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轮状病毒的一些事儿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8-12 浏览量:190次

经常看到一些小朋友腹泻,呕吐来检查轮状病毒,经检查一般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胃肠炎”。这是一种肠道传染病,许多人对这种传染病了解甚少,本文让您一文读懂轮状病毒感染。

一、什么是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严重腹泻导致脱水的主要病原,它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分为9组,用字母A-I表示,其中,A组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其只要有5个型别,即g1、g2、g3、g4和g9。

二、儿童是如何招惹上轮状病毒的?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急性感染期患者的粪便中有大量的病毒,粪便中可持续排毒10-14天。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果接触了感染者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或接触了被其粪便污染的物品,再接触自己的口腔;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入被污染的水,均可被感染上。此外,轮状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气溶胶传播,如轮状病毒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可能携带病毒,医院或者幼儿园等儿童聚集场所,可产生气溶胶传播。

三、轮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测:这是检测轮状病毒最常用的方法。医生会采集粪便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这种检测通常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出结果。

2.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感染过轮状病毒。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接种效果的评估,对于急性感染的诊断意义不大。

四、感染轮状病毒会出现什么症状?

1.感染轮状病毒后,通常会有1-3天的潜伏期,腹泻可持续7-10天。

2.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

●呕吐(先发症状):在病初1-2天,80%以上的患儿会先出现频繁呕吐,严重时可能出现吃啥吐啥,连水都喝不下。

●腹泻(突出表现):患儿在呕吐后的12-24小时出现频繁腹泻,严重时每天排便可多达10余次甚至更多。典型病例的家长可能会描述宝宝排的是“蛋花汤”似的黄绿色稀水便,但没有或仅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无血丝。但需要知道的是,并不是每个感染轮状病毒的孩子都会有蛋花汤样便,还可以是水样便和稀糊便。

●发热:轮状病毒性肠炎可伴有发热表现,多为中低热,少数患儿体温超过39℃。

五、轮状病毒如何防御?

1.目前尚无特效抗轮状病毒的药物。接种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腹泻最有效的方法,建议能口服尽量口服,早接种早受益。

2.患儿及家属注意手卫生,不要用脏手触摸口、眼、鼻和食物等。不要吃手、及时清洁宝宝的手。

3.注意家庭卫生,室内通风,宝宝们的食具使用前需清洗干净。

4.尽量避免和腹泻或呕吐的人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