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药师启航 科普新星闪耀 ——武汉市第三医院第二届“未来之星”科普大赛暨合理用药数字人药师发布仪式隆重举行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8-12 浏览量:164次

炙热七月,在接近尾声的此刻,为进一步深化药学科普影响力,助力公众提升合理用药认知,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举办的第二届“未来之星”药学科普大赛暨合理用药数字人药师发布仪式,于2025年7月30日在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普惠楼六楼第一会议室精彩启幕。这场盛会汇聚专业智慧,既是对过往药学科普成果的延续,更将以创新形式开拓健康传播新局。

本次大赛聚焦“以科普赋能健康,用专业守护用药安全”,主要以未来的药师——药学专业大学生为参赛对象,延续“导师+学员”培育模式,同时融入数字人药师等智慧医疗元素。此次比赛有幸邀请到武汉市第三医院总药师吴金虎教授、武汉科技大学药学系主任王婷教授、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主任曾庆源、宣传科主任张素华、纪检监察科主任王晖担任评委。武汉科技大学和湖北医药学院药学专业本科生等二十余名同学参加比赛,我院实习生带教老师对学员的作品进行一对一指导。

本场比赛由马梦婷同学担当主持。会议伊始,曾庆源主任率先致欢迎词,向莅临评委专家以诚挚谢意,期许选手们赛出风采、斩获佳绩,强调合理用药科普走进大众的重要性,为活动筑牢专业根基,让科普火种在开场便热力点燃。

比赛启幕,选手们火力全开,各类科普作品精彩纷呈,PPT汇报、短视频轮番上阵,从远离“甜蜜负担”到救心药选择,紧扣生活刚需,浓缩干货直击痛点,让专业知识变得“听得懂、用得上”。评委与观众认真聆听,现场掌声不断,一场兼具科学性与观赏性的科普盛宴就此展开。

最后,各评委专家围绕作品科学性、趣味性及传播效果展开细致点评,既肯定了作品将复杂知识通俗化的创新尝试,也针对内容深度、呈现形式等提出改进建议。点评干货满满,为创作者指明方向,助力科普作品更好地连接科学与大众。

其中,齐迎雯、段园欣、易悦荣的科普作品《厨房里的本草纲目》突出重围,荣获一等奖。周语谦、陈琳、吴敏的科普作品《守护健康,远离“甜蜜负担”》和魏钰婷的《三种救心药,应该用哪种?》荣获二等奖;王怡宁的《不能“配”之头孢的复仇》、李银柱的《网购药,便捷背后有陷阱,火眼金睛保安全》和党启敏,马梦婷的《健康体重管理》荣获三等奖。同时授予参与到数字人形象制作的同学“科普之星”的光荣称号。

接下来,武汉市第三医院合理用药数字人药师形象“彤彤”和“仁仁”发布仪式在药学部曾庆源主任的主持下隆重举行。他在致辞中强调合理用药数字人的发布是人工智能与合理用药深度融合里程碑式的成果。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促进药学服务公平可及的重要力量。期待它能广泛应用,尤其是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和广大社区居民,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大屏幕上,栩栩如生、充满专业亲和力的数字人形象正式亮相,生动展示了其强大的专业能力、便捷的响应速度和人性化的交互体验。

药学专业大学生是药师队伍的“后备军”,更是药学科普的潜力股。为汇聚青春力量,活动前期通过线上通道开展PSM志愿者招募,吸引众多热爱科普的学子响应。现场,吴金虎教授带领志愿者代表庄严宣誓,誓言铿锵传递责任担当,让新一批PSM志愿者正式“上线”,成为药学科普推广的新鲜血液,后续将深度参与PSM活动、社区科普等实践,把用药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回顾“未来之星”药学科普大赛,参赛作品扎根生活、形式多元,实现“师生共创、以赛促学”,点燃了药学学子的科普热情,也强化了合理用药的社会责任感。作为高校教学基地,武汉市第三医院以赛为桥,探索“教学+科普”融合模式,既创新教学形式,又厚植学科影响力。这场活动不是终点,而是“未来药师”成长的新起点,未来将依托PSM联盟、高校与质控中心协同发力,持续产出优质科普内容、开展志愿行动,让药学科普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