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串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次活跃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初次感染此病毒时表现为水痘,痊愈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中。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重新激活并沿神经纤维扩散,导致皮肤疼痛性疱疹。
二、为什么会得带状疱疹?
1. 诱因:
年龄增长(50岁以上风险骤增)
疲劳、压力大、熬夜
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
免疫抑制治疗(如化疗、激素)
2. 传染性:
不会直接传染带状疱疹,但未患过水痘或未接种疫苗者接触疱疹液可能感染水痘。
三、典型症状:痛比疹子更早!
1. 前驱期(发疹前1-5天):
-单侧身体(如胸背、腰腹、头面部)灼烧感、刺痛或瘙痒。
2. 出疹期:
-簇集性红斑、水疱,沿神经呈带状分布(不超过中线)。
-可能伴发热、头痛。
3. 并发症: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10%-30%患者皮疹消退后仍疼痛数月甚至数年。
眼部疱疹可致角膜炎、视力下降;耳部疱疹可致面瘫(RamsayHunt综合征)。
四、如何治疗?抓住黄金72小时!
1. 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
发病72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可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
2. 止痛:
轻中度疼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重度或PHN:加巴喷丁、普瑞巴林(需医生指导)。
3. 护理:
保持皮疹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冷敷缓解瘙痒,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五、预防:疫苗是最强防线!
1.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
适用于50岁以上人群,保护率>90%,即使患过疱疹也可接种。
2. 日常防护: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规律作息)。
避免接触水痘或疱疹患者的疱液。
六、常见误区
❌“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年轻人压力大、免疫力低时也可能中招。
❌“疹子消了就好了”:部分患者疼痛持续,需早期干预。
❌“偏方能根治”:针灸、草药等无法替代抗病毒治疗。
提醒:若出现单侧不明原因疼痛或疑似疱疹,尽早就医!早治疗能显著减少后遗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