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
世界帕金森病日由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发起,从1997年开始实行。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人类认识帕金森病已有200多年历史。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病,也是一种运动障碍疾病。在神经变性病中,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7%,目前我国帕金森病人数已超过300万,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预计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人左右,占世界帕金森病患者的50%,而我国目前仍存在超过一半的患者未能识别诊断,几乎一半的患者尚未得到有效治疗。
很多人认为动作慢是年纪大了引起的,有的病人因为肢体无力疼痛、行动不利索误认为是“颈腰椎病”,在骨科、疼痛康复科等科室反复就诊,延误了病情。
如果出现了以下4种症状之一,就有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一,抖:肢体或头的震颤,一些患者会有“搓丸样”的手部抖动。
二,僵:面具脸,表情减少,躯干、肢体肌肉僵硬。
三:慢:动作变慢,字越写越小。
四:起步慢,小碎步,慌张步态,跌倒。
患者还常常合并嗅觉减退、便秘、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
如果有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到神经内科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早干预、早获益。
虽然目前帕金森病没有彻底治愈的办法,但对于大多数患者,病程都在10年以上,从药物、手术、康复运动、心理、营养、照料护理等多角度的全面全程管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大大减少疾病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