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都需要补铁吗?
供稿: 发布时间:2023-05-22 浏览量:1330次
      很多患者认为贫血就要补血,尤其是补充铁,不管是食补还是药补,都想方设法的来进行补充。其实缺铁和贫血是不一样的,缺铁可能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但贫血并不一定只是因为缺铁引起的。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贫血的定义
      我国血液病专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血红蛋白下限值至90g/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89g/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59g/L;
      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30 g/L;
      需要注意的是,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比海平面居民要高。

二、贫血的分类和病因




三、贫血的症状

      依据贫血的水平不一样,出现的病症也不一样,如轻微的贫血能够表现为困乏、疲惫、胃口降低等。轻中度及中重度的贫血能够出现面色苍白、吃不下饭、没精打采等状况,情况严重能够出现昏厥。


四、贫血的检测

      1、血常规和血液形态学检查:据红细胞参数可对贫血进行红细胞形态分类
      2、网织红细胞计数:间接反映骨髓红系增生及代偿情况。
      3、骨髓穿刺:骨髓检查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具有诊断价值。
      4、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检测可判断是否有巨幼细胞贫血;
      5、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等检测可辅助诊断缺铁性贫血。
      其他特殊检查可辅助诊断一些特殊的贫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 test)阳性,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脆性试验阳性等。


五、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贫血的治疗主要就是对症和对因两方面的治疗。对症的话,如果贫血的程度较重,可以先通过输注红细胞的方式帮助改善贫血;如果贫血的程度并不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生血的药物来促进造血或适当改善饮食结构帮助缓解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我们就要补铁进行治疗,如果是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我们就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进行治疗,溶血性贫血可以选择通过激素的方法进行治疗,肾性贫血可以通过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但贫血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去除病因,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共同症状,在病因诊断明确之前不要乱用药物,如维生素B12片、叶酸片、铁剂或其他补血药,如补血颗粒、养血当归颗粒等,这样的处理有时不但不会见效,反而因放弃对病因的查找,延误病情,这样将有害于自身,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出现贫血应该到医院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去除导致贫血的病因。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改善生活方式,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避免劳累过度,控制出血和感染等一系列可能诱发贫血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