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期间,慢性肝病患者怎么办?
供稿: 发布时间:2020-03-12 浏览量:13140次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常用口服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酯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一旦开始抗病毒药物治疗,不可随意停药。自201912月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在全国流行,长期口服药物的慢性肝病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1.长期口服乙肝抗病毒药物的患者,不可因为疫情期间种种原因而随意停药。盲目停药,多数患者会出现病毒定量反弹现象,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明显肝功能异常,甚至肝衰竭。

 

2.如若由于疫情期间不方便购买药品导致已经停药的患者,需尽快吃上抗乙肝病毒药物。尽管停药后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病毒反弹、病情复发的情况,但多数患者病毒会在几周或几个月期间反弹,一旦出现,不仅肝脏细胞受损,并且有可能发生致命性损伤。新冠期间由于出行不便,建议一次尽量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多开一些药物,或可咨询医院是否可提供网上看病及送药到家服务。

 

3.长期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患者,按疾病程度划分,需每3-6个月进行一次随诊复查,以评估药物治疗效果,新冠疫情期间,情况特殊,多数患者面临交通问题以及医院就诊带来的感染风险,如未出现明显乏力、尿黄、腹痛等情况,并且前次检查未提示病情有所进展,可适当将复诊时间推迟1-2个月。

 

4.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停用抗病毒药物,再次服药后有可能出现耐药情况,患者再次服药后需监测乙肝DNA3个月内复查),若仍然小于102,则可以继续服用,若病毒复制未控制有上升趋势,说明病毒可能已经耐药,需在医生及药师的指导下换用抗病毒药物。

 

 

5.新冠期间,慢性乙肝患者出现肺炎相关症状,如咳嗽、发热等,需及时上报就诊,排查新冠肺炎。

a.若为感冒发热或感染时,需使用药物治疗时,不要超剂量用药,尤其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物,并且减少不必要的多药合用或是中西合用(避免成分重复加重肝毒性),尽量缩短用药时间,避免使用有明显肝损害的药物。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短期应用感冒药物治疗是安全的。

b.若为新冠肺炎感染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药物治疗中包括抗病毒治疗及抗菌药物治疗,感染及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可能导致肝细胞损害,需注意监测患者肝功能及根据肝功能情况指导调整药物剂量。

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利巴韦林、α-干扰素雾化吸入、阿比多尔、磷酸氯喹。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并且依据患者肝损害情况进行药物调整,使用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见表1

1 抗病毒药物情况及肝功能不全患者剂量调整。



药物名称

用法用量

肝功能不全

药物相互作用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400mg/100mgbid,口服

轻度肝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中度肝功能不全慎用,建议酌情减量,重度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克力芝是细胞色素P450异构体CYP3A的抑制剂,会增加如:利伐沙班、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红霉素、克拉霉素、沙美特罗、伊曲康唑、非洛地平、硝苯地平、胺碘酮、秋水仙碱、替诺福韦、芬太尼、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主要通过CYP3A进行代谢的药物血药浓度,合用是需谨慎用药;禁止与西沙比利、辛伐他汀、咪达唑仑、利福平等药合用;可降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避免合用

利巴韦林

500mgbidtid,静脉滴注

轻度肝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中重度肝功能不全慎用,酌情减量

与齐多夫定合用具有拮抗作用

α-干扰素

500U,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bid,雾化吸入

无需调整。自免肝及肝硬化失代偿期禁用

不可与糜蛋白酶、乙酰半胱氨酸及异丙托溴铵同时雾化

阿比多尔

0.2gtid,口服

数据缺乏,建议慎用

数据缺乏,尚不明确

磷酸氯喹

50kg以上:0.5gbid7天,口服

50kg以下:1-20.5g bid ;第3-70.5g qd po

慎用。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注射剂

避免与西沙必利、多潘立酮、胺碘酮、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氢氯噻嗪、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氯丙嗪昂丹司琼等药物合用



②慢性肝功能损伤患者需避免使用以肝脏为主要清除途经的抗菌药物,若临床必需使用可适当减量。尽量选择主要由肾脏排泄药物,如青霉素G、头孢唑林、头孢他啶、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左氧氟沙星等。一旦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应积极寻找并去除可能的原因和诱因,评估肝损伤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对症选用护肝药物如门冬氨酸鸟氨酸、甘草酸制剂、熊去氧胆酸等药物。

总之,慢性肝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规范服药及严密监测各项生化指标,根据各项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于合并基础肝病的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用药需权衡利弊,并严密监测各项生化指标,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