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急诊医学科科室动态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非手术科室 > 急诊医学科 > 科室动态
返回上一级
  • 30
    2018/10
    规范批量伤急救流程 高效率节约患者时间
    为了更加迅速有效的批量伤患者,为他们争取急救时间,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举办了一场批量伤的应急预案演示,包含:与“120”医护人员进行患者病情交接、急诊护士分诊及抢救、支援科室护理人员安排、患者检查或住院的转运流程、与病房护士进行病情及治疗交接。此次演示邀请到程秀华主任观看并获得认可。 据急诊科护士长田娟娟介绍,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在面对大量伤员时抢救工作也应保持紧张有序,医护之间配合密切,避免忙中出乱,就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化的规范。于是她组织了急诊科优秀护理人才对批量伤的护理抢救进行规范化流程,重点考虑批量伤员同时进入急诊后的分流,患者检查时的转运情况及批量伤员的救治费用问题。广泛听取各科医护及检查科室的意见,并在临床试用,最终确定统一流程,以争取到用最短的时间,将患者有效分流,使危重患者得到及时的抢救,轻度患者也不耽误就诊。此应急预案于10月初于学术报告厅举办演示。    此应急预案在临床应用后,不仅得到了当班医生的高度认同,而且由于准备充分,流程清晰,分工明确,急救工作忙而不乱。护士长田娟娟表示,今后会推出更多危重疾病规范化护理流程,以更加有效的提高抢救护理质量,为患者争取到他们更多的生命时间!
  • 17
    2018/09
    吃包子馒头噎住?喝水要不得!
    (急诊科 钟欣)9月2日中午,一名八十岁老人在吃包子时被噎住,家属把老人送至武汉市三医院急诊科时老人已经呼吸心跳停止,经过急诊科医护人员抢救后老人已恢复呼吸心跳。        据急诊科医护人员回忆,9月2日中午一点十分左右,两名男家属匆忙推着一名老人进入抢救室,急诊科医护人员判断此老人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抢救,在询问家属后得知是老人吃包子时被噎住,家属在一旁喂水后发现老人突发呼吸急促、面色紫绀,家属便立即将其送至急诊科抢救室。经过医护人员为老人清理呼吸道、充分给氧等抢救措施后,老人恢复了呼吸及心跳,现已转入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        急诊科汪建高主任介绍到,当发现有人吃包子馒头被噎住时,千万别忙着去喂水,因为怕水误入气管引起呛咳。同时,包子馒头遇水后会发胀,把喉咙堵住后果将更加严重。这时应该怎么做呢?汪主任说到,当成人遇此情况正确的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即救人者站在病人背后,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一侧放至上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直至异物排出。其原理是利用冲击腹部下软组织所产生的压力,压迫两下肺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具有冲击力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该方法简单而有效,现已广泛应用于成人。
  • 29
    2018/08
    医生拒收患者红包,帮其转入住院费
    “万主任,谢谢你们急诊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我才能如此快的恢复出院!衷心的感谢你们!”三医院的急诊病房里,刘女士拉着万主任的手不停的道谢。 刘女士家住武昌粮道街附近,8月22日早上上班时,经过斑马线时被一辆右拐车辆撞倒后被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经过抢救后转入急诊外科病房。刘女士说到,在急诊外科住院期间,这里的医生护士对她细心的照顾,态度极为热情,仿佛把她当做家人一样关心,她极为感动。在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照料下,刘女士恢复的也很快,在即将出院的时候,准备了一个红包送至其管床贺翎医生,以表达一下她的感激之情。急诊外科贺翎医生收到红包后立即将其交至急诊万少兵主任。万主任原本打算将红包还至刘女士手上,刘女士表达红包是表示她的感激之情,绝无其他之意,自己还是想坚持这份谢意不愿收回。万主任与急诊科田娟娟护士长商量后将这份红包里的现金悄悄交入了刘女士的住院费里。刘女士治愈后办理出院时,发现了这笔现金的转入,刘女士立即赶到急诊拉着万主任再次表达了感激之情。
  • 31
    2018/07
    糖尿病病人饮“无糖”饮料成瘾 血糖值急剧上升
    近日,家住武昌的钟先生突感身体不适,来到三医院急诊科就诊。经检查后发现钟先生的血糖值极高,已高出正常值两倍多。医生询问得知钟先生已患糖尿病十几年,长期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平常也比较注意饮食,那么是什么引起他的血糖如此之高呢? 据钟先生描述,他进食与往常医生交代的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近几个月来,他看见市面上销售有标注“无糖”的饮料,钟先生认为既然标注了无糖,那么糖尿病病人便可以放心饮用。因被迫戒掉饮料已十五年,当看见有“无糖”饮料的出现,钟先生便在未询问医生的情况下,开始喝“无糖”饮料。当再次开始饮用自己放心的“无糖”饮料时,钟先生就已经无法克制了,每天平均量为一至两瓶。因以往钟先生为三个月至内分泌门诊复查一次血糖,此次还未等到三个月钟先生便已不适就诊,现已住至内科病房开始治疗调整血糖。 急诊内科余平医生介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经宣布了诸如蔗糖素、阿斯巴甜、安赛蜜等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批准其在食品中使用,但都提出了人体每日最高摄入量。当糖尿病病人大量饮用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葡萄糖不耐受,打破人体内血糖自稳态,增加高血糖风险,因此余平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注意不要大量摄入标注“无糖”的代糖饮料,并定期到内分泌门诊监测血糖的变化。
  • 29
    2018/06
    入睡前边充电边玩手机,男子后脑勺被枕下充电宝炸伤
    24日凌晨,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来了位后脑勺都是血的中年男子。他手捂着伤口,大声疾呼,希望有医生能快速帮他处理…… 这位中年男子姓李,家住武昌区首义路附近。因为晚上边玩手机边充电,他睡着后,枕下的充电宝突然爆炸,将他的后脑炸伤了。 入睡后充电宝爆炸男子后脑勺被炸伤 据李先生介绍,23日晚上11时左右,他拿着手机在看视频、刷朋友圈。因为手机电量不足,他便边用充电宝充电,边持续操作手机界面,他也不确定自己具体是何时睡着的。不过,“啪”的一声巨响,将他惊醒时,已是24日凌晨2时。他张眼一看,枕头已经着火,自己的后脑勺有股灼热地疼痛,他赶紧开灯查看发现,自己的后脑勺头破血流,颈部也被烧得厉害。惊吓之余,他赶紧前往武汉市第三医院就诊。“手机充电宝在枕头下方,可能散热差、温度持续升高后,就爆炸了。” 接诊的武汉市第三医院接诊急诊外科医生朱威介绍,李先生来医院时,颈部被烧伤,后脑勺头皮被炸裂。他们先给其进行简单止血处理,而后安排其进行头部ct检查,确定颅内没出血、颅骨没骨折后,送往手术室进行手术处理。 “李先生的伤口是爆炸伤,里面有很多碎头发,伤口面积为10*8平方厘米大小。”给李先生做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黎成立称,为更好帮助李先生清创,手术持续了1个多小时。 夏季手机充电宝炸伤高发医生支招如何使用更安全 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外科医生朱威介绍,每年夏天,因手机充电爆炸、充电宝爆炸而受伤的患者会明显增多。 朱威提醒,避免此类事故,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不要长时间充电,充电前估计好时间,给自己的手机定个闹铃,充电几个小时后,响铃提醒自己,以减少爆炸机率;第二、在通风处放置,避免太阳暴晒,不在过热、潮湿的环境中放置、使用;第三、使用正规充电器,可到一些优质充电器提供商官网,或者旗舰店买正规的充电器;第四、平时多留意充电宝外观,如果出现一些异常,请不要再使用,立即更换,该扔就扔;最后,平时注意不要重压、摔或强烈震动充电宝,以免引起短路甚至爆炸的危险。 (转载自楚天都市报6月24日报道  记者李曼英通讯员周莉陈舒)
  • 26
    2018/05
    健康大武汉,急救进校园!
    2018年5月25日,在武汉音乐学院附属小学里,由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门诊党支部联合武汉音乐学院党支部举办了"健康大武汉,急救进校园!"知识讲座。急诊科万少兵主任及放射科黄敏护士长出席了此次讲座,与急诊科医护人员一同带领同学们学习心肺复苏的抢救知识及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 下午两点时,由武汉三医院首义院区门诊党支部万少兵主任带领组织的健康讲座大课堂准时开始。急诊科医护人员将医学专业语言通俗化,让同学们更易于掌握,能够学有所得。讲座一开始整个教室已经坐满,同学们对三医院首义院区门诊党支部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首先,由急诊内科典万康医生为同学们讲解了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包括了:如何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怎样冷静的拨打120并说出有效信息、胸外按压的部位与深度等。在典医生的理论讲解结束后,由急诊科钟欣护士为同学们完整的演示了一遍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示范结束后,许多同学主动要求上前练习。在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结束后,由急诊外科朱威医生为同学们讲解了夏季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如:扭伤的紧急处理、外伤后如何更好的止血等。      最后进行了急诊知识问答环节,万主任对还有疑惑的同学给予了解答,并对整个健康讲座进行总结。
  • 16
    2018/04
    衣暖人心,旧衣捐赠
    近期,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洋溢着温暖的气息,因为急诊科医护人员开展了一项爱心捐赠活动,他们将自己捐赠的衣物带到急诊科,由护士长组织进行统一的清洗消毒后放置在“爱心衣物捐赠箱”里,以帮助那些临时需要衣物的急诊病人。 由于急诊科病人较多且复杂,包含了流浪人员及入院时无家属人员,在进行治疗后出院时患者的衣物由于呕吐物污染或者损坏到不能再穿。考虑到这些情况,急诊科护士提出了开展一项爱心捐赠活动,急诊科医护人员纷纷积极响应号召,分别带来自己捐赠的衣物,除了部分全新衣物外,旧衣服都在八成新以上,均达到整洁干净,无破损的标准。急诊科田娟娟护士长对其高度重视,对这些衣物进行清洗、消毒,然后放置在爱心捐赠箱里保存,以备需要的患者使用。考虑到季节及性别因素,护士长现已将爱心箱数量增多,将衣物分类放置,并对衣物进行整理登记。这项活动开展至今,已成功帮助两名患者,获得高度赞赏。
  • 15
    2018/03
    醉酒后高处坠落 抢救迅速家属送上感谢信
     "如果不是你们及时抢救我儿子,那他现在都不知道成怎么样了,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急诊科啊!”2018年3月13日下午,一名老人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送上了一封感谢信,这名患者父亲拉着急诊科朱威医生的手不停的感谢朱威医生及急诊医护人员对他儿子的救命之恩。   2018年3月10日凌晨五点,一名21岁的郭先生喝醉酒后从五米高的街道口天桥上摔下,被路人发现后报警拨打110、120,被紧急送到武汉市第三医院。因入院时郭先生独自一人并处于昏迷状态,急诊科医护人员便为他开启绿色通道进行抢救,同时请110为其联系家属。因担心郭先生高坠伤病情危重,急诊外科朱威医生便一直陪同其进行检查,直至将其送入手术室与手术室医护人员做好交接才返回急诊,而此时郭先生的家属才赶到医院,听闻此事后便不停的感谢急诊科医护人员。经检查郭先生全身多处骨折,现经手术后已转为意识清醒脱离危险。   3月13号下午,为了表示感谢郭先生父亲来到急诊科,准备送上礼物但被朱威医生及急诊医护人员婉拒了,最后郭先生的父亲送上了一封感谢信表示他深深得感激。  
  • 15
    2018/03
    急诊科开展消防应急演练
      为了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保证安全工作,预防和杜绝特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病员生命财产安全,2017年8月28日,急诊科特邀消防官兵对科内员工进行消防设备使用培训,并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应急疏散与消防演练活动。            
  • 15
    2016/12
    急诊ICU及急诊病房
      现急诊正在积极建设急诊ICU及急诊病房,致力于更好的服务于急诊危重症患者。 EICU在急诊医学发展中起到基石作用、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提升急诊科地位的作用、建立急诊特色的作用、高水平急救技术的体现、训练急诊专业队伍的作用。急诊将根据病人的来源和数量、院领导对急诊科的支持力度、急诊科医护的能力、急诊科的定位建立约8张EICU床位。EICU的收治范围为中毒患者、各种急性病、控制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症状、严重创伤患者。 急诊病房的成立是我院急诊科由单一的门急诊向综合全面的急救中心发展的一个标志。新门诊投入使用以来,门急诊病人数量急增,急诊病房的建立将破解住院病人特别是急诊病人“一床难求”现象,既满足了病人住院治疗的需求,还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在急诊病房办理住院后,医生将对病人由入院起的病情观察有了更好的连续性,避免漏诊和误诊,而且简化了住院程序,缩短了诊断时间。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