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程度自测清单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10-24 浏览量:62次

想知道自己的失眠属于哪种程度?以下这份结合医学标准的自测清单能帮你初步评估。建议根据最近1个月的真实情况作答,结果仅供参考,最终诊断需由医生结合专业检查确认。

一、基础症状评估(每题选最符合的选项)

1. 入睡困难程度

□ 躺下后10-20分钟内能自然入睡(0分)

□ 躺下后20-30分钟才能入睡(1分)

□ 躺下后30分钟-1小时才能入睡(2分)

□ 躺下后超过1小时仍无法入睡,甚至整夜清醒(3分)

2. 夜间觉醒次数

□ 夜间不醒或仅醒1次,且能很快再次入睡(0分)

□ 夜间醒2次,但每次醒后10分钟内能再次入睡(1分)

□ 夜间醒2-3次,每次醒后10-30分钟才能再次入睡(2分)

□ 夜间醒3次以上,每次醒后超过30分钟才能再次入睡,或彻底清醒(3分)

3. 早醒情况

□ 能睡到自然醒,无早醒(0分)

□ 比计划起床时间早醒15-30分钟,但能再次入睡(1分)

□ 比计划起床时间早醒30分钟-1小时,且无法再次入睡(2分)

□ 比计划起床时间早醒1小时以上,且白天极度困倦(3分)

4. 总睡眠时间

□ 7小时以上,且睡眠质量良好(0分)

□ 6-7小时,但睡眠较浅(1分)

□ 5-6小时,感觉明显睡眠不足(2分)

□ 不足5小时,白天几乎无法正常活动(3分)

二、睡眠质量与日间影响

5. 睡眠质量主观感受

□ 感觉睡眠非常充足、精力恢复良好(0分)

□ 睡眠基本够用,但偶尔感觉疲劳(1分)

□ 睡眠明显不足,白天经常犯困(2分)

□ 感觉几乎没睡着,白天头晕脑胀、反应迟钝(3分)

6. 日间功能损害程度(选最符合的1项)

□ 完全不影响工作、学习或生活(0分)

□ 轻微影响,如注意力偶尔不集中(1分)

□ 中度影响,如工作效率下降、学习困难(2分)

□ 严重影响,如无法正常工作、社交退缩(3分)

7. 情绪与心理状态

□ 情绪稳定,无焦虑、抑郁等情绪(0分)

□ 偶尔因失眠感到轻微焦虑或烦躁(1分)

□ 经常因失眠感到明显焦虑、易怒或情绪低落(2分)

□ 因失眠产生严重焦虑、抑郁,甚至有轻生念头(3分)

三、附加风险因素排查(有以下情况请额外记录)

• 是否合并其他症状:如打鼾、憋气、肢体抽动(可能提示睡眠呼吸暂停或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 是否长期服药:如降压药、止痛药、激素类药物(部分药物可能影响睡眠);

• 是否有慢性疾病:如慢性疼痛、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本身或不适可能干扰睡眠);

• 是否经历重大生活事件:如压力骤增、亲人离世、婚姻变故(应激可能诱发失眠)。

四、评分与建议

总分计算:

将第1-7题得分相加,总分范围为0-21分。

结果解读:

• 0-7分:无显著失眠。睡眠质量良好,无需特殊干预,但需保持健康作息。

• 8-14分:轻度失眠。睡眠问题对生活影响较小,可尝试调整作息、改善睡眠环境(如睡前避免蓝光、保持卧室安静)。

• 15-21分:中重度失眠。睡眠问题已明显影响日间功能,建议尽快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药物基因检测等,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若总分超过15分,且持续时间≥3个月:可能符合顽固性失眠诊断,需由麻醉科或睡眠专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排查是否存在中枢神经调控紊乱、呼吸问题等深层原因。

五、何时需立即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2周内就诊:

1. 失眠伴随严重焦虑、抑郁或认知功能下降(如记忆力明显减退);

2. 夜间频繁打鼾、憋气,甚至憋醒(可能提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3. 因失眠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学习或社交,甚至出现自伤倾向;

4. 尝试调整生活方式和基础治疗(如褪黑素)4周以上无效。

六、自查后的行动建议

1. 记录睡眠日记:连续7天记录上床时间、入睡时间、夜间觉醒次数、起床时间及日间感受,帮助医生更精准分析问题。

2. 初步调整生活习惯:

固定起床时间,即使前一晚失眠,也不要晚起;

睡前1小时远离手机、电脑等蓝光设备,可改为阅读纸质书或听轻音乐;

白天适度运动(如快走、瑜伽),但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

3. 避免误区:

不要依赖酒精助眠,酒精会破坏深睡眠,导致夜间更易醒;

慎用市面上的“助眠保健品”,部分成分可能与药物冲突或产生依赖。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麻醉科如何治疗顽固性失眠,或想获取个性化睡眠改善方案,可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失眠咨询”,我们将安排专业医生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