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胰腺炎,很多人会联想到“吃太多油腻食物引发的腹痛”,但当它升级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就不再是普通的消化系统疾病——它会像“体内炸弹”般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短短数小时内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成为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需要紧急抢救的危重症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种“沉默杀手”的面纱,看懂它的危险信号与救治逻辑。
一、胰腺为何会“自我攻击”?重症胰腺炎的诱因与病理
胰腺是人体腹腔内的“隐形器官”,日常负责分泌消化酶(帮助分解食物)和胰岛素(调节血糖),默默维持身体代谢平衡。但当某些因素打破这种平衡,胰腺就可能“误判目标”,让本应进入肠道的消化酶在胰腺内部提前激活——就像“自己人打自己人”,这些酶会疯狂消化胰腺组织,引发剧烈炎症,这就是急性胰腺炎。
而重症胰腺炎,正是这种炎症“失控”的结果。它的常见诱因主要有三类:
1.胆道疾病“惹祸”:胆结石、胆囊炎是最主要的诱因。当胆囊内的结石堵塞胆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汁会反流进入胰管,刺激胰腺引发炎症,这种情况占重症胰腺炎的50%以上。
2.酒精与饮食“踩雷”:长期大量饮酒,或短时间内暴饮暴食(尤其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会直接刺激胰腺分泌大量消化酶,导致胰管压力骤升、胰液排出受阻,最终引发胰腺“自我消化”。
3.其他高危因素:如高脂血症(特别是甘油三酯严重超标)、胰腺外伤、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部分抗生素),甚至病毒感染,都可能成为重症胰腺炎的“导火索”。
二、警惕!重症胰腺炎的“致命信号”,别当成普通腹痛
普通急性胰腺炎的核心症状是“上腹痛”,但重症胰腺炎的表现会更复杂、更危险,且常常伴随“全身警报”,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必须立即就医:
1. 腹痛升级:疼痛从左上腹或中上腹开始,迅速蔓延至全腹,呈“刀割样”或“绞痛”,弯腰抱膝可能稍微缓解,但普通止痛药完全无效,甚至会加重病情。
2. 全身炎症反应:患者会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8.5℃)、寒战,同时伴随恶心、呕吐——但呕吐后腹痛不会减轻,反而可能因脱水导致尿量减少、口唇干燥。
3. 多器官受累信号:这是重症胰腺炎最危险的标志。炎症会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引发肺部水肿(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肾功能损伤(少尿或无尿)、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四肢湿冷、意识模糊),甚至出现皮肤瘀斑(凝血功能障碍),这些都是需要紧急进入ICU的信号。
三、ICU如何与“胰腺危机”赛跑?核心救治逻辑
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关键在于“阻断炎症扩散”和“保护器官功能”,ICU会通过多学科协作(消化科、外科、呼吸科、肾内科等),采取“精准支持+对症治疗”的策略:
1. 第一步:让胰腺“休息”,切断炎症源头
胰腺越“工作”,分泌的消化酶越多,炎症就越严重。因此,ICU会首先让胰腺进入“休眠状态”:
禁食禁水: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如氨基酸、脂肪乳),避免食物刺激胰腺分泌。
抑制酶活性: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等药物,减少消化酶的分泌;同时用抑酸药(如泮托拉唑)降低胃内酸度,避免胃酸进一步刺激胰腺。
2. 第二步:对抗全身炎症,防止器官衰竭
重症胰腺炎的核心风险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可能引发呼吸衰竭、肾衰竭等致命并发症,ICU会针对性干预:
呼吸支持: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会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严重时可能使用高流量氧疗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保证肺部氧气交换。
肾脏保护:若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肾功能损伤),会及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类似“人工肾”),清除体内的炎症因子和代谢废物,减轻肾脏负担。
循环稳定:通过静脉输注液体和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稳定,保证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3. 第三步:处理并发症,避免“雪上加霜”
重症胰腺炎患者常伴随局部并发症,如胰腺周围脓肿、假性囊肿,若不及时处理,会加重感染和炎症:
感染控制:若怀疑或确诊胰腺周围感染,会使用广谱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必要时通过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清除脓肿内的脓液。
手术干预:仅在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胰腺坏死合并感染、大出血、肠穿孔)时才考虑手术,目的是清除坏死组织、解除梗阻,而非“切除胰腺”——手术需严格评估,避免加重创伤。
四、走出误区:重症胰腺炎不是“绝症”,预防是关键
很多人认为“进了ICU就没救了”,但事实上,随着ICU救治技术的进步,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已从过去的30%以上降至10%-20%,大部分患者在积极治疗后能逐渐康复。不过,比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人群:
1.控制胆道疾病:有胆结石、胆囊炎的人,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必要时及时手术治疗,避免结石堵塞胰管。
2.健康饮食与限酒:避免暴饮暴食,少吃高脂、高糖食物;饮酒要适量,有胰腺炎病史者需严格戒酒。
3.管理血脂:高脂血症患者(尤其是甘油三酯>5.6mmol/L),需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或药物(如贝特类药物)降低血脂,避免诱发胰腺炎。
重症胰腺炎的救治,是ICU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既要对抗胰腺的“自我攻击”,也要守护全身器官的功能。了解它的诱因和危险信号,不仅能帮助我们及时识别病情,更能通过日常预防,远离这场“胰腺危机”。毕竟,对危重症而言,最好的治疗永远是“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