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介入医学科科室动态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介入医学科 > 科室动态
返回上一级
  • 30
    2025/09
    武汉市第三医院介入医学科成功实施湖北省首台静脉曲张微创新技术MOCA手术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介入医学科在血管疾病微创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团队成功完成湖北省首例下肢静脉曲张MOCA手术(即Mechanical Occlusion Chemically Assisted ablation,机械化学消融术)。患者曲张静脉当即实现闭合,标志着在静脉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上实现新跨越。 本次接受手术的患者因下肢严重静脉曲张长期困扰,传统手术创面多、恢复慢。介入医学科团队经综合评估,决定启用更安全的MOCA(机械化学消融术)新疗法。手术中,医生巧妙通过极细的导管插入大隐静脉主干,距隐股静2cm处启动消融装置,导管头端高速旋转对大隐静脉内膜进行机械破坏。同时自导管的注药口注入3%浓度的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对大隐静脉内膜进行化学破坏。机械破坏闭合+化学消融闭合。两种方式叠加处理,闭合效果更好。患者术后即恢复行走能力,返回病区,腿部胀痛迅速缓解。 MOCA消融术前超声图 MOCA消融术后即刻超声图 大隐主干造影 MOCA导管头端高速旋转中,机械破坏大隐静脉主干内膜。 优势 MOCA(机械化学消融术)的原理是插入特定导管进入血管,通过产生机械动力损伤血管内膜,然后将泡沫硬化剂注入,致使静脉壁炎症、血栓形成、纤维机化而闭塞的一种方法 MOCA(机械化学消融术)技术区别于目前常用的射频、微波或者激光等热消融方式,无需热能量传导——大幅规避了神经热损伤风险,突破性地实现手术全程无痛且规避了传统麻醉风险,可安全运用于高龄或基础疾病患者群体。同时该术式操作直观、学习曲线短,为基层医疗单元治疗静脉曲张提供了实用选项,有望提升优质医疗技术的可及性。与内热技术相比,用MOCA(机械化学消融术)治疗的浅静脉似乎具有出色的效果,并降低了皮肤色素沉着或烧伤的风险。 "我们持续跟踪并引进国际先进微创技术。"MOCA(机械化学消融术)的落地填补了我科该类治疗短板。我们期待其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30
    2025/09
    惊魂!臀部深扎花瓶碎片,介入微创精准“封”血!
    家中意外跌落,臀部被碎裂花瓶严重刺伤,鲜血瞬间染红地面...危急时刻,介入医学科团队快速反应,运用精准微创的介入栓塞技术,成功“堵住”汹涌的出血点,为患者筑起生命防线。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发生在介入手术室。 昨天下午,一位因在家中不慎跌落于碎裂的花瓶上导致臀部严重切割伤的患者被紧急送入我院。情况万分危急!患者臀部软组织大面积切割伤,伤口深且复杂,伴随活动性大出血,血流不止,血压不稳,随时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 术面临挑战 臀部区域血管丰富且解剖结构复杂,伤口内很可能有碎裂的异物残留。若采用开放手术探查止血,不仅创伤大、耗时长,且在视野不清、出血汹涌的情况下,精准找到并控制深部破损血管难度极高,风险巨大。,立竿见影! 时间就是生命!介入医学科团队接到急诊通知后,迅速启动绿色通道,争分夺秒做好手术准备。高效配合下,患者被迅速送入介入手术室。 快速精准定位:介入团队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清晰引导下,将纤细的导管经患者股动脉超选择性地插入至臀部区域的供血动脉。 揪出“元凶”:造影图像清晰地显示出了臀部伤口区域多处活动性出血点,血液正从破损的血管中喷涌而出,明确指向了“犯罪血管”。 精准“堵漏”:介入医生凭借精湛的技术,将微导管精确送达出血的责任血管分支,果断送入微弹簧圈。弹簧圈如同精准的“塞子”,迅速有效地堵塞了出血的源头血管。 立竿见影止血:术前患者血压80/40mmhg接近休克状态,栓塞后即刻复查造影,原本汹涌的出血点完全消失不见!患者血压立即恢复至114/63 mmhg,整个手术过程微创、高效,仅在患者大腿根部留下一个针眼大小的穿刺点。 手术圆满成功!困扰患者的致命性大出血被成功止住,为后续的伤口清创、修复及抗感染治疗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和稳定的基础。目前患者已转入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和观察。 成功找到出血点 出血外渗 放入弹簧圈栓塞过程中 栓塞完成,出血点成功封堵 介入医学不仅是治疗肿瘤、血管疾病的利器,更是急诊大出血救治领域不可或缺的“生命守护者”。当传统方法面临困难时,介入技术往往能创造生命奇迹。 每一次成功的急诊抢救,都是多学科紧密协作、技术实力与时间赛跑的结果。本例复杂臀部大出血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介入医学科在急危重症出血救治方面快速响应、精准施治的强大能力。我们将继续精进技术,守护生命通道,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 30
    2025/09
    精准介入,化险为夷——我院成功救治一名严重臀部贯通伤大出血患者
    日前,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在我院介入手术室紧张上演。一名因家中意外跌倒、被碎裂花瓶严重刺伤臀部的患者,在命悬一线之际,经由我院介入医学科团队实施的急诊动脉栓塞术成功获救,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康复中。 意外突发,生命垂危 据悉,该患者在家中不慎滑倒,臀部重重坐于碎裂的花瓶之上,导致尖锐的陶瓷碎片深刺入体内,造成严重贯通伤。瞬间,大量鲜血涌出,地面被染红,家属紧急将其送至我院急诊科。到达医院时,患者已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早期征兆,情况万分危急。 多科协作,精准定位 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科迅速启动创伤急救绿色通道,并立即联系介入医学科、血管外科、创伤骨科等多学科专家紧急会诊。常规检查发现,伤口深部出血迅猛,考虑有知名动脉血管损伤可能。若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探查,不仅创伤大、耗时久,且在血泊中精准找到毫米级的出血血管极具挑战。经团队快速评估,决定立即启用急诊介入栓塞方案——这一微创、精准、高效的救命技术。 微创“堵漏”,筑起生命防线 在介入手术室,介入医学科团队在影像设备的清晰引导下,犹如拥有了“透视眼”。他们通过患者股动脉穿刺,将一根细如发丝的导管超选择性插至可能损伤的血管分支。造影剂注入后,显示屏上清晰可见一股造影剂正从破损的血管壁“汹涌”渗出,出血点被瞬间锁定! 紧接着,团队迅速通过微导管将数枚特殊的栓塞材料精准送达出血动脉。顷刻间,屏幕上显示的“喷涌”景象消失,出血被成功止住。整个手术过程仅在穿刺点留下一个针眼,最大程度保护了周围正常组织,患者血压随即稳步回升,生命警报得以解除。 技术优势,彰显现代医学力量 据本次抢救的负责人、介入医科学科带头人介绍:“介入栓塞技术对于这种深部、隐匿性的活动性出血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无需开大刀,就能直达病灶,实现精准‘点对点’封堵,快速控制出血,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是名副其实的‘生命守护线’。” 此次成功抢救,充分彰显了我院在多学科协作救治急危重创伤患者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介入医学在急诊救治领域的关键作用。它用精湛的技术证明,在生死边缘,微创介入能够以其独有的精准与高效,为患者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  
  • 31
    2025/03
    介入医学科就诊指南
    介入治疗是一种先进的不同于传统内外科的治疗方法,具有微创不开刀痛苦小、疗效高、恢复快等特点。武汉市第三医院介入医学科成立于2018年5月,自开科以来,收治大量微创病人,诊疗涉及范围广泛,我科拥有先进诊疗设备,成熟的介入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我科主要核心诊疗125粒子植入、下肢静脉曲张介入,擅长介入性微创范围包括输卵管介入等。 治疗范围 1. 胸部疾病:肺癌、各种原因的大咯血、肺动静脉畸形、食道癌、各种原因的食道狭窄等。 2. 肝脏疾病:原发性和转移性肝肿瘤、肝血管瘤、肝囊肿或脓肿、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等。 3. 胆管及胰腺疾病:胆囊癌、胆管癌、胰腺癌、胆管结石及各种原因的胆管狭窄梗阻性黄疸等。 4. 胃肠道疾病: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出血等。 5. 泌尿系疾病:肾脏和膀胱肿瘤、肾积水、肾囊肿或脓肿、输尿管狭窄梗阻、肾动脉血管性高血压、不明原因的大量血尿等。 6. 肾上腺疾病:肾上腺肿瘤(如腺瘤和嗜铬细胞瘤等)、肾上转移性肿瘤等。 7. 生殖系统疾病:血管性阳萎、精索静脉曲张、前列腺增生症、输管阻塞性不孕症、宫外孕、子宫肌瘤、妇科恶性肿瘤等。 8. 骨骼系统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骼恶性肿瘤等。 9. 血管性疾病: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和外周动脉硬化狭窄、闭塞、血栓栓塞等,深下肢静脉曲张介入, 10. 其它:布一卡氏综合征、脾功能亢进、难治性鼻出血、盆腔大出血腹部脓肿等。 11. 全身各部位血管诊断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全身各个部位肿瘤性125粒子植入及空腔脏器125I粒子支架等。 12. 各部位肿瘤的穿刺活检。 主要病种 1. 输卵管超微创介入治疗(国内领先) 2. 静脉血栓、肺栓塞微创介入治疗(市内领先、院内牵头) 3. 静脉曲张超微创介入治疗(省内领先) 4. 肝癌超微创治疗(传统经典) 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微创介入治疗(四级手术) 6. 子宫肌瘤腺肌症超微创治疗(省内领先) 就诊指南 专家门诊时间: 首义院区:谭一清主任 周二上午 光谷院区:谭一清主任 周一,三,五上午 光谷院区:周涛主任 周二,四上午 地点: 放射介入门诊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门诊二楼外科门诊20号诊室 放射介入门诊 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门诊二楼外科门诊16号诊室 武汉市第三医院介入医学科 门诊电话:027—65399872 住院部电话:027—65399882
  • 30
    2025/06
    生死时速!多学科协作打赢“肺栓塞”阻击战——我院成功救治肿瘤术后高危肺栓塞患者
    惊险一刻:肿瘤术后突发“致命杀手 今日凌晨,一名56岁肿瘤术后患者因突发剧烈胸痛、血氧饱和度骤降至30%,由外院紧急转入我院。患者面色青紫、呼吸衰竭,命悬一线!经检查确诊为急性高危肺栓塞——这一被称为“猝死之王”的急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多学科联动:与死神赛跑的“生命通道” 面对险情,我院迅速启动“肺栓塞急救绿色通道”: 1. ICU团队第一时间实施气管插管、ecmo、血流动力学监测,稳住呼吸与循环; 2. 介入医学科精准定位血栓,采用肺动脉机械取栓术,通过股静脉微创穿刺,将“血栓抓捕支架”送入肺动脉,成功清除致命血栓; 3. 重症护理团队全程护航,确保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无缝衔接监护治疗。 技术亮点:微创取栓,快速康复 本次手术应用国内领先的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创伤仅3毫米,术后患者血氧迅速回升至95%以上。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或溶栓治疗,该技术显著降低出血风险,缩短康复周期,为患者后续肿瘤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肺栓塞警示:肿瘤患者需高度警惕! 肿瘤术后患者因血液高凝、活动减少,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若出现以下症状,务必立即就医: ✅ 突发胸痛、呼吸困难 ✅ 咯血、晕厥或意识模糊 ✅ 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 专家提醒:预防胜于救治 术后早期踝泵运动、下肢气压治疗预防血栓; 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ml,降低血液黏稠度; 高危患者建议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拦截脱落血栓。 生命至上,医者担当 这场生死营救的背后,是我院多学科团队“零延迟”协作的硬核实力,更是“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精进技术、优化流程,为危重症患者筑牢生命防线!
  • 31
    2024/12
    武汉医学会放射介入分会2024学术年会:聚焦危急重症,引领介入新发展
    2024 年 12 月 26 日,长江中游输卵管疾病介入联盟2024学术会议:湖北非血管性疾病介入治疗培训班在美丽的江城武汉隆重举行。本次盛会由武汉医学会放射介入分会主办,吸引了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放射介入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会议在 12 月 26 日上午 8 点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湖北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胡红耀教授代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致辞,为本次会议奠定了高规格、高水平的基调。随后,武汉医学会放射介入分会主任委员谭一清教授代表武汉市第三医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对各位嘉宾的欢迎以及对本次会议的期待。开幕式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珍贵的时刻。 学术讲座环节精彩纷呈。在张东友、杨文忠、毕俊英等专家的主持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胡红耀教授首先带来了“钇 90 微球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的精彩讲座。胡教授深入剖析了钇 90 微球这一前沿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和临床应用前景,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接着,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的李桂军教授就“宫颈癌局部动脉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疗效优劣探讨”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中部战区武汉总医院的邱怀明教授则介绍了“前列腺增生的介入治疗”,展示了介入治疗在前列腺增生领域的卓越效果。 短暂的茶点休息后,会议在刘新献、刘再加、陈鑫等专家的主持下继续进行。武汉市第三医院的谭一清教授带来了“急诊介入的临床应用”的讲座,强调了急诊介入在危急重症救治中的关键作用。随后,武汉市第三医院的付守芝教授讲解了“急危重症尽早识别”,为提高急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提供了重要指导。最后,万东医疗的白珏睿介绍了国产设备新发展赋能临床的情况,展示了国产医疗设备的崛起和创新成果。 会议由吕旭光,穆可涛,徐庆,崔伟,蒋寒,闫卫鹏等专家的主持下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卢伟教授带来了“钇 90 治疗肝肿瘤的介入流程及患者选择解析”,然后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学院王南教授的“浅谈穿刺导航技术”,接下来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赵辉教授带来了“门静脉高压的TIPS治疗和栓塞的体会”,然后由武汉市中心医院的陈燕浩教授带来了“外周急诊出血介入治疗”,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梁斌教授带来了“Angio-CT在卡血介入诊疗中的应用”,由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李俊教授带来了“基于平板DSA的二维影像融合技术体系”。 会议由刘卫红,牛合平,曹刚,李青薛,冯凯,谭一清等专家的主持下,由武汉市第三医院郑石林教授带来了“急诊介入病例汇报”,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蒋奕带来了“经皮穿刺介入手术中的新技术应用”由武汉市第三医院周涛教授带来了“经皮穿刺导航手术的手术案例分享”最后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龙清云教授带来了“医源性大出血的介入治疗及案例分享”。 本次会议紧扣放射介入在危急重症医学中的应用这一主题,为广大医学同仁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通过本次会议,不仅展示了放射介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也为推动放射介入在危急重症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放射介入技术将在危急重症医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让我们共同期待放射介入领域的更加辉煌的未来!
  • 31
    2024/12
    长江中游输卵管疾病介入联盟2024年学术会议:湖北省非血管性疾病介入治疗培训班
    重磅消息,医疗界的同仁们!长江中游输卵管疾病介入联盟 2024 年学术会议携手湖北省非血管性疾病介入治疗培训班,已然成功落下帷幕。这场集众智、汇众力的学术饕餮盛宴,在业界激起千层浪,为介入医学的蓬勃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会议开场,那场面堪称震撼,人山人海,群贤汇聚。专家学者们仿若星辰奔赴,从大江南北奔赴而来。既有在介入领域深耕数十载、备受尊崇的资深权威,他们以深厚渊博的学术积累为大会筑牢根基;又有朝气蓬勃、思维敏锐、敢于创新的中青年才俊,带来全新理念与蓬勃活力。当这些行业翘楚齐聚一堂,学术的璀璨火花瞬间被点燃,绽放出夺目光芒。 而会议的核心亮点 —— 课程设置,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其丰富程度超乎想象,全方位涵盖了输卵管疾病与非血管性疾病介入治疗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理论的精细剖析,到临床实践的深度探索,再到前沿技术的大胆展望,如同为参会者精心绘制了一幅完整的知识图谱。 专家们依据自身丰富实战经验与敏锐学术洞察,倾囊相授。基础理论板块,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掰开揉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临床实践环节,一份份真实且极具代表性的病例被搬上讲台,专家与参会者围坐研讨,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攻克一个又一个诊疗难关;前沿技术展望时段,那些尚在探索阶段却潜力无限的新技术、新理念逐一亮相,让大家站在行业前沿,洞悉未来发展趋势。 从基础理论层面深度剖析,大家仿若推开了一扇扇新世界的大门。曾经晦涩抽象的输卵管疾病及非血管性疾病介入治疗相关原理,在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下,变得清晰易懂。比如,对疾病发病机制中细胞层面、分子生物学路径的精细阐释,让参会者明白了病症根源,为精准诊断筑牢了理论根基,犹如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盏指引方向的明灯。 新兴的介入器械研发成果、创新的治疗理念与模式逐一亮相,让大家站在了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像是智能导航辅助介入技术在输卵管精准疏通中的应用探索,以及基因靶向治疗在非血管性疾病领域的初步尝试,这些前沿动态不仅拓宽了视野,更为日后科研创新、临床突破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总之,这场会议为介入医学领域的从业者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元化的知识滋养与技能锻造。无论您是初出茅庐的新人,渴望快速成长;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寻求突破创新,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动力。
  • 27
    2024/03
    食道支架---食管癌患者的生命之路
          李先生是一位食管癌晚期患者,因不能进食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患者极度消瘦。1月前患者慕名来到我院介入医学科就诊,科主任谭一清教授分析患者病情后,给患者食道内置入一枚支架,有效的解决了患者不能进食的问题,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晚期患者因食道病变引起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甚至加速疾病的进展。而食管支架置入术是近年来开展非手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新方法,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解除病人吞咽困难等症状,保证营养摄入,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食道支架植入术通常在内镜下或X射线引导下进行。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利用内窥镜引导,将支架通过口腔或鼻腔送达食道病变部位,然后展开支架使其覆盖病变区域。支架可以是金属的、硅胶的或者药物涂层的,不同类型的支架适用于不同的病变情况。       食道支架植入术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显,并发症相对较少。术后患者能够很快减轻食管狭窄、食管憩室等症状,恢复正常的进食功能和生活质量。
  • 22
    2023/09
    主动脉分支覆膜支架-为大血管保驾护航
          患者男,73岁,因“胸痛1小时”入园。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小时前出现胸背部撕裂样剧烈疼痛,急诊送至我院光谷院区,急诊行胸腹部CTA提示:主动脉夹层 Debakey III型,破口距离锁骨下动脉开口0.5cm。       胸主动脉夹层是大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极高的疾病,是“急症中的急症”,临床上称之为“不定时炸弹”。一旦遭遇主动脉夹层的致命打击,患者必将面临九死一生。其发病率约为5-10/100万,我国每年新增主动脉夹层患者在1万例左右。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救治至关重要。       该患者主动脉夹层 Debakey III型,破口距离锁骨下动脉开口0.5cm。由于患者主动脉破口距离锁骨下动脉开口极短,传统主动脉支架术后发生内漏及逆撕可能性极大,介入医学科谭一清教授及介入团队、重症医学科付守芝教授及重症团队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及讨论,决定为患者植入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       Castor支架是全球首款通过微创治疗实现腔内同时修复主动脉和弓上分支动脉的覆膜支架。特点是主体和分支支架缝合为一体,并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体式分支支架的导入和定位难题,且具有术后内漏发生率低、侧支通畅率高等优势。其独有的“分支一体化”结构不仅能适应各种弓部解剖,也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在重症医学科团队保驾护航下,经过2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谭一清教授团队精准定位,支架位置准确,夹层覆盖完整无内漏,手术非常成功。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重症医学科付守芝教授团队为手术保驾护航       武汉市第三医院谭一清教授带领的介入团队是目前省内少数可以独立开展主动脉夹层手术等高难度手术等团队,Castor分支型支架技术等成功应用,标志着武汉市第三医院微创介入水平再上新台阶,对复杂病情的救治能力进一步提高。     
  • 27
    2023/06
    武汉医学会放射介入分会第一届第三次学术年会
          由武汉医学会放射介入分会主办,长江中游输卵管疾病介入联盟、武汉市 第三医院承办的“武汉医学会放射介入分会第一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长江中游 输卵管疾病介入联盟2023年会议、非血管性疾病介入治疗培训班、下肢静脉曲张消融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23年6月30至7月1日在武汉举行。       本次大会以“传承、创新、惠民、发展”为主题,倡导“崇德、敬业、团结、进取”的科学精神,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高度重视学术性,旨在为武汉1+8城市圈及省内外介入行搭建一个合作开放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本次会议内容将涵盖各个系统的非血管介入技术、介入护理及质量控制。大会邀请全国知名介入专家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讲解微创介入等适宜技术的规范化、创新与发展。让更多的医生熟悉诊疗规范、技术革新,熟练掌握技术技巧及难点,提高诊治成功率,最大程度地造福患者,为医学事业的进步做出贡献。
  • 18
    2021/03
    下肢静脉曲张专病门诊
           介入医学科影像联合导向下微创介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与传统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方法相比,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下肢静脉曲张专病门诊收治各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全绿色通道,缩短术前检查时间,术后复诊免诊疗费。 治疗方式: C1-3级,日间手术(住院时间1天) C3级及以上,住院手术(住院时间5-7天) 挂号方式: 关注武汉是第三医院微信公众号网上预约挂号 门诊地址:门诊二楼介入医学科 门诊专家: 谭一清:副主任医师 周  涛:副主任医师 雷文峰:主治医师 郑石林:主治医师 王富华:主治医师 团队介绍: 武汉市第三医院介入医学科是武汉市市级重点专科,专科力量雄厚,学科带头人是放射介入专家谭一清教授。专科梯队建设合理,拥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硕士学历4人。科室开放病房20张,年手术量3000余台。科室微创介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采用经导管射频、激光消融、高位结扎、泡沫硬化、点式剥脱等治疗技术治疗各级下肢静脉曲张,介入年手术近500余台。
  • 17
    2019/12
    湖北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2019妇产介入学术会议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召开
           为了更好的推广适宜技术、造福百姓,进一步普及推广妇产介入适宜技术、规范子宫输卵管造影及介入诊疗技术,“中国妇儿介入联盟.中放介入学组生殖与泌尿系统疾病介入专委会‘孕之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介入专委会妇产介入培训基地2019武汉培训班、湖北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2019妇产介入学术会议、长江中游输卵管疾病介入联盟高峰论坛暨“女性盆腔疾病介入治疗培训班”于2019年12月13日至1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召开。会议邀请了多位国内妇产介入领域知名专家、精英欢聚武汉,传经送宝,共谋发展。 大会由武汉市第三医院放射科主任/介入医学科主任谭一清主持,首先进行了简短而精彩的开幕式,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妇产介入中心主任李兵教授致辞。        随后进行了武汉市第三医院“妇产介入标准化培训基地” 汇报及揭牌仪式,此次揭牌的国家级妇产介入培训基地,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介入专委会组织30多名专家、历经一年时间,经过严格考核,评审而出,全国仅8家医院被评上“妇产介入标准化培训基地”,作为综合医院,我院是唯一的一家,我院将以此为契机,加强培训能力,提升培训水平,在医院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及培训基地的带动下,借助武汉大学医学院、江汉大学医学部及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的科研和学术平台,以及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学术组织的指导下,整合我院相关资源,高质量服务于本省及全国患者、介入人员,保障及助推妇产介入医疗水平的提高,为妇产介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评促建,将我科建成为大介入、强妇产的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妇产介入培训示范基地。       在学术活动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郑传胜教授作为大会主席讲解了“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再评价”,从国际权威文献入手分析、论述了介入技术治疗子宫肌瘤更多的循证学依据;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的李兵教授对“妇产介入发展思路-标准化基地助推妇产介入发展”进行了清晰解读,指出基地建设以评促建、不断进步的深远意义;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的李青春教授以经典病例对“子宫肌瘤、腺肌症的介入治疗”专题进行了精彩讲解;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徐文健教授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操作与诊断”专题进行了精彩报告,并展现了很多少见病例精彩不断;上海市浦东区妇幼保健院李强教授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该技术的专家分享了“输卵管栓塞术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幼保健院苗杰教授讲解了“蘑菇头法子宫输卵管造影操作技巧及输卵管造影的诊断价值”,传道授业,代表们聚精会神;河北省石家庄妇产医院郑国教授从另一个层面讲解了“输卵管通畅度的介入诊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亚教授结合在国外的培训经历,分享了“阴道镜的最新进展”,为改善输卵管介入治疗病人体验提供了新的思路;武汉市第三医院产科王丹教授结合最近的几个产后出血病人介入救治成功的案例阐述了“介入技术在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意义”;武汉市第三医院介入医学科谭一清教授结合自身多年来不断创新的经历分享了“输卵管介入诊疗创新与发展”;武汉市第三医院介入医学科周涛教授对“超声引导让妇产介入如虎添翼”专题进行了精彩汇报。参会代表纷纷表示,能听到目前国内妇产介入专家的宝贵经验分享,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本次会议通过多样的学术交流,拓展了参会者的学术思维,对妇产介入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参会者微创介入理念的吸收和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上一页 12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