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食“野味”,坑坏肾脏
供稿: 发布时间:2020-07-15 浏览量:2615次

最近天气阴雨较多,气候湿热,很多人又开始野外采摘“新鲜野生菌菇”使用,品尝美味,但是,殊不知,这些所谓的“野味”对人体有莫大的危害!近日,一名年轻女性患者与好友自行在山林某处采摘了不知名的野生蘑菇,食用后出现了恶心、呕吐等肠胃不适现象,未引起重视,后胃肠道症状不断加剧,并在一周内出现尿量减少、全身水肿,入院时血肌酐严重超标,高达1500umol/L,被诊断为蘑菇中毒导致的急性肾损伤。经过血液净化、营养支持、药物配合等全方面救治,患者的肾功能终于趋于正常,病情基本稳定,但仍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今天就和大家再来科普急性肾损伤到底是什么病。

一、什么是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是指血肌酐迅速升高,或尿量迅速减少,7天肌酐增至1.5倍以上。

 

二、急性肾损伤有哪些表现?

最突出的表现是迅速发生的尿量减少或肾功能减退。导致水肿、高血压、高钾血症、心力衰竭、肺水肿,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憋喘等症状。

 

三、急性肾损伤有什么危害?

急性肾脏损伤可导致患者肾功能急剧下降,常伴随少尿,有很高的病死率和死亡率。急性肾损伤还容易迁延至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药物、急性感染、呕吐腹泻、创伤、大手术等都可以引起急性肾损伤,老年人、慢性肾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是高危人群。

近年来,尽管血液净化治疗技术持续发展,连续性血液净化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伴随急性肾脏损伤的死亡率仍高达40%至80%.

遗憾的是,人们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仍不足,因此,国际肾脏病学会、国际肾脏病基金会联盟呼吁提高社会公众对急性肾脏损伤的认识,在个人、社区、医院各个层面上进行防治。如果有人出现乏力、少尿、水肿、胃口不好、小便有泡沫等症状时,须警惕肾脏病变,及时就诊检查。

  

四、什么东西最容易造成急性肾损伤?

  "特效"药:很多很多种药都可以造成急性肾损伤,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坑肾药物要数氨基糖甙类(首席代表庆大霉素);其次就是抗真菌的两性霉素B。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

  造影剂:随着血管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造影剂造成的急性肾损伤越来越多!老年人,有动脉硬化的人做造影前最好咨询一下肾科医生。

  食物:误食有毒的野菜、蘑菇诱发急性肾损伤。挖野菜的时候,各位眼睛要瞪大了,小心吃了有毒的野味!

  草药:在我们国人看来,药食同源。说白了草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野菜,但是毒性要比一般的野菜大得多。中草药没有毒副作用是个最大的谎言和认知误区。每年因喝草药导致肝、肾损伤的人不计其数!

  非处方药:这类药物咱们老百姓都“会”吃,那就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俗称解热镇痛药,英文简称NSAIDs。这类药物导致的急慢性肾损伤也多的惊人!头痛脚痛吃几片,其实风险很大哟。尤其是当身体处于缺水状态下时,比如,吃这些药时恰好出大汗、严重腹泻、剧烈呕吐,导致体内血容量不足,肾脏缺血,这时候吃上这类药物基本上很容易中招出现急性肾损伤,效果甚至可以"媲美"第一类"特效"药。

  

五、有哪些认识误区?

  日常吃药或保健品保肾:这个真没必要,反而有可能增加肝肾负担,增加肾损伤风险。

  急性肾损伤尿量减少使用强利尿剂"催尿":这个已经有循证医学证据,无论何种类型的急性肾损伤,都不建议使用强利尿剂预防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