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
供稿: 发布时间:2023-03-28 浏览量:1564次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引起的,以单侧周围神经分布、触及型水泡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一种疼痛性的疱疹性皮肤病,也称蛇盘疮、缠腰火丹疮或蛇丹。

      患有带状疱疹的人,皮肤上会出现触及型水泡、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皮损好发于身体一侧的腰肋、胸背及头面部、四肢。出疹前往往出现局部疼痛或灼热感,初期为红斑,上有触及层小红丘疹,很快变为水泡、泡液清亮。束群疱疹呈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正中线,数日后疱液转为浑浊,继而结痂,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血泡糜烂。老年患者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往往带状疱疹可伴有乏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带状疱疹出现在头面部病情比较重,如累及了眼部可出现三叉神经痛、溃疡性角膜炎、视力模糊;累及耳部可出现面瘫、耳痛、耳鸣、甚至听力减弱、并发病毒性脑炎等。往往皮损消退后疼痛仍持续,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多患者预后不复发,极少患者可多次复发。

      有人说,遇到它,就会“悲痛欲绝”,有人说碰到他将“后患无穷”,有人说被它缠一圈,久“在劫难逃”要如何逃离它的“魔爪”现在就了解清楚并及早治疗。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常先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患部皮肤灼热、神经痛等等。典型皮损表现是:红斑上出现簇集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继而变成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皮损一般沿外周神经呈带状分布。

早期带状疱疹易被误诊:

      1、初诊时仅有神经痛后出皮疹 头痛易误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偏头痛等等;胸痛易误诊为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等;腹痛易误诊为胆囊炎、阑尾炎、胰腺炎等等。

      2、初诊时仅有不典型皮疹 易误诊为丘疹性荨麻疹、湿疹等等。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临床认为皮疹消退后,仍然有神经痛或复发性疼痛,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治疗:

      1、抗病毒 尽早口服或者静脉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泛昔洛韦等。

      2、止痛 可酌情口服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多塞平等等。

      3、营养神经 可酌情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腺苷钴胺等等。

      4、局部治疗 水疱未破溃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水疱已破溃时,可用利凡诺湿敷。

      5、糖皮质激素 若无基础疾病且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时,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等。

      6、物理治疗 可选用紫外线灯、氦氖激光等等。

      以上是带状疱疹的基本疱疹的基本常识。我希望你能仔细阅读。只有对这种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有足够的了解,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即使我们不幸患上了这种疾病,我们也可以冷静地处理它,避免恐慌。祝你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