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的院前急救小常识
供稿: 发布时间:2022-06-27 浏览量:1819次

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参与交通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各种交通事故频发尤其是两轮电动车和自行车由于缺乏相应的保护手段及交通安全意识教差非常容易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骨科院前急救的小知识,在自己或者他人受伤后120专业人士到来之前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减轻伤者痛苦避免伤者的伤情进一步恶化为伤者减轻痛苦

在进行医疗救助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确认现场环境安全交通意外发生的地点一般情况比较复杂若是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很同意发生二次伤害对伤者和施救者均有较大的安全威胁所以在急救现场需及时设立警示标志或警示物在可以搬运或移动伤者时第一时间将伤者转移致安全地带

在确定环境安全之后进行急救之前需要对于伤情进行判断以及基本生命支持。

伤情判断首先要判断患者的意识状况及生命体征这二者决定下一步的操作并可以更准确地向120汇报伤者情况前者可以通过拍打呼喊患者询问患者伤情及基本信息判断后者通过观察伤者胸廓起伏感受患者呼吸触摸伤者大血管颈总动脉桡动脉等判断此外还需要判断伤者是否有不稳定的脊柱损伤可以通过让伤者轻微活动上下肢询问伤者有无肢体麻木是否有颈项部疼痛判断若不能排除不稳定的脊柱损伤不要擅自搬动伤者最后活动性出血是指人体在受到暴力作用后,因为身体内有些比较大的血管出现破裂,然后血液不断地从受损的血管中流出。非专业人员难以确定处理方法可见下文

骨科的院前急救四步——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一、止血

交通伤往往多伴有出血血液承担者为组织器官运送氧的重要职责大量出血会危及生命故及时而且有效的止血措施在院前急救中显得尤为重要

人体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无非此三种来源无论是动脉静脉还是毛细血管出血局部压迫止血都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手段操作方法如下1.用手指压迫出血动脉的近心端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无需此操作步骤);2.在伤者可以轻微活动的情况下使伤者处于较为舒适的体位并且抬高患肢3.使用干净的毛巾或是衣物充分覆盖伤口尽量选择透气吸水性好的布料若出血过于凶猛可直接用手在辅料上压迫止血5-10min4.当出血停止或明显出血量减少后可使用绷带或类似绷带的条状物对伤口加压包扎避免使用细线状物体包扎防止远端组织缺血坏死另外教科书上还有“指压动脉法”和“止血带法”在非专业人员操作时易导致止血无效或者造成其他损伤因此不推荐非医务人员使用

另外在使用加压包扎止血时若条件允许,覆盖伤口前应用洁净的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就应先止血;如果血液浸湿覆盖伤口的纱布,最好不要取掉更换,而是应往上再加敷料,然后用绷带包扎。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住伤口止血。

二、包扎

包扎的首要任务是止血另外还可固定伤口上的辅料防止辅料脱离导致再次出血和伤口污染若条件允许最佳的包扎材料为绷带或三角巾若周围没有绷带和三角巾衣服围巾领带等有一定宽度的长条状物品也是可以的但要注意松紧度太松止血效果不佳太紧则会影响患肢远端血循因此包扎完毕之后需要观察患肢远端血循状态每隔10-15分钟需观察一次患肢远端皮肤若出现发白或发紫且有患肢麻木或刺痛的感觉则需及时稍微松开包扎带但注意不可直接完全松开

三、固定

骨折之后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固定防止骨折断端进一步移位损伤局部血管神经及软组织加剧伤情或是突破皮肤造成开放性骨折

肢体长骨骨折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患处的疼痛肿胀及异常活动若骨折段没有突破皮肤则称为闭合性骨折对于闭合性骨折直接采取临时外固定即可若身边有长木板硬纸壳或其他坚固的长度合适的物体可将患肢固定在上面若无外物固定上肢可固定于躯干之上下肢可以固定在对侧健肢上若无专业知识切勿随意对骨折进行手法复位

此外若是颅骨脊柱骨盆骨折则损伤较为严重不要随意处理等待专业救护人员处理即可

四、搬运

结合伤者具体情况若伤情条件允许可合适的方法将患者搬离危险地带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等待医护人员到来若情况不明或缺少相应工具时切忌随意搬动患者以免造成患者的进一步损伤

搬运伤员有五大注意事项!

1、先急救,后搬动;2、尽可能不摇动伤员身体;3、随时观察呼吸、体温、出血、面色变化等情况,注意给患者保暖;4、人员、器材未准备完善时,切忌随意搬动;5、运送伤者最好乘坐救护车,途中必须保持平稳,尽量减少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