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肝癌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4-06-30 浏览量:976次

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在肿瘤致死病中位居第2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 肝内胆管癌和二者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类型肝癌,其中肝细胞癌占85%~90%,数量居多,大部分病人为此种类型肝癌。

一、肝癌高危人群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二、肝癌的检查

1.影像学检查

超声因操作简便、实时无创、移动便捷等特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

CT和 磁共振成像(MRI), 动态增强 CT和MRI扫描是肝脏超声和血清AFP筛查异常者明确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DSA是一种侵入性创伤性检查,多主张采用经选择性肝动脉进行DSA 检查。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是目前CT比较高级全面准确的检查。

3.穿刺活检

具有典型肝癌影像学特征的肝占位性病变,符合肝癌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通常不需要行以诊断为目的的穿刺活检。

4.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记物

血清AFP是当前诊断肝癌和疗效监测常用的重要指标。血清AFP≥ 400μg/L,排除其他疾病后高度提示肝癌。

三、治疗

肝癌治疗是多种治疗方法、多个学科共存的,因此,肝癌的诊疗形成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的模式,特别是对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治,从而避免单科治疗的局限性,促进学科交流。

1.肝癌的外科治疗 主要包括肝部分切除手术和肝脏移植手术

肝癌切除手术是肝脏储备功能良好病人的首选适应证。

肝移植是肝癌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肝功能失代偿、不适合手术切除及局部消融的早期肝癌病人。

2.局部消融治疗

尽管外科手术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因肝癌病人大多合并有肝硬化,或者在确诊时大部分病人已达中晚期,能获得手术切除机会的病人仅20%~ 30%。局部消融治疗,具有对肝功能影响少、创伤小、疗效确切的特点,使一些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病人亦可获得根治机会。

3.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

TACE目前被公认为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4.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分为外放疗和内放疗。

5.系统治疗

对于晚期肝癌病人有效的系统治疗可以减轻肿瘤负荷,改善肿瘤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6.系统化疗

目前,我国研发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特瑞普利单 克隆抗体、信迪利单克隆抗体等正在开展临床研究。

7.其他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