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这件大事之——超声软指标小知识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量:73次

对于每一位准妈妈来说,每一次产检都像一次“大考”,无论是抽血化验检查还是超声检查。当结果显示异常的时候心情尤其焦灼,化验检查大多反馈的是母体情况,而超声检查在每一位孕妈看来是直接检查宝宝,更是紧张。当医生盯着屏幕沉吟,或者报告单上出现一些“异常”字眼时,难免会让人心头一紧。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超声中常见的小知识。

首先,很多B超发现的“异常”只是胎宝宝生长发育中的一些小插曲,有些会自行消失,有些即使存在,也并不意味着宝宝不健康。了解以下常见知识,能帮助您更从容地与医生沟通。

一、理解两个重要概念:结构异常 vs. 软指标

1. 结构异常:指胎儿器官形态上的明显缺陷,如心脏房室间隔缺损、唇腭裂、脊柱裂等。这类问题通常需要严肃对待,并需进一步评估和咨询。

2. 软指标:指B超下看到的、并非结构畸形的某些特征。它可能提示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略有增加,但更多时候也出现在完全正常的胎儿身上。它只是一个“提示信号”,而非“诊断”。

二、常见超声“软指标”小知识

1. 颈后透明层(NT)增厚

1)是什么?孕11-13⁺⁶周时,胎儿颈后部液体积聚的厚度。正常值一般小于2.5mm或3.0mm(不同医院标准略有差异)。

2)意味着什么?NT增厚是早期筛查唐氏综合征及其他染色体异常、心脏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厚度越高,风险相对越大。

3)怎么办?这只是一个筛查工具。如果NT增厚,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更精确的产前诊断,如无创DNA(NIPT)或羊膜腔穿刺,来明确诊断。同时,在孕中期进行详细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也非常重要。

2. 心室强光点(EIF)

1)是什么?在胎儿心室内看到的像小亮点一样的回声,常见于左心室。

2)意味着什么?在唐氏综合征胎儿中出现率较高,但在亚洲人群的正常胎儿中也极其常见(尤其单独存在时)。它被认为可能与乳头肌腱索的炎性改变或钙化有关。

3)怎么办?如果仅仅是孤立性的心室强光点,而您的唐筛/NIPT风险低,且年龄不大,通常被认为没有明确的临床意义,只需定期观察即可。如果同时存在其他软指标或高危因素,则需进一步咨询。

3.肾盂分离

1)是什么?胎儿肾脏的集合系统有轻度积液,导致肾盂前后径增宽。

2)意味着什么?可能是宝宝膀胱充盈时的一过性表现,也可能提示出生后存在肾积水或泌尿系统梗阻的风险。

3)怎么办?医生会根据分离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轻度分离非常常见,大多在出生前后会自行吸收。只需定期B超随访观察其变化。如果持续加重,宝宝出生后需儿科随访。

4. 脉络丛囊肿(CPC)

1)是什么?胎儿大脑脉络丛(产生脑脊液的结构)内出现的充满脑脊液的“小囊肿”。

2)意味着什么?绝大多数(超过95%)脉络丛囊肿在孕晚期会自行消失,且不引起任何问题。它也与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增加有关。

3)怎么办?如果它是孤立性的,且其他筛查结果(如唐筛/NIPT)低风险,通常被视为正常变异,无需担心。如果合并其他异常,则需进行遗传咨询。

5. 单脐动脉(SUA)

1)是什么?正常的脐带内有2条动脉和1条静脉。单脐动脉则只有1条动脉和1条静脉。

2)意味着什么?大多数只有单脐动脉的宝宝是完全健康的。但它确实略微增加了胎儿伴有心脏、肾脏或其他结构异常,以及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3)怎么办?一旦发现,医生会建议进行一次更详细的胎儿结构筛查(系统B超),特别仔细检查心脏和肾脏。如果排除了其他结构异常,单纯的SUA预后通常良好。

三、当B超报告出现异常时,您应该怎么做?

1. 保持冷静,切勿自行搜索对号入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过度搜索只会增加焦虑。您需要的是专业医生的解读。

2. 详细咨询您的产检医生或超声专家,请医生用您能听懂的语言解释。

3. 遵循医嘱进行下一步检查。

最后,超声是我们孕期强有力的守护者,它可发现重大畸形、保障母婴安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以前无法察觉的、大多无害的“小状况”,进一步为我们健康宝宝的出生保驾护航。了解超声小知识,做安心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