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生拉硬拽!亲近自然,也要小心蜱虫!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4-06-11 浏览量:1177次

“严重或致死,专家提醒:户外出行谨防蜱虫叮咬”“婆婆上山采茶竟被蜱虫缠身一个月”“误把蜱虫当黑点,孩子头痒三天后才就医”。最近,蜱虫叮咬事件频频冲上热搜。每年4月至9月,蜱虫最为活跃,在户外遛狗、露营、采茶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也要小心蜱虫这个“隐形杀手”。

小小蜱虫危害大:我国已发现超110种蜱虫,分布广泛,与人畜关系密切,可传播多种人畜共患疾病。蜱虫叮咬人除了引起局部损伤,还可导致蜱瘫痪、红肉过敏症,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叮咬人后可能导致人体发生多种蜱传疾病。引起人畜共患病/蜱瘫痪/红肉过敏症等。

个子小“本事”大!

蜱虫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动物的体表,但也能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茂密的环境中。蜱虫为了能叮你,可是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例如:感官探测/视觉识别/路径识别/静候时机迅速附着/寻找最佳附着点

处理蜱虫,切勿生拉硬拽!

酒精预处理:先用酒精喷洒蜱虫,以麻醉蜱虫并帮助松开其附着,有助于拔出。同时预先消毒,降低微小创口感染的风险。拔出蜱虫:使用消毒过的细尖头镊子,尽可能地靠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的头部,然后以稳定且均匀的力量向上拔出,避免左右扭动或用力猛拉,以防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中。处理蜱虫:将成功移除的活蜱放入酒精中杀死,或将其放入密封的袋子或容器中,用胶带封好,或者直接丢入马桶冲走。口器残留:如果蜱虫的口器在移除过程中断裂并留在皮肤中,应尝试用镊子轻轻取出。如果无法轻易取出,不必过分担心,让伤口自然愈合即可。清洁消毒:清除蜱虫后,应立即用碘酒、酒精或肥皂和水彻底清洁被咬部位和双手。避免直接接触: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在环境中发现蜱虫,都不要直接用手触碰或挤压,而应使用镊子或其他工具来安全移除。消毒处理:如果不慎皮肤接触到蜱虫,尤其是蜱虫被挤破后的液体,应立即用碘酒或酒精进行局部消毒。

医疗观察:在移除蜱虫后的几周内,如果出现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最近的蜱虫叮咬经历,包括叮咬发生的时间及可能的感染地点。

防止蜱叮咬:

1、不走杂草丛生的小路。2、避免直接接触地面。

3、穿上长袖衬衫和长裤,以减少皮肤暴露在外的面积。

4、在皮肤上喷洒含有避蚊胺(DEET)的驱虫剂,以避免蜱虫和其他昆虫的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