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楼电梯下的直坠下的险象还生
供稿: 发布时间:2021-03-15 浏览量:2921次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每家每户,大小商场基本上都会有电梯,而每个人的出行都离不开电梯。它增加了人们的生活的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使用电梯的风险。当在电梯里遭遇故障时,该如何巧妙的应对呢?下面就是33岁的余先生在电梯里遇到的惊魂一幕,看他如何应对,并且化解危机的。

家住洪山区的余先生,于2020年12月3日上午9:00在所在的小区26楼乘坐电梯时,突然发生下坠,按电梯的按钮也无任何反应。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余先生双手抱住头部,紧靠电梯的一个角落下蹲。电梯落地后,从昏迷中醒来的他,已被送往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失血性休克、骨筋膜室综合征、双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骨盆骨折等全身多处骨折,经过多方面的抢救治疗,完善各方面的检查,患者双下肢的受伤过于严重,依旧处于危险状态,双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导致小腿骨筋膜室压力过高,可出现小腿血管、神经损伤甚至出现肝肾功能急性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李章华主任带领科室的医生立即对患者实施骨筋膜室切开减张术及双侧胫腓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成功解决了威胁患者生命的重大问题。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病情转危为安,稳定病情后,余先生先后进行了骨盆、双侧胫腓骨、跖骨等多部位手术,身体状况逐渐恢复,如今已经顺利出院。

这里我们说说什么是骨筋膜室综合征,为啥会很危及生命?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压力过高,导致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急性缺血、缺氧,进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简言之,就是骨头与骨头之间的压力增大了,压迫到血管和神经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患者会出现疼痛、肿胀、麻木、麻痹等表现,常常发生在前臂和下肢。特别是挤压伤和创伤病人,若长时间的压迫缺血,肌肉坏死,轻者需要截肢,重者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发生肾衰竭,可能会危及生命。

有人说那把局部切开减压就好了,也没很难的。错!不仅仅要切开减压,同时还得预防坏死的组织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肝肾功能异常,必须要专业的治疗。

骨筋膜室综合征,一个容易忽视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