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在公共场所注意到有些人腿上布满着像蚯蚓一样蜿蜒凸起的青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静脉曲张”。它远不止是影响美观的“蜘蛛网”,而是一种需要正确认识和管理的血管疾病。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它。
一、 静脉曲张是什么?
简单来说,静脉曲张就是静脉变得肿胀、扭曲、扩张,通常发生在双腿。
我们可以把血管系统想象成一个城市的交通网络:动脉是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的“新鲜货物”从心脏(中央枢纽)运送到身体各处(特别是腿部这样偏远的“郊区”)的高速公路;而静脉,则是负责将使用过的“血液货物”回收并送回心脏的“返程道路”。为了对抗重力,将血液从低处的脚部顺利泵回高处的心脏,我们的静脉系统配备了两个关键“法宝”:
静脉瓣膜:像一个个单向开放的“阀门”,只允许血液向上流动,防止其倒流。
小腿肌肉泵:我们走路时,小腿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会像一台“辅助泵”一样,挤压深层的静脉,帮助血液向上回流。当这些“阀门”(瓣膜)因为各种原因变得松弛、关闭不全,或者“辅助泵”(肌肉)工作效率下降时,血液就会因重力作用在静脉中淤积,导致静脉管壁承受的压力增大,最终像被过度充气的气球一样膨胀、变形,形成静脉曲张。
二、 哪些人容易中招?——高危人群自查
静脉曲张有明确的偏好,以下人群风险较高:
有家族史者:静脉曲张有很强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患有此病,子女的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长期站立或久坐者:如教师、护士、厨师、办公室白领、司机等。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使小腿肌肉泵无法有效工作,加重静脉回流负担。
孕妇:增大的子宫会压迫盆腔内的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压力升高。同时,孕期激素变化会使静脉壁松弛。
年长者: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和瓣膜会自然老化、弹性减弱。
肥胖者:过重的体重会增加下肢静脉的回流压力。
女性:女性激素对血管壁有松弛作用,因此女性发病率通常高于男性。
三、 不仅仅是难看:静脉曲张的症状与危害
静脉曲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可能仅表现为:
腿部酸胀、沉重、易疲劳,尤其在下午或晚上。
轻微水肿,脚踝或小腿可能肿胀。
瘙痒感
不宁腿综合征:夜间总想活动双腿,否则不适。
如果放任不管,病情可能发展,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
皮肤变化:腿部皮肤因营养不良而变黑、硬化、脱屑、瘙痒(静脉性湿疹)。
血栓性浅静脉炎:曲张的静脉内形成血栓,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硬条索。
出血:曲张的静脉壁非常薄,轻微外伤就可能导致难以止住的大出血。
静脉溃疡(老烂腿):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血液循环极差,皮肤一个小破损都极难愈合,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痛苦且治疗困难。
四、 如何预防与改善?——从现在做起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有效预防和延缓其发生:
避免久站久坐: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做做踮脚尖、勾脚踝的动作,激活小腿肌肉泵。
抬高双腿:休息时,将腿部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的位置,每天15-30分钟,利用重力促进血液回流。
保持健康体重:减轻体重就是减轻双腿的负担。
规律运动:游泳、快走、骑自行车等能强化小腿肌肉的运动是首选。
穿着医用弹力袜:对于高危人群或已有早期症状者,在医生指导下穿戴合适的医用级弹力袜(非普通紧身袜),能从外部给予静脉支撑,是最有效的物理预防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