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个结果阳了!怎么办!
供稿: 发布时间:2022-10-21 浏览量:2216次
不少患者来到医院做检查,看到检查单上出现“解脲支原体”阳性,惊慌失措,紧张、焦虑,甚至有不少人将其与性病、不洁性行为等同起来。其实,这是极为不科学的。那么什么是“支原体”?什么是“解脲支原体”?“阳性”就真的代表感染了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支原体。
一、什么是支原体?
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微生物。
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虑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大多数情况下支原体是无害的,对人致病的只有少数,比如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等。
其中,肺炎支原体可引起肺炎。
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不仅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还与流产、产后发热、不孕不育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有关,经产道感染可致新生儿肺炎或脑膜炎。
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在我国开展检测时间较早,大多数医院都能检测。生殖支原体发现较晚,受检测条件所限,Mg仅在我国极少数医院开展检测。我院检验科目前采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试剂(如下图所示),正在积极购置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设备,能对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生殖支原体(Mg)进行精准高效的核酸检测,同时也能极大的提高支原体检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二、什么是解脲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又称解脲脲原体,是一种原核微生物,因生长需要尿素而得名。1954年Shepard首先从非淋球菌尿道炎(NGU)患者的尿道分泌物中分离获得,在性活跃成年人的生殖道下段常可分离到解脲支原体。解脲支原体是人类泌尿生殖道最常见的寄生菌之一,为条件致病菌,致病机制可能与侵袭性酶和毒性产物有关。解脲支原体最常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现已被列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三、解脲支原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性传播
解脲支原体可定植于尿道、生殖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直接性接触是UU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2.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或由孕妇下生殖道感染上行扩散,引起宫内感染。在分娩的过程中,也可经污染的产道感染胎儿。
3.间接传播
通过污染衣物、毛巾、浴具、便具、游泳池等传染。
四、解脲支原体阳性≠支原体感染
解脲支原体阳性表示被检样本中存在解脲支原体,但并非在尿液、阴道分泌物等样本中检验出解脲支原体,就一定都是感染。解脲支原体在泌尿生殖道存在定植现象,定植率可达到80%,相当数量的人群为无症状携带,无症状携带者主要以解脲支原体(Uu)为主。因此医生诊断时除了看检验结果外,还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考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解脲支原体阳性的人群就都是健康的。定植的解脲支原体在条件合适时会转为感染。此时就是真正的解脲支原体感染,当人的抵抗力下降或其浓度升高时解脲支原体可引起致病。有研究认为在性传播疾病中,比如非淋菌性尿道炎、附睾炎与支原体感染有关;而前列腺炎、女性尿道症状、肾盂肾炎、盆腔炎也有一定相关性或提示有病原学作用。
总的来说,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判断依据并不只是检验报告单上简简单单的“阳性”两个字,它需要结合病史、联系临床表现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温馨提示
支原体阳性也可能出现在健康人群中。当其检测为阳性,但并没有相关不适表现时,不需过度紧张,应将检查情况告知医生,听从医生的指导。支原体的健康携带者是无需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有治疗指征的支原体感染者,应当遵循医嘱,配合治疗。
市民朋友们在面对检查单时,不必谈“阳”色变。阳性并不等于感染,医生会通过多项指标来判断是否患有病症。已被感染的患者也不必过分紧张和焦虑,摆正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正确看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