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烧伤科科室动态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烧伤科 > 科室动态
返回上一级
  • 20
    2024/05
    烧伤科被评为湖北省医务社工示范科室
    5月10日,在由湖北省医院协会主办的“湖北省医务社工示范医院/科室”评选活动中,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在众多参评科室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湖北省医务社工示范科室”。 我院烧伤科一直致力于烧烫伤患者的康复和心理重建,自2008年开始,坚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帮助患者重返社会以及科普宣教等工作,建立了覆盖院前、院中、院后的完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此次获评湖北省医务社工示范科室,更是彰显了相关部门对我们长期以来所开展工作的肯定。 2008年,烧伤科发起成立国内首个烧伤患者互助组织——华中烧伤病友会;2010年,发起成立国内首个烧伤妇女儿童专项救治基金——华中烧伤妇儿基金;2013年,建立爱心病房学校;2017年开始,医务人员深入学校、社区、工厂,普及烧烫伤预防与急救知识;2023年,小儿烧伤病区开展读书日活动。 多年来,烧伤科通过微信、微博、QQ等为病友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康复病友开通热线电话,以亲身经历开导身处绝望的患者;组织病友户外郊游、K歌、六一慰问、新春联谊等线上、线下活动60余次;举办烧伤儿童舒压艺术营1次;带领烧伤儿童赴台湾等地参加夏令营活动10余次;举办烧伤及康复健康讲座100余场次;专业医生、康复治疗师为病友提供线上免费咨询300余次,服务患者近2000人次;烧伤妇儿基金资助贫困妇女儿童150余人次;爱心病房学校及“读书日”活动服务患儿5000余人次;开展烧烫伤预防与急救知识宣教30余场次。依托华中烧伤病友会、烧伤妇儿基金、爱心病房学校等平台,通过患者互助、医护帮扶、慈善救助、线上交流、线下活动、床边陪伴、心理疏导等形式,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社会支持,开创了国内烧伤患者心理康复和社会支持先河。(文:蔡玥)
  • 20
    2024/05
    同心同行,逐梦踏新 —— 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2024年团建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在这个生机盎然的5月,我们迎来了第113个5.12国际护士节,同时也迎来了充满爱与感恩的母亲节。在这个双节同庆的温馨时刻,为了让科室医护人员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放松心情、加深情意,科室特别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团建活动。 医护人员日常工作辛苦,往往难以兼顾家庭与孩子。此次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医护人员能够暂时放下工作的压力,放松身心,更是希望能为医护人员及其孩子们提供一个珍贵的亲子时光,让小朋友们也能感受到与爸爸妈妈共度节日的快乐。 王主任向辛勤工作的护士们致以了护士节的诚挚祝福,刘主任和张主任也为所有伟大的母亲们送上母亲节的深情问候。希望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大家都能放松心情,玩得开心! 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团建活动中,我们特别设置了表彰环节,以最崇高和温馨的方式,对那些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优秀护士们进行了表彰。 吴红护士长逐一赞颂了她们在护理工作中的卓越贡献和无私奉献,赞美着她们如天使般的存在,为病患带去希望和温暖。 随着颁奖音乐的响起,优秀护士们逐一上台,接受这份属于她们的荣誉。她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一刻,她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也激励着整个团队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季节里,我们围坐于波光粼粼的湖畔,聆听大自然的呼吸;我们悠然躺在吊床上,任由清风轻拂,仿佛被大自然母亲温柔地拥入怀中,沉醉于那份宁静与和谐之中。 我们一同沉浸在户外运动的欢乐之中,骑自行车穿越绿道,感受风的速度与自由;挥动羽毛球拍,体验竞技的激情与活力;更有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泡泡浴活动,让我们在缤纷的泡沫中找回童真,让疲惫的心灵得以舒展,让生活的色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放声歌唱,抒发内心的情感;对弈下棋,较量智慧的火花;翩翩起舞,释放身体的韵律,共同编织这段欢乐时光。 中午时分,阳光斑驳,大家围炉而坐,共享烧烤之乐。 我们用镜头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记录下大家的欢声笑语,那些灿烂的笑脸如同盛开的花朵一样美丽。 通过这次团建活动,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释放,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与滋养。医护人员与孩子们一同享受这难得的亲子时光,让彼此的心灵更加贴近。我们不仅体验到了亲子间的欢乐与默契,更感受到了烧伤科大家庭的活力与温馨,为未来的工作注入了更多的激情与力量。让我们带着这份愉悦与收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携手共进,继续前行,在医疗事业的道路上创造更多的辉煌。(文:李甜甜、刘欢)
  • 09
    2024/05
    烧伤科“第四届中青年论文/案例演讲竞赛”圆满落幕
    经过各病区、部门层层遴选,第四届中青年论文/案例演讲竞赛于4月10日落下帷幕,25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及研究员参与了决赛。参赛内容涉及烧伤救治、创面修复、瘢痕整复、慢性创面、康复及护理等多方面。12位科内医护专家对参赛选手的演讲进行了提问及点评。经过5个小时的激烈比拼,徐军辉荣获一等奖,曾露、孙宇获二等奖,张卫东、杨飞及阮琼芳分获三等奖。 本次参赛的论文和案例充分展示了选手们在各自专业领域的临床成果和研究进展,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本届竞赛的获奖选手将被科室优先推荐参与本年度中华医学会、医师协会、康复医学会及老年医学会烧创伤分会等举办的各类全国竞赛。  
  • 09
    2024/05
    关爱老人,我们在行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占比逐年上升,患慢性病的老年人逐渐增多。为深入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在烧伤科吴红总护士长的倡导下,烧伤成人病区成立了以老年护理专科护士方曼等为主导的优质护理团队,通过专业、权威、规范的科普知识讲座,来提升老年人的烧伤预防与急救意识。 近日,烧伤科优质护理小队走进阳光家园养老机构,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为60余名老年人及部分残疾人士宣传烧烫伤预防和急救知识。告诉他们烧烫伤急救五部曲“冲脱泡盖送”,并通过示范的方式教会他们每一个步骤的做法,同时告知照顾他们的工作人员,遇到特殊情况及时送医。 随后,小队成员方曼、商维晓等还为老人们进行了血糖、血压测量,给他们讲解高血压、高血糖的危害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并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情况,给出了详细的生活指导。 最后,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带领老人和残疾人士在舞台上尽情舞动,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告:即使我们老弱病残,也能舞出精彩的人生! 老年人及残疾人士一直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此次公益宣讲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也进一步加强了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预防意识。愿所有老年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关爱老年人,我们将继续前行!
  • 09
    2024/05
    烧伤专家面对面学术研讨会在汉召开
    4月27日,2024年烧伤专家面对面学术研讨会在我院举办,来自陕西、甘肃、湖南、江西、安徽及湖北等地同行齐聚一堂。 早上8点,专家们首先参观了烧伤科各部门,并在小儿烧伤病区及成人烧伤二区进行了教学查房及床旁病例讨论。上午9点,研讨会在学术报告厅召开。南昌大学一附院张红艳教授担任大会主持,西京医院官浩教授及我科刘淑华教授、张伟教授及张锦丽医生等分别就吸入性损伤、小儿烧伤及瘢痕防治等热点内容作报告。湘雅医院张丕红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张鲜英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靖教授、陕西省人民医院李军教授、十堰市人民医院田诗政教授等参会嘉宾分别进行了点评及讨论。 大会主席谢卫国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此次学术活动虽规模不大,但参会专家均为国内著名烧伤中心学科带头人及学界领军人物,教学查房、病例报告及互动讨论相结合的交流形式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充分的交流机会,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烧伤、整形美容及创面修复等多学科专家面对面交锋,不仅碰撞出学术火花,更为与会中青年医生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开展此类形式新颖的学术交流,推动我省及华中地区烧伤与创面修复治疗水平的普及与提高。
  • 09
    2024/05
    “一平米的静心”——烧伤科医护人员心灵疗愈之旅
    为减少医务工作者的压力,提升医务人员幸福感,4月29日中午,高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专家潘兰老师带领大家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疗愈之旅,我院工会主席陈敏、副主席周梓翔及烧伤科部分医务人员参与此次团辅活动。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得到心灵的成长”。简短的介绍之后,潘老师带领在场医护人员闭上眼睛进行正念冥想,正式拉开了此次心灵疗愈之旅的序幕。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跟随老师的引导,大家慢慢的从上午疲惫的工作中放松下来,紧张的心情瞬间得到了释放。紧接着,潘老师教会大家一些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小技巧,用调整呼吸、敲打身体等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释放压力和情绪。轻轻的呼吸声,时不时发出的笑声,不自觉的嘴角上扬,通过实操,现场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身体和心理的变化。短短一个小时的沉浸式体验,大家认真觉察自己的情绪,体验身心放松的感觉。 医务人员是个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承担着繁重复杂的工作,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通过此次心灵盛宴,希望医务人员能掌握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关注自我、呵护自我,也为今后持续做好医疗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 09
    2024/05
    烧伤与创面修复专科联盟2024基层巡讲荆州站圆满落幕
    4月25日,华中荆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科联盟2024基层巡讲首站在荆州举办。荆州市卫健委及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讲话,对专科联盟组织省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家到基层讲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谢卫国教授、刘淑华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朱占永教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周明教授分别针对II度烧伤创面治疗专家共识、儿童烧伤、酶学清创等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来自荆州、宜昌、荆门等地近百名各级医护人员参与了学习。2024年,华中荆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科联盟将继续邀请省内相关专业知名专家到基层医院开展系列巡讲活动,内容包括学术讲座、医疗查房及义诊等。首站荆州站圆满落下帷幕,期待下一站巡讲更加精彩。  
  • 11
    2024/04
    万万没想到,一根竹签差点儿毁掉一根手指
          手指被竹签扎伤没在意,发生脓肿,不断向手掌蔓延,导致手指周围大面积溃烂,进而引发了坏死性筋膜炎。广州34岁的张先生左手指腹意外被竹签扎伤后辗转当地两家医院、治疗一月余创面仍未愈合,最后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治疗11天后痊愈出院。“真的是没想到小小的竹签会导致这样严重的后果,我也是走了弯路,真的是太感谢烧伤科的医生了,是你们帮我保住了这根手指!”4月1日,来院复查拆线的张先生激动的感谢着烧伤科的医护人员。       据张先生回忆,今年大年初五,自己因吃烧烤时不慎被竹签扎伤左手中指指腹。扎伤后自己移除了竹签,并未过多重视。起初只是轻微疼痛,哪知过了一天左手中指逐渐开始肿胀、疼痛,自己也开始发烧。意识到情况不妙的张先生立马去了当地医院治疗,可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后转院去当地一三甲医院,前前后后住院一月余手指肿胀依然未退,溃烂没有好转迹象,感染有进一步恶化趋势。3月14日,经熟人推荐,张先生特意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治疗。       看到他的创面,在场的医护人员都震惊不已:张先生左手中指背侧好大一个窦道,肉眼可见大量坏死性组织溢出,创面边缘又红又肿,左手中指明显浮肿导致手指伸不直、弯不下。入院后,蒋南红副主任医师给张先生行神经血管肌腱探查,发现患者中指缝合创面内部组织全部溃烂,肌腱也由于长期浸泡在坏死组织内而受损严重。最终,通过负压引流术、左手扩创、皮瓣转移术等,张先生的手指彻底消肿了,创面也逐渐缩小并愈合。3月25日,张先生康复出院。       蒋南红医生告诉家属,这属于皮肤软组织感染合并坏死性筋膜炎。由于指腹被扎伤没重视,创面处理不当导致病情迅速恶化,从而出现整个手部脓肿、肌腱受损。“受伤后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是引起病情迅速发展的幕后推手。”蒋南红医生说,张先生手部创面虽然每天有清创换药,也有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创面表相是在逐渐愈合,但真正的感染并没有得到控制。       蒋南红医生提醒市民,生活中不慎受伤,伤口再小也应引起重视。当不慎被异物扎伤,怀疑异物有残留发生感染时,彻底清创以及及时、正规的治疗很重要,避免延误治疗而导致严重后果。 
  • 11
    2024/04
    烧烫伤预防与急救知识进校园——走进洪山区第一小学
    在武汉市政协教育卫生专委会的推荐指导下,近日,武汉市第三医院科普教育基地烧伤科宣传小队带着满满的热情走进洪山区第一小学,为400余名小学生宣传烧烫伤预防和急救知识。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烧烫伤的危害,学会预防和应对烧烫伤的方法,从而减少这类意外伤害的发生。 宣讲医护人员给同学们介绍了烧烫伤的定义、原因和危害,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及动画,让孩子们了解到烧烫伤不仅仅是皮肤受伤那么简单,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休克甚至死亡。同时,还强调烧烫伤在儿童中的发生率很高,因此同学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学会预防和应对。 接下来,医护人员讲解了在发生烧烫伤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如迅速将伤者脱离热源、用冷水冲洗伤口等。同时,还教会孩子们谨记烧烫伤急救五字诀:冲脱泡盖送! 在游戏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孩子们不仅认真听讲,还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烧烫伤经历和处理方法。宣讲老师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烧烫伤预防和急救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此次宣讲活动,孩子们对烧烫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烧烫伤预防和急救技能。我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关爱,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安全的防线。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孩子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远离烧烫伤等意外伤害的困扰。
  • 11
    2024/04
    探讨烧伤心理康复合作:哈医大公卫学院及湖北省疾控中心一行来我科交流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卫学院副院长田懋一教授及湖北省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祝淑珍、阳光基金科长周素华、慢病监测部科长张岚及李茜一行来我科参观交流。我院黄晓东书记、张武昌副院长,武汉市临床药学质控中心、科教科、公卫科及烧伤科部分医务人员出席了此次交流会。       黄晓东书记在致辞中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强调我院医疗服务理念从之前单一的重视疾病诊疗到现在逐渐形成疾病预防、诊疗及后期康复的全病程管理,并在预防医学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烧伤科刘淑华副主任介绍了我科的临床及科研情况,公卫科陈晓婷科长介绍了我院医防融合相关工作情况。随后,田懋一教授及湖北省疾控中心领导与我院就未来合作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田懋一教授作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群中慢病和伤害的预防与管理。目前,我科与田教授团队在烧伤心理康复领域展开合作。在我科执笔撰写的《烧伤儿童心理康复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近7000篇国内外烧伤心理干预论文并结合临床实践,探索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实情的烧伤儿童心理干预手册,并在湖北省阳光基金资助下,开展烧伤儿童及家属的心理健康筛查及心理干预研究。未来,双方还将从临床+公卫角度出发,探索基于社区的烧烫伤患者的康复研究,让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有效的身心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率,让患者更好地重返社会。
  • 22
    2024/03
    恩施重度烧伤女孩田知羽出院啦!
          3月13日,经过4个月的生命救治及后期康复治疗,从恩施转来武汉市第三医院的重度烧伤女孩田知羽顺利出院。田知羽目前全身创面已全部愈合,由于烧伤面积大、深度深,面部、躯干、双手等处遗留瘢痕增生及挛缩,双耳因严重烧伤已坏死脱落,双上肢关节活动部分受限,右手小指和食指远端坏死截除,接下来还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烧伤科的康复治疗师为知羽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并指导知羽父亲在家进行康复。今后,知羽需定期来医院复查,必要时做整复治疗。       在医院的4个月,知羽与烧伤科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出院时,知羽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让她重生的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我会回家好好做康复,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 11
    2024/03
    去年来汉“换脸”的藏族姑娘继续“升级”治疗,“回去后就能回原单位上班了”
          经过1个多月的“升级”治疗,3月1日,专程来汉做整复手术的藏族姑娘次仁旺姆顺利出院,今天一早她和妹妹踏上了回家之路。       1月10日,因儿时烧伤导致面部严重畸形的藏族姑娘次仁旺姆再次回到为她“换脸”的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去年8月的手术,让次仁旺姆的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这一次她将通过皮瓣修整和形态重塑实现进一步“升级”。       入院后,烧伤科团队为次仁旺姆制定了详尽的整复方案:通过分次手术修整面部皮瓣,去除脸上多余脂肪组织;对眼睑、口、鼻部等进一步修整,使眼睑闭合完全,双侧口角基本对称,鼻部畸形明显改善;对右手手指进行松解植皮,让手指功能更为灵活。       住院期间,烧伤科医护人员每天都关心着旺姆和妹妹的生活,心理咨询师密切关注旺姆的心理状况。因为手术,姐妹俩不得不留在医院过年。大年三十,烧伤科特意为旺姆准备了牛奶、蛋糕等物品,希望让身处异地的姐妹俩感受到家的温暖。       经过此次一个多月的治疗,次仁旺姆对自己的容貌更加满意,她完全摘下了面巾和口罩,与医护人员、病友交流都显得更加自信和从容。据介绍,接下来旺姆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修整、面容美化和细微形态结构调整。       谈及半年来生活上的改变,次仁旺姆笑着说,“做完手术回到家,3岁的女儿见到我,眼睛里终于没有了害怕。如今我的手指灵活多了,回去后我就能回到原来的工厂上班了,希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转载自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上一页 123456...2223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