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形外科临床实践中,康复治疗是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与外观恢复的关键环节。其应用覆盖烧烫伤后疤痕修复、整形术后恢复、外伤后神经损伤改善及淋巴水肿干预等重点领域,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一、烧烫伤后疤痕康复治疗

1、核心目标:抑制疤痕增生、恢复关节活动功能、预防畸形形成。
2、主要手段
(1) 早期干预:创面愈合后及时应用硅酮制剂(凝胶或贴剂),形成保护膜减少皮肤水分流失,抑制疤痕组织过度生长。

(2) 压力治疗:定制压力衣、手套等,通过持续均匀压力(可插入1-2根手指为宜)减少疤痕区域血供,延缓增生进程,每日佩戴20个小时,持续6个月至1 年。


(3) 功能训练:在康复师指导下开展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预防疤痕挛缩导致的关节僵硬,如肢体屈伸、旋转等训练。

(4) 物理因子治疗:必要时采用激光、超声波、蜡疗等手段,软化疤痕质地、淡化颜色,改善局部组织状态。

3、注意事项:压力治疗需把控压力强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物理因子治疗需在专业医疗机构开展。
二、整形术后康复治疗
1、核心目标:减轻肿胀、预防感染、塑造理想形态、降低疤痕显现度。
2、主要手段
(1) 肿胀管理:术后 48 小时内冷敷(裹毛巾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每次 15-20 分钟,每日 3-4 次;48 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吸脂等术后需穿戴定制塑身衣,压迫止血、减少积液,助力皮肤贴合,穿戴时长 1-3 个月。


(2)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按医嘱涂抹药物,拆线前避免化妆、揉搓伤口,饮食清淡以预防感染。
(3) 功能与形态训练:依据手术类型开展针对性训练,如双眼皮术后拆线后进行睁眼闭眼训练(每日 10-20 组),隆鼻术后避免假体移位相关动作,面部提升术后控制面部肌肉活动幅度。
(4) 疤痕预防:拆线1周后在切口处应用硅酮凝胶,持续2-3个月,改善疤痕外观。
3、注意事项:严格遵循手术医生个性化指导,避免擅自调整康复方案。
三、外伤后神经损伤康复治疗
1、核心目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防肌肉萎缩、改善感觉与运动障碍。
2、主要手段
(1) 感觉训练:从触觉(软棉花擦拭)、温度觉(温凉毛巾刺激)到痛觉(指尖轻按)逐步开展,每日 2-3 次,每次 10 分钟,唤醒神经感知能力。
(2) 运动训练:早期开展关节被动活动,防止僵硬;肌力恢复后进行主动训练(如抓握、踮脚等),从轻重量开始逐步增加强度,避免肌肉失用性萎缩。
(3) 物理因子治疗: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促进神经再生与肌肉收缩,配合针灸改善神经传导,每周 2-3 次,持续 1-3 个月。

3、注意事项:神经损伤恢复黄金期为术后 3-6 个月,需尽早启动康复治疗;超过 1 年恢复难度将显著增加。
四、淋巴水肿康复治疗
1、核心目标: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预防感染与病情恶化。
2、主要手段
(1) 手法淋巴引流:由专业康复师沿淋巴回流方向(从肢体远端至近端)实施轻柔按摩,每次 30-60 分钟,辅助淋巴液循环。
(2) 压力治疗:日常穿戴定制弹力袖套(上肢水肿)或弹力袜(下肢水肿),通过梯度压力辅助回流,白天穿戴、夜间取下。
(3) 运动训练:开展低强度慢节奏运动,如上肢体水肿者进行缓慢抬臂训练,下肢体水肿者进行屈膝、踮脚训练,每日 2 次,每次 15-20 分钟,避免剧烈运动。
(4) 皮肤护理:每日涂抹润肤露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划伤、蚊虫叮咬,预防皮肤感染。
3、注意事项:出现皮肤发红、发热、疼痛等感染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治疗案例:淋巴水肿术后配合康复训练恢复良好
五、总结
康复治疗是整形外科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患者治疗与恢复全过程。规范开展康复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恢复周期、减少并发症,助力患者实现功能与外观的双重改善。建议相关患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开展康复训练,保障预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