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翻滚,三伏“烤”验正酣,心血管意外也进入高发期。如何让心脏安然度夏?7月21日,武汉市第三医院心内科一场别开生面的“高温护心课”座无虚席。医生、护士们用真实案例敲警钟,用互动问答送妙招,为市民送上三伏天里的“安心锦囊”。 “上周,70多岁的张奶奶在没开窗的洗手间多待了会儿,突然头晕胸闷、浑身大汗,接着就倒下了!”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CCU护士长田荣用这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病例揪住了听众的心。张奶奶被送到医院后确诊为“中暑诱发的心功能不全”。 “别小看家里不起眼的角落!”田荣语气凝重地提醒,“高温天里,卫生间、厨房这些通风差、湿度大的‘小闷罐’,呆久了就是健康的‘隐形杀手’。特别是老年人和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千万要缩短停留时间,感觉闷气不舒服马上出来!” 酷暑为何特别“伤心”?心内科专家团队用深入浅出地分析道出关键:大量出汗让血液变“稠”,高温又让血管“忽张忽缩”,血压像坐“过山车”,心绞痛、心梗甚至猝死的风险直线上升。 “空调不是不能开,关键要开得科学!别贪凉把温度调太低,室内外温差太大心脏受不了!”
心内科主任李东升说:“躲开日头最毒的时段出门,胸痛、胸闷、喘不上气这些危险信号,一旦出现且不能缓解,马上打120!” 光听还不够记得牢?活动精心设计了“健康知识大闯关”。围绕专家讲的重点,一个个实用问题抛出来:“出汗多,喝水该咋喝?”“答案是:少量多次,别等渴了再喝,冰水更伤身!”田荣话音未落,台下刘爹爹就高高举起了手,答对了还赢得了驱蚊贴,笑得合不拢嘴。“讲得透,玩得欢,东西还实用!这趟没白来!”刘爹爹乐呵呵地说。风油精、创口贴、驱蚊贴……一份份贴心小礼物,把健康知识“送”进了大家心里。 李东升提示:水要喝“勤”喝“温”,少量多饮,拒绝冰镇;避开“毒日头”,早出晚归遮阳走,厨房厕所莫久留;空调“会吹”才健康,温度适宜,温差别超8℃,药不能“想停就停”,遵医嘱,勤测血压;“危险信号”马上动,胸痛、憋气、大汗淋漓,快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