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哮喘高发,小心“哮”里藏刀
供稿: 发布时间:2023-03-14 浏览量:1365次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花草树木都争相开放,但是,这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却是一把看不见的“刀”。它会导致支气管哮喘患者出现病情急性加重,甚至原来没有发病的人,也容易在春天新发哮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呢?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它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的症状是反复发作性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多于夜间或凌晨发作,白天可有所缓解。有些不典型哮喘比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以仅仅表现为咳嗽,胸闷变异性哮喘只有胸闷,运动性哮喘在运动时才出现。严重的哮喘发作,甚至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哮喘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关系密切,其中,过敏反应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春季是哮喘的高发季节,我们也称为春季哮喘,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过敏。春季的过敏原主要来自于木本植物,比如杨树,柳树,梅花,玉兰花,海棠花等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另外,大家都喜欢的油菜花,都可能成为哮喘患者发病的过敏原。此外,春季的时令食物或水果如毛笋,草莓,猕猴桃等都可能成为过敏原导致哮喘患者发病。所以,春光无限好,对于哮喘患者,需要引起警惕。
      哮喘急性发作时,一般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等治疗往往无效,一旦出现哮喘相关症状,应当及时就诊,规范治疗。确诊哮喘后,在治疗上,首先要明确是否存在过敏原,可完善过敏原检测,并脱离过敏原,常见的如花粉、动物皮毛等,儿童可尝试脱敏治疗。其次,规范用药,哮喘患者用药,切忌擅自减量或停药,医生制定哮喘用药方案后,后期减量或停药需要严格在门诊随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最后,日常生活中,要规范监测自身症状并及时反馈给医生。哮喘病人,如能规范用药,大部分患者可以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