  • 19
    2022/05
    突发心脏骤停,多亏该院多科室全力救治下,才保住了性命
    武昌区的邹先生(化姓)近日在护送母亲就诊时,突发心脏骤停,多亏该院多科室全力救治下,才保住了性命。   据56岁的邹先生介绍,5月7日晚上10时,他的母亲身体突然不能动弹,他赶紧拨打120救助。在120到达现场后,邹先生在送母亲下楼的途中摔倒,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呼吸、脉搏全无,双眼瞳孔散大,情况十分危急。来不及多想,急救医生立刻对邹先生进行心肺复苏,并将其紧急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同时联系了120总台另外再派车来接其母亲。邹先生到达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医院立即给邹先生启动急诊绿色通道。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黄金时间为4分钟,邹先生已远超过了这个时间,虽然知道抢救成功率低,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医生周斌还是给予紧急气管插管,护土们也立刻忙碌起来,为他接上呼吸机、心电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注射急救药、持续心脏按压非常消耗体力,一个人体力即将消耗殆尽时,另一人又立马接上,就这样,急诊科4名医护人员一直轮流为他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每名医护人员都在为他的生存希望不懈努力。  持续进行17分钟的按压和抢救后,邹先生开始出现自主呼吸。随着急诊科周斌医生的一声“有了”,邹先生心跳恢复了,而后被转入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下一步治疗。当晚11时,邹先生的母亲经过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抢救,也转危为安。急诊抢救非常及时成功,为患者保住了一线生机,但要明确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原因,还需要多科协作冲过“重重迷雾”一探究竟。经检查,邹先生是由于冠脉重度狭窄导致的心脏骤停。病情趋于平稳之后,邹先生被转入心内科进一步治疗。5月13日,邹先生在清醒的状态下,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心内科为其进行了冠脉造影和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手术。心内科医生说,经过院前、急诊、心内科、介入手术室等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邹先生最终保住了生命。 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重症医学科董芳主任表示,目前,邹先生的生命体征平稳,继续在该科观察治疗,待复查各项指标正常,就可以康复出院了。
  • 31
    2022/03
    寒冬里的温暖 热心护士把患者当亲人
    2022年3月15日下午,急诊科李叶子护士迎来了一名特殊的病人,这名小伙子26岁,来自于武汉黄陂,因怀疑左下肢骨折由“110”民警送来我院。 李叶子护士接诊这位病人后发现他拒绝与人交流,对医生护士的问诊仿若未闻。当李护士表示愿意帮他联系家属时,他更是表现出明显的拒绝之意,她猜测这个小伙子是与家人产生了矛盾,便不再继续追问了。李护士询问了医生意见后联系医务处为这个小伙子开放了急诊绿色通道,她亲自推着轮椅护送他去做X线检查,一路上耐心的与他交流,尽管小伙子始终保持沉默,李叶子护士依旧像一位知心姐姐疏导着他,为他推轮椅跑前跑后,取结果,带他回急诊。小伙子看见李护士这样为他忙碌,终于说了来急诊后的第一个“谢谢”,也慢慢对她敞开了心扉。 原来这名小伙子与家人产生了矛盾后离家出走,在武昌民主路附近摔跤后行动不便,由好心人报警送到了医院。经过了医生的诊断,确定了小伙子为左侧跟骨骨折,建议住院治疗。小伙子对急诊医护人员对他的关心表示感谢,经过了李叶子护士的劝导,他已放下了心中的隔阂,决定与家人和好,回家治疗。小伙子说到:“我原本一直很低落,李叶子护士却一直在身边陪伴安慰着我,护送着我去做检查,一路上开导着我,就像我的姐姐一样对我嘘寒问暖,让我很感动!” 最后当小伙子执意要离开急诊时,李叶子护士赶紧为他找来了一把拐杖,还在细细叮嘱他骨折后的注意事项,小伙子身上现金不够买车票,她甚至自掏腰包给予帮助,小伙子在临走时拉住李叶子护士的手一直诉说着感谢,感谢这位如同亲姐姐的美丽护士。 李叶子护士在急诊工作中始终保持热心的态度接诊每一位病人,工作中已经不是一次为病人这样付出了,对于流浪患者,她经常自掏腰包给予照顾,悉心给予护理。当我们问起李叶子护士为病人做的这些事,她一直笑着强调:“作为一名护士,要把每位患者当家人去照顾,不仅仅是对他们疾病的护理,还要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些事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每一位护士都会去做的。”
  • 31
    2022/03
    身边的感动——带病坚持工作的好医生
    一间普通的外科诊室,一名戴着口罩的医生正在给患者看病,这样的场景在武汉大大小小的医院里,每天都在重复发生。可是,2022年2月14日上午,同仁医院急诊外科诊室里,这一幕却让不少患者大呼“感动”,因为细心的患者发现了当这名医生起身为他们做体检时,他的一支腿行动非常不便,每一步都走的格外艰难,却始终带着微笑为他们看病。        原来,我院急诊外科刘祥医生,前几天脚扭伤后受伤处非常疼痛,行动不便,原本想要向急诊科万主任请假,但一想恰逢过年值班人员减少,许多病人又特地在他班次复诊,如果临时更换医生担心会影响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所以刘医生仍带病坚持工作。甚至在同事找他临时代班时,他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当万主任提出让刘医生回家好好休息时,刘医生微笑的摆摆手推却说没关系。的确,当抢救室送来一名高处坠落伤的患者时,刘医生立即从诊断室艰难的一步步走到抢救室,积极的投入到抢救病人的工作中。直至抢救结束病人去至另一栋门诊大楼做检查时,刘医生因为担心患者的病情变化,忍着自己脚踝的疼痛,始终陪在病人的身边,耐心的询问病人的不适,直至将患者送至手术室与下一班医生做好交接才下班。        这位高坠伤的家属说到,当他们回头看见刘医生跟在他们身后,行动不便却还一步步的走向他们,始终陪伴在病人的身边,他们除却对刘医生的对病人抢救的满满感激之情外,更是对刘医生带病工作的崇敬之情! 作为人们健康的守护者,医生同样也有生病的时候。刘祥医生在生病时心里依然挂念着病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着医生“救死扶伤,执着追求”的誓言,这种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良好的医德,值得我们所有医务人员学习!
  • 30
    2021/09
    公交乘客突发病 急诊护士上车接病人
    (急诊科 钟欣)9月12日晚,70岁的何婆婆从十堰到武汉参加完高中同学聚会后,乘坐728路公交车准备前往汉阳亲戚家。晚上8点多,当公交行至阅马场时,她突发心脏病,瘫坐在椅子上。当班司机赶紧把车停在路边,确定婆婆不便挪动后,他一边联系“120”,一边跑进附近的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求救。 一般在医院外的环境下有人发病出现危重情况时,是首先联系“120”急救车送至医院治疗,在等待的过程中也可能会耽误时间。急诊科当班护士王枫姣及钟欣护士考虑到这个情况后,立刻决定绝不能耽误了何婆婆的救治,不等“120”急救车的到来,两名急诊护士立即推出抢救床跟随司机一路跑至公交车旁,搀扶何婆婆在床上躺下后,一边轻声安慰着何婆婆,一边迅速的将抢救床推回急诊室,为何婆婆开始抢救。因送救及时,抢救迅速,何婆婆很快脱离了危险,转至留观室休息,两位护士一直陪在何婆婆的身边,细心的为她治疗,当何婆婆出院时,两名护士更是在何婆婆的耳边叮嘱着她日后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嘱咐她好好休息。 何婆婆在出院时拉着护士的手感动的说,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她很感谢公交司机在她发病时帮她到医院求救,她更感谢她们这两名急诊护士,她们对婆婆的态度让婆婆感觉她们犹如自家的孙女一般亲切,她们优秀的护理技术挽救了婆婆的生命!
  • 30
    2021/09
    突发猝死,生于急诊分秒之间
    (急诊科钟欣)9月24日下午三点,68岁的张婆婆在发传单的时候突发昏迷倒地,120救护车将其紧急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救治。120将张婆婆送至急诊时,相关抢救人员迅速到位,发现张婆婆没有家属在身边,急诊科决定立即为张婆婆开放急诊绿色通道。 病人来时意识呈昏迷状,医生查看其双侧瞳孔不等大并伴有鼾声呼吸,提示脑疝的发生,需要完善检察,必要时手术!急诊科护士发现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已至220/119mmHg,急诊内科王瑛医生立即对病人实施药物降压,使患者颅内压快速下降。出于高度职业敏感,急诊科医生及护士携监护仪陪同病人至CT室做检查,以便完全掌握病人颅内病变情况。 “颅内有出血,约……”病人正在做颅脑CT检查时,突然,连接病人的心电监护发出了报警声,屏幕上显示一条直线,“不好!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急诊科医生立即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并迅速做出判断,决定患者就地抢救!急诊科护士一边为患者挤压呼吸气囊辅助通气,一边请CT室医生帮忙电话通知急诊科、麻醉科、医务处、门办。 急诊科护士持续患者行心肺复苏。短短30秒的时间,另一名急诊科医生已经携抢救车及除颤仪到达CT室并迅速为患者进行电除颤;1分钟内,麻醉科到达CT室为患者气管插管成功;3分钟内,门办屈静林护士长到达CT室指挥开展协调抢救工作。 经过众人的不懈努力,患者恢复了心跳,最终救活了张婆婆的一条生命!此时,张婆婆的家属刚刚到达医院,了解到刚发生的意外情况后,握着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手不断的道谢!而在一旁看到情况的其他患者,纷纷为医护人员投来赞许的目光! 急诊内科王瑛医生谈到,抢救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一定要突出一个“快”字!一般在7-10秒内判断病情,4分钟内应立即行心肺复苏,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经过急诊医护人员的专业抢救,患者已有所好转,现已转入ICU继续住院治疗。
  • 29
    2020/12
    健康大武汉,急救进校园
    近日,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的急救团队来到武汉博雅幼儿园开展急救培训,对该园教职工和孩子进行了专业的心肺复苏讲解和现场演示。       首先,周琴护士通过“什么是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意义”、“院外心肺复苏的步骤”、“复苏效果的判断及复苏成功的表现”四个方面,向大家进行了全面的讲解。老师们都非常的认真的记着笔记,为接下来的实操做好准备。       接着,钟欣护士为大家操作演示具体心肺复苏的方法,随后组织教职员工和孩子们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演练,并对他们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与指导,教职工们积极的参与了实际操作。        通过此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了幼儿园教职工遇到意外事故的应急能力,相信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更好的将这些急救知识转化为力量,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 24
    2019/09
    患者送锦旗,点赞好医护
    (急诊科 钟欣)9月初,患者张先生、胡小姐将一面写有“仁心仁术,妙手丹心”的红色锦旗送至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办公室,以此赞扬急诊科万少兵主任、外科刘祥医生、王媛医生及全体护士高尚的品德、精湛的技术。万少兵主任、刘祥医生代表科室接受了锦旗。 8月19日,张先生和朋友胡小姐路过武昌一处道路时不幸被高空掉落的一块玻璃砸碎后弹起的玻璃渣划伤身体多处,庆幸的是玻璃并未直接砸在人身上造成更大的伤害。 张先生和胡小姐被送往三医院急诊科,清理他们外伤处的玻璃渣后,检查发现胡小姐左侧腓骨中段外侧软组织内存在方形高密度异物,经骨科专家会诊后建议行深炎症消退后再行取异物。根据病情,张先生和胡小姐被安排至急诊病房住院治疗。经过急诊病房一个礼拜的消炎治疗及理疗后,胡小姐的炎症及疼痛已好转,骨科专家再次会诊后给予胡小姐深层清理异物手术治疗,清净异物后的胡小姐再次转回急诊病房,经过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胡小姐恢复良好,很快康复出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对胡小姐进行了详细的出院后活动、饮食指导,用药以及伤口方面的指导,胡小姐再次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 31
    2019/08
    高坠时插入钢管,竟不慎自己拔出!
    (急诊科 钟欣)今年26岁的王先生,在工地工作时不慎从四米高空摔落,背部着地时竟擦入一截钢管,因当时王先生已感觉麻木,竟自己将钢管拔出,旁人联系120后王先生被紧急送往医院。经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骨科紧急抢救和手术后,患者转危为安。       据了解,王先生于武汉市武昌区某一工地工作已有一段时间。8月20日上午6时左右,王先生于四米高空作业时不慎摔落,背部着地时竟擦入了一截地上竖着放置的钢管,由于王先生当时因过度疼痛已感觉背部麻木,起身时竟直接将钢管拔出。旁人看到此情况立即联系了120,将其紧急送往附近的天佑医院,因天佑医院无法处理便转至武汉市第三医院。       王先生于6:50到达三医院急诊科。急诊外科刘祥医生接诊后立即为其启动绿色通道进行抢救措施,钢管造成的伤口处进行了消毒加压包扎并给予补液抗休克治疗,同时为其进行手术前的准备,从急诊入院到处理完毕由护士陪同检查只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CT检查结果显示,王先生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骨科立即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现王先生已安全结束手术,转入骨科病房继续治疗。       急诊外科刘祥医生提醒,如果遇到类似王先生这样的贯穿伤,正确的做法是立即拨打120,原地等待救援。绝对禁止自己将钢管这类异物拔出,因其可能刺入深部血管、神经及重要器官,拔出后有可能造成大出血或气胸、血胸等严重后果。即使异物刺入较浅,也不要自行将其拔出。如果伤势严重且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下,非专业人员请尽量不要搬动伤员,避免造成二次伤害。若伤者有活动性大出血的情况,可在异物两旁贴上敷料或者干净的毛巾来止血,再用布条或绷带加压包扎,然后快速送医或等待救援人员。
  • 31
    2019/05
    隔夜鸡汤到底能不能喝?
    (急诊科钟欣)前几天,20多岁的钟小姐吃了一碗加热后的隔夜鸡汤,几个小时后出现上吐下泻,最后连站立的力气也没有,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钟小姐出现了脱水的状况,在急诊内科治疗,花去几百元医药费才缓过来。 为什么这碗隔夜鸡汤威力这么大呢?急诊医生详细询问钟小姐后才得知原来这碗鸡汤并未被放进冰箱。急诊内科周斌医生说到,鸡汤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就是蛋白质以及氨基酸,原本这些东西在冰箱的低温中是不会破坏的,但由于钟小姐并未及时将鸡汤放至冰箱中,而近期温度较高,室温下的鸡汤隔夜后滋生了大量细菌,这些细菌进入人体后,造成了钟小姐腹痛、腹泻。此类食物中毒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可能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受损、中毒性休克等症状。 最后急诊内科周斌医生提醒到,大家尽量不要吃隔夜饭菜,若在冰箱中隔夜的食物则一定要热透了才能食用,若有异味,则坚决不能食用。而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则更应注意,切莫因小失大加重病情。若出现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 14
    2019/02
    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家属及时心肺复苏转危为安
          (急诊科 钟欣)2019年2月10日晚上,孔先生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被紧急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因家属与120及时持续有效的心肺复苏,患者到达急诊抢救后最终转危为安。       2月10日晚上19:10分,家住武昌的孔先生在家看电视时突发头痛,刚和妻子说完话就倒地不醒,妻子立即拨打了120。因孔先生的儿子在大学期间学习过心肺复苏,初步判断孔先生已经呼吸心跳停止,便立即为其行心肺复苏。120到达后持续为孔先生行心肺复苏并紧急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19:30分患者到达急诊科,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为其行电除颤、改善呼吸等一系列抢救措施。19:40分孔先生恢复了自主呼吸及心跳。19:45分孔先生生命体征稳定,急诊科医护人员一同将其护送至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经过家属、120及急诊医护人员共同持续有效的抢救,孔先生最终转危为安。       “命抢回来了,比什么都重要!”孔先生的家属落着泪拉着急诊科典万康医生,钟欣及熊晓灿护士不断感谢。       急诊内科典万康医生说到“抢救猝死的第一个关键就在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而这个关键往往把握在家属或身边人手里。孔先生此次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能在短期内抢救回来,原因是孔先生的家属抓住了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对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发生,应立即拨打120并现场行心肺复苏。我们医院已进入许多社区、校园及工作单位普及心肺复苏的操作,现在电视上也在科普心肺复苏的流程,大家应学会正确的操作,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
  • 30
    2019/01
    亲朋好友齐相聚 年饭聚会莫贪杯
    (急诊科钟欣)新年将到,正是亲朋好友相聚的日子,聚会上自然少不了酒。武汉三医院急诊科近一周接诊醉酒患者数高达70余人,有一晚甚至同时接诊酒精中毒患者9人。 家住武昌的周先生与家人吃年饭时,因高兴饮酒过量,家人考虑周先生平常酒量较好,便将其送回家中,准备让周先生睡一夜自然醒酒。但妻子发现周先生突然出现面色发紫,呼吸不畅,便紧急拨打了“120”将其送至三医院急诊科。询问后医生判断周先生为醉酒后睡觉时呕吐物误吸造成的窒息。经过及时抢救后周先生转危为安。 无独有偶,参加同事聚会的李先生同样饮酒过量,酒席结束后拒绝了同事相送的建议,在等待计程车的过程中李先生困意袭来,便准备在路边的椅子上小憩片刻。路人路过发现椅子上躺着一个人,考虑天气寒冷便准备将其叫醒,却发现他始终没有反应,便呼叫了“120”将其送至三医院急诊科。医生检查后诊断其为醉酒后冻伤,便迅速为其醒酒取暖,经过抢救后李先生恢复了意识,苏醒过来。 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万少兵主任提醒,新年将近,亲朋好友聚会增多,在聚会时饮酒应适量,切莫劝酒过量饮酒,以免造成酒精中毒。醉酒患者如在家中睡觉时,切勿在头下垫枕头,应将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时造成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因醉酒患者循环较差,近段时间天气寒冷,醉酒患者更应注意加强保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冻伤。如出现不适,请及时来医院就诊。
  • 30
    2018/11
    醉酒后骑电动车 撞栏杆后成脑出血
    (急诊科钟欣)11月29日晚23:00,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接诊一名特殊患者,喝醉酒后骑电动车,撞上路边护栏后倒地不醒人事被路人报警联系120送至医院。 根据好心的报警路人描述,这名醉酒车祸女性约40岁,当时在积玉桥地铁站附近路段骑电动车时明显不稳,电动车摇晃着撞向路边护栏,该女性倒地后便不醒人事,路人报警联系120后便被紧急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入院后给予了相应的抢救措施,因入院时警察还未联系上该女性家属,医院立即启动了绿色通道,急诊医护人员陪同其行头颅CT检查。到达CT室时,该名女性由昏迷转为躁动,并不能配合检查,急诊科典万康医生立即不顾CT的辐射问题,陪在该女性身边直至顺利完成检查,诊断为脑出血后立即将其送至神经外科住院治疗。 目前该女性因及时的抢救及手术已转危为安,并已联系上家属。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