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药学部科室动态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诊断相关科室 > 药学部 > 科室动态
返回上一级
  • 11
    2022/07
    风好正是扬帆时 不待扬鞭自奋蹄 —— “个体化药学和居家药学服务临床应用研讨会”成功召开
    武汉药学会个体化药物治疗专委会&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 芳草萋萋,白云悠悠。在这流光溢彩的七月,喜迎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由武汉药学会个体化药物治疗专委会和居家药学专委会联合举办的“个体化药学和居家药学服务临床应用研讨会”于7月2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学术报告厅盛大召开。两个学会的常委等50余人参与线下会议,其他委员及药师1000多人参加线上会议,共同见证此次学术盛会。 开幕式由武汉药学会个体化药物治疗专委会主委单位武汉市第三医院张武昌副院长主持。武汉市第三医院黄晓东院长致欢迎词,对专家及线上线下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武汉药学会居家药学服务专委会主委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医院邵义舜书记和武汉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李菊芬主任分别为大会致辞,对此次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个体化诊疗和居家药学携手共进,加强药学服务创新,提升广大药师药学服务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预祝此次会议圆满召开。 学术报告环节首先由武汉药学会吴金虎秘书长主持,上海交通大学秦胜营教授以当前国家精准医疗整体发展状况以及个体化用药遗传咨询指南为主要内容,为大家讲述了个体化用药遗传咨询指南工作进展。接着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丁玉峰教授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荣生教授主持,赵教授分享了“从经典到精准-HDMTX个体化给药循证研究”,讲述了《HDMTX临床用药指南》制定背景及大剂量甲氨蝶呤全程用药中的个体化评估。紧接着由武汉市第四医院药学部刘立主任主持了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田霞主任的授课,田主任以消化系统肿瘤个体化筛查为切入点,讲述了个体化诊疗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及团队在个体化诊疗取得的科研成绩。泰康同济医院药学部龙萍主任围绕老年慢性患者的居家药学服务,讲述了国内外居家药学服务现状及我国居家药学服务实践探索,由湖北省人民医院周本宏教授主持。上半场最后由武汉药学会个体化药物治疗专委会主委、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陈永刚主任做会议小结,对专家的倾情授课表示衷心感谢,表示两个专委会一定在武汉药学会的带领下,努力践行“知行合一,务求实效”,得到临床的大力认可。 下午会场首先由湖北省人民医院郭咸希教授介绍第一位讲者——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张明伟主任,张主任以自身工作中遇到的抗栓个体化治疗为案例,跟大家分享药学技术服务如何助力精准抗栓治疗。紧接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娟教授主持了武汉市第五医院王懿睿教授的“临床药师为核心的居家药学服务实践”授课,武汉市中心医院周庆教授主持了武汉市第三医院王雄教授的“垂体瘤的精准诊疗研究”。最后一个主持人是武汉药学会居家药学服务专委会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医院薛承斌副院长,该院干飞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多维药品标签在居家药学服务中的应用。薛院长对下半场会议做小结,希望两个专委会以后有更多合作,让个体化诊疗和居家药学服务深度互融合,促进药学发展。 最后,武汉药学会刘东理事长做会议总结,刘东理事长祝贺此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也希望两个专委会继续深入合作,创新药学服务,为患者用药保驾护航。 此次会议为个体化专委会和居家药学专委会成立后举办的首场学术讨论会,得到了各位领导、专家、同仁的大力支持。多学科、多渠道、多维度的思想碰撞,让个体化与居家药学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愿新成立的专委会似黄犊,跨越山高海阔。
  • 30
    2022/05
    我院麻醉科开展的一项Ⅲ期临床试验接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数据核查
    麻醉科为我院临床试验机构第一批通过备案的专业组,于2021年1月承接了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术后疼痛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Ⅲ期临床试验项目,并于同年8月完成最后一例受试者出组。2022年5月26日-2022年5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了4位专家来我院进行该项目的现场数据核查。 图1 核查首次会议现场 黄晓东院长是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代表机构和医院对专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感谢申办方及CRO公司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伦理委员会负责人代维纪委书记、分管领导张武昌副院长及其它院领导罗鹏程副院长、陈敏主席均出席此次会议。 此次为我院麻醉科首个接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核查的项目。核查组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详尽检查,对项目整体开展情况和质量控制方面予以了肯定,并对尚需完善的细节提出了宝贵建议。 图2 黄晓东院长致欢迎词 确保临床试验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是我们工作的长期奋斗目标。我院临床试验机构成立于2018年,2019年通过国家现场资格认证,于2020年完成线上备案。至成立以来,我机构严格遵循临床试验规范,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完善制度建设,对于我机构开展的每一项临床试验实施严格的质控管理,保障受试者的权益,推动临床试验高质量完成。机构现已承接药物、器械(包括诊断试剂)注册类项目共79个,拥有药物临床试验专业23个,主要研究者27名。机构竭诚为大家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欢迎各申办方、CRO公司及兄弟医疗机构等进行项目合作洽谈及交流027-68894990。 图3 我院已完成备案的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组
  • 23
    2022/05
    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2022届硕士生毕业答辩圆满举行
    2022年5月20日下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普惠楼六楼第一会议室传来热烈掌声,该院带教的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科技大学2022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此举行。 此次答辩会欢迎仪式,由科教科彭安林主任主持,罗鹏程副院长致辞,对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专家在我院研究生带教工作上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答辩专家委员会由三峡大学袁丁教授担任答辩主席,十堰太和医院杜士明教授、武汉大学院周本宏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许汉林教授、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黄志军高级工程师、武汉科技大学石玉琴教授担任答辩委员,药学部邹吉利药师担任答辩秘书。我院吴金虎教授、陈永刚教授、曾庆源教授带教的3名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以及武汉科技大学陈亚军教授与我院陈永刚教授、孟军华教授联合带教的2名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共5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同时,还有来自实验室及药房等部门的药师及在读硕士研究生30余人旁听学习。 答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对三年的研究课题进行PPT汇报,逻辑思维严密,汇报条理清晰,获得在场热烈的掌声。答辩专家专业的点评和提问,耐心的指导,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都让在场师生获益匪浅。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5位同学通过专家的一致认可,建议被授予相应学位,答辩会获得圆满成功。 答辩会,既是对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检阅,同时也是对我院科研水平和研究生带教能力的考察。会后,专家们高度赞扬了药学部的科研实力及带教成果,并且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我院自2010年开始带教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有药学硕导6名,培养武汉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6名(在读12名)。近几年逐步规范执行:每两周召开一次课题组组会,由研究生汇报课题进度及下一步计划,并对研究生毕业提出更高要求——完成1项标书撰写,且发表中文及SCI论文各1篇。对学生考勤、课题完成进度、论文发表情况进行考核,依规进行奖惩。在高要求严标准的训练下,我院药学硕士研究生在院期间共发表SCI论文5篇(另还有4篇正在审稿中),累积影响因子15.986,中文文章36篇,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和提升。
  • 16
    2022/05
    祝贺!武汉药学会第一届个体化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
    2022年5月14日下午13:30,武汉药学会个体化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隆重举行。鉴于疫情防控要求,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大会由武汉药学会吴金虎秘书长主持,武汉医药学会联合办公室朱丽娜老师作为监选人出席此次会议。全体专委会成员50人线上线下均参加会议,共同见证武汉药学会个体化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分会成立。 我院个体化诊疗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由武汉市卫健委下文成立,中心积极探索个体化药物治疗工作模式,深化个体化在临床的应用及科研。吴金虎秘书长作为我院个体化药物治疗工作的开创者,还牵头成立湖北省个体化药物治疗专科联盟,对全市乃至全省个体化药物治疗工作做出巨大贡献,专委会特邀其担任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我院于去年开始申请成立此专委会,在学会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学会选举办法,经过现场及线上投票,我院药学部陈永刚主任当选主任委员。这也是我院药学部首次成为专委会主委单位,是学会及同行对我院在个体化药物治疗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陈永刚主任作为第一届个体化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进行任职发言,对学会和同行的认可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借用诗句“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今后将同专委会的专家同仁一起,砥砺奋进,不断提高医师和药师的个体化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和开展个体化诊疗工作,充分发挥药师专业价值,共同推进个体化药物治疗在临床的应用。 最后,吴金虎秘书长作总结发言,个体化药物治疗是医院药学转型的必经之路,是精准医疗发展的趋势,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有效举措,相信专委会的成立将将进一步推动个体化药物治疗为核心的药学学科发展。 我院药学部在此次武汉药学会专业委员会成立/换届大会上收获颇丰,15名药师分别在12个专委会上获得相关任职。
  • 16
    2022/05
    2022年武汉市第三医院药物临床试验培训会顺利召开
      为提升我院项目承接及开展能力,加强伦理审查培训,2022年5月7日下午,在我院首义院区学术报告厅,举行我院临床试验培训会,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机构办吴建才主任及诺思格(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维副总裁授课。我院各专业组PI及伦理委员会成员参加现场培训,其余研究者线上参会,线上线下共计400余人次。 培训会由我院机构办公室陈永刚主任主持,分管领导张武昌副院长致欢迎词,对专家百忙之中授课表示感谢,医院将继续大力支持GCP工作开展,希望我院GCP项目的数量及质量更上一层楼,成为医院学科发展的重要助力。 诺思格的王总,首先为大家介绍了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历程,结合我院作为年轻机构的现状,精准剖析,在如何找准定位,如何塑造高效率的研究中心等方面,为我院提出了宝贵的发展建议。 紧接着吴主任以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建设及运行机制为例,为大家介绍伦理审查的重要性和伦理委员会建设过程中注意事项,以及在审查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 培训会最后,由机构秘书邹吉利老师主持讨论环节。烧伤科刘淑华主任、整形科杨艳清主任分别向专家咨询DRGs支付制度下受试者费用支付以及受试者如何招募,伦理委员余欣主任、钟崛医师、孙令艳科员就多学科如何开展GCP项目合作以及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科研项目如何质量管理等问题,向专家进行请教,专家均一一做出详细的答复,讨论环节气氛热烈,持续40多分钟,与会者仍感意犹未尽。 此次培训内容充实,现场讨论激烈,对我院机构、伦理运行具有较大借鉴和指导意义。我院将继续加大GCP支持力度,加强研究团队及机构内涵建设,提升项目运行效率及质量,打造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机构品牌。 我院临床试验机构成立于2018年,2019年通过国家现场资格认证,与2020年完成线上备案,现有专业23个,主要研究者35人,欢迎各申办方及兄弟机构进行项目合作洽谈,027-68894990。
  • 24
    2021/05
    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举行2021届硕士生毕业答辩
    2021年5月21日下午,由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带教的湖北中医药大学2021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我院首义院区普惠楼六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此次答辩会,由科教科彭安林主任主持,答辩专家委员会由三峡大学袁丁教授担任答辩主席,十堰太和医院杜士明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梅之南教授、武汉大学药学院周本宏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许汉林教授担任答辩委员,药学部邹吉利药师担任答辩秘书,对我院吴金虎副院长和陈永刚主任带教的4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进行点评指导。同时,还有来自实验室及药房等部门的药师及在读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答辩会。    答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对三年的研究课题进行PPT汇报,逻辑思维严密,汇报条理清晰,获得在场热烈的掌声。答辩专家专业的点评和提问,耐心的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答辩学生就专家的提出的问题分别做出了认真回答。本次答辩使在场人员收获良多,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获得圆满成功。      答辩会,既是对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检阅,同时也是对我院的科研水平和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力的考察。会后,专家们高度赞扬了药学部的科研实力及带教成果,并且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让大家受益匪浅,增强了大家做科研的信心。
  • 22
    2021/04
    人间四月竞芳菲,美丽江城不负春光——大健康博览会之个体化药物治疗新技术及临床实践研讨会在汉圆满召开
       有着“九省通衢会,中南繁华京”美誉的武汉在昨日迎来了“重启”一周年的重要日子,同时,以浴火重生的城市新面貌迎接了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的盛大开幕。今日,由武汉市临床药学质控中心、武汉药学会、湖北省个体化药物治疗联盟等多部门联合举办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新技术及临床实践学术研讨会作为健博会的一场专题会议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圆满召开,采用线上加线下的方式围绕个体化诊疗、药学、消化、危重症等多学科深度融合的学术盛宴。   开幕式由我院吴金虎副院长主持,黄晓东院长致欢迎词,在武汉“重启”一周年之际,回顾了艰苦卓绝的抗疫之路,对“回家”的上海援鄂医疗队陈尔真副院长(上海瑞金医院)表示热烈的欢迎。值此健博会开幕,在武汉药学会、武汉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两个质控中心(临床药学、消化内镜),三个个体化诊疗技术平台(武汉市个体化诊疗技术研究、武汉市胃肠道个体化诊疗研究、武汉市危重症个体化诊疗研究),搭台子,请专家,共同为大家筹办了一场学术盛宴。然后,武汉药学会陈东生理事长、武汉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李菊芬主任分别上台讲话,肯定了药学人在抗疫期间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的大无畏精神,也殷切提出个体化诊疗作为武汉药学界的一张名片,希望能进一步在全市乃至全省推进,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紧接着,陈尔真副院长深情地回忆了抗疫期间与市三医并肩作战的50多个日日夜夜,当再次踏上武汉这片美丽的土地,曾经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历历在目,陈尔真院长的真情流露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武汉市卫健委王卫华主任上台致辞,肯定了市临床药学和消化内镜质控中心在全市医疗质控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也对我市个体化诊疗在吴院长及其领导的团队努力下取得的成绩表示赞扬,为我们武汉市建设“国家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做出贡献。      学术会议首先由我院消化内科田霞主任主持,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田德安主任,以“炎症性肠病与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为题,介绍炎症性肠病作为消化疾病的个体化典型案例,从学术前沿的研究进展到临床的实践应用,从保护作用机制研究到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为大家展现炎症性肠病的个体化治疗。      随后,我院吴金虎副院长接棒主持,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张玉书记给大家带来了以“减轻疾病负担,药学服务新举措”为主题的学术内容,从我国疾病负担现状,通过一些触目心惊的数据,展现看病难、看病贵等超负荷情况,引出了减轻负担新思路,介绍了带量采购、基药制度、个体化诊疗等药学举措,诸多举措的最终目的均是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是减轻负担的重要途径。       接着,我院重症医学科付守芝主任作为主持有请上海瑞金医院陈尔真副院长就“个体化诊疗在重症医学的研究”做介绍,讲述了脓毒症是一种异质性的疾病,时效性强,需要快速诊断,尤为需要个体化的诊疗决策,在治疗管理、遗传变异、基因组学等方面都不能照搬指南,而是需要实施个体化的精准治疗,让大家对个体化诊疗在临床的应用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武汉药学会吴方建秘书长受邀主持,我院吴金虎副院长作为最后一位授课专家带来主题为“个体化精准医疗——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的讲课,从现代医药学的发展史、个体化精准医疗的兴起及我们正在做探索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模式的建立、基于临床问题的科研创新等多个方面一一进行阐述,个体化精准医疗是挑战与希望并存。        最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刘东主任对会议进行总结,首先感谢此次授课的所有专家及到场的所有来宾,对于研讨会充实全面的安排予以高度的肯定,会议既有临床专家的实践经验,也有药学专家的学术分享,体现了医学与药学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个体化诊疗将药学、消化、重症医学等学科贯穿起来,多学科合作,共促发展。     此次个体化药物治疗新技术及临床实践学术研讨会的举办紧扣健博会“健康共同体、科技创未来”的主题,汇聚专业力量,共促全民健康,个体化诊疗促进临床规范,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更好的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切实让老百姓享受到医药学及高科技成果带来的益处,为健康中国战略做出贡献。
  • 28
    2020/11
    2020“携手同行 共筑诊疗新长城”药事管理公益巡讲(武汉站)成功举办!
       2020年2月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医保局、药监局五大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印发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综合监管的重要举措,并要求积极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可以看出,国家对药品集中采购、合理用药等药事管理相当重视。在此背景下,以“携手同行 共筑诊疗新长城”为主题的2020药事管理公益巡讲应际而生,武汉作为其中一个站点于今日成功举办药事政策传播与促进合理用药培训班。     此次培训班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武汉市卫健委、中国卫生科教音像出版社主办,武汉市第三医院和武汉市临床药学质控中心承办,邀请了来自北京的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专家顾雪非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专家贡雪芃主任、湖北省人民医院的临床专家文重远主任,从政策、药学、临床三个方面系统的解读区域性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及医疗机构药品全流程规范化管理等相关内容,还邀请了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卫生科教音像出版社周景主任列席参会,旨在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加强药事管理及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    大会主席湖北新华医院刘佩文院长主持会议开场,武汉市临床药学质控中心主任、武汉市第三医院吴金虎副院长及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董云萍处长相继登台致欢迎词。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专家顾雪非教授从政策层面深刻解读“1+4+2”的医保改革框架及从“被动支付”到“战略购买”的改革逻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贡雪芃主任从药学角度对集中采购政策改革进行解读并分享优秀案例,讲述了医保支出增涨过快若无有效管控将无法持续的现状及三医联动等改革措施,湖北省人民医院的临床专家文重远主任以临床专家的角度阐述国家药品集采政策下的慢病管理,并以实际出发与到场嘉宾探讨医保改革带来的临床困惑。    会议到场100余人,座无虚席,相信无论从政策层面、实践还是遇到的困惑等方面,大家都有各自的收获。今后,如何做到在医保改革道路上达到博弈共赢,如何让医保改革政策富有生命力,走得更远更长,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与改进的问题。
  • 16
    2020/10
    武汉市第一期暨湖北省第三期医院药师处方审核能力培训班顺利开班
    2020年10月11日,在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湖北省临床药学质控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武汉市临床药学质量控制中心主办,武汉市第三医院、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承办的武汉市第一期暨湖北省第三期医院药师处方审核能力培训班,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学术报告厅正式开班啦!   《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规定药师为审方第一责任人,但是由于处方审核需要信息平台的支持和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大部分医院未开展或未系统开展。在此背景下,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湖北省临床药学质控中心及其主委单位——同济医院在全省探索“五个统一”(统一流程、统一教材、统一师资、统一考核、统一证书)的培训模式。武汉市作为全省处方审核能力培训的第一站,武汉市卫健委领导大力支持,并委托武汉市临床药学质控中心主办,旨在提升药师处方审核能力,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培训班有来自全市61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152名学员,将在接下来的4个周末接受19门32课时的处方审核能力培训。     会议开幕式由市临床药学质控中心主任、武汉市第三医院吴金虎副院长主持,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肖骏院长致欢迎词,省临床药学质控中心主任、咸宁中心医院杜光院长站在全省药学质控的角度,介绍全省处方审核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强调处方审核在合理用药中的重要作用。市卫健委领导——白祥军主任感谢省卫健委及省质控中心的大力支持,希望全市深入开展培训,确保培训效果,提升药师处方审核能力。省卫健委领导——药政处向清处长指出处方审核工作作为近两年全省药政工作重要内容,省里将以高要求、严考核的标准开展,为全省培养一批合格的审方药师,促进全省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开班仪式由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陈永刚主任主持,东西湖人民医院宋来新药师作为学员代表,武汉市第三医院朱丽药师作为授课老师代表发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娟主任回顾前两届培训情况并为此次培训作相关指导讲话,省临床药学质控中心付伟老师宣读培训班的注意事项及考核制度,并对此次培训班开班形式及师资团队等作了细心指导。   接下来,培训正式拉开帷幕。第一天的授课内容包括处方审核相关法规文件、处方审核基本要素、文献检索工具与应用、静脉输液药物处方审核要点、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审核要点、高警示药品处方审核要点这6门课程。授课专家采取理论授课、案例互动、现场演练等实战方式教学,学员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现场反响非常热烈。 昨天是培训班的第一天,学员们均表示干货满满,受益良多。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各位学员将完成本阶段的理论考核及在线案例提交。这周末将进行第二天的培训,希望学员能学有所获,能学以致用,能尽快投入到处方审核工作的实战中去,为患者用药保驾护航,当好广大群众安全用药的“守护神”。 此次培训还得到社会媒体关注,吴金虎副院长和李娟主任分别接受了武汉电视台采访,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到处方审核的重要性,让社会更多的了解药师专业价值。
  • 28
    2020/05
    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圆满完成
        5月27日下午15:00,湖北中医药大学2020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线上如期举行。此次答辩会,由科教科刘波科长主持,罗鹏程副院长致欢迎词,答辩专家委员会由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梅之南院长担任答辩主席,湖北中医药大学许汉林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周本宏教授担任答辩委员,药学部邹吉利药师担任答辩秘书,对来自湖北中医药大学、我院吴金虎副院长带教硕士研究生丁巧燕的学位论文答辩进行点评指导。同时,还有药学部陈永刚主任、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在读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线上答辩会。   答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对三年的研究课题“MAPK14在垂体泌乳素腺瘤中的作用及麦芽总生物碱颗粒剂的研制”进行PPT汇报,逻辑思维严密,汇报条理清晰,并认真回答所有答辩专家提问。答辩专家对论文进行了专业点评,充分肯定了课题的成绩和亮点,并提出,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最后,答辩主席梅院长宣布“经过答辩委员会商议,一致同意授予丁巧燕同学医学硕士学位”。  答辩会,既是对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检阅,同时也是对我院的科研水平和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力的考察。我院药学部共有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导4名,武汉科技大学硕导4名,自2010年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2名,学生发表论文30余篇,2人获得国家级奖学金。药学部依托我院中心实验室,建立以中药制剂研发和个体化诊疗为发展方向的科研平台,近五年立项34项课题,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5篇,发明专利2项,专著5部。药学部将继续以高水平的科研和高质量的教学,为药学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 22
    2020/05
    战疫,倾听基层药师的心声——抗疫药事管理及基层抗疫经验交流总结会议圆满结束
      2020年5月16日上午8点30,武汉市临床药学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战疫,倾听基层药师的心声" ——抗疫药事管理及基层抗疫经验交流总结会议如期进行,会议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采用线上交流及直播方式,近2000人在线参加,换个视角,换种思维,换个主角,来听一听武汉市药师们的战疫故事!   会议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主任陈永刚主持开幕,吴金虎副院长欢迎致辞,吴院长对疫情期间药师工作予以绝对的肯定,并就此会议开展的意义及药学抗议经验进行讲解及总结。     第二部分包括抗疫药事管理及基层抗疫经验交流两个内容,邀请了武汉市内多家新冠定点医院药学部主任或书记,就疫情期间药学部人员分配、药事管理、合理用药、院感防护的不足之处及疫情后的思考等方面,带来各自的经验分享。     从中药到西药,从发热门诊到定点医院再到支援舱房医院,从基本的药品供应、发放到新冠药品的合理应用、捐赠药品的管理,审方药师严格把关处方,临床药师疫情期间坚持查房并及时根据最新新冠诊疗方案给医生提供用药帮助,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经验交流会。除此以外,主任及书记们还介绍了各自医院疫情期间的创新改变和特色服务。   由武汉市普爱医院药学部刘立主任主持抗疫药事管理经验交流前半部分,武汉市第一医院药学部胡松主任介绍了疫情期间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全新的流程探索,处方审核、药品调剂、配送,线上的药品的咨询、用药交代,都是药学人员的挑战。武汉亚心总医院药学部熊辉主任分享超说明书用药的经验交流。     接着武汉市第五医院药学部吴胜林主任主持后半部分内容,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药学部龙萍主任介绍,疫情期间尚未完工的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主动请战,火线开业接诊,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可想而知,让人心身敬佩,最后取得了成效也有目共睹。武汉市第五医院医院药学部党支部王懿睿书记讲述,接管汉阳方舱通知时,时间紧任务重,药学人员带着家属来帮忙,分享了方舱医院合理用药小故事,为抑郁症患者选择替代米氮平的最佳方案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抗抑郁药。     紧接着,武汉市普仁医院药学部罗洁丽主任接棒主持基层抗疫经验交流内容,黄陂区人民医院药剂科陶智主任抗疫经验享。东西湖区人民医院药学学科带头人童绥菊主任,重点提出医院临床药师在此次疫情期间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武汉亚心医院药学部陈锦华主任接力后半部分的主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邓翔主任,赞美药学人的凝聚力,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疫情期间不仅医护不论报酬,不计生死,药学人亦是如此。武汉市临床药学质控中心黄陂分中心易爱玲主任汇报了黄陂区基层医院药师抗疫工作情况,对优秀个人提出表扬与致敬。     最后,会议由陈永刚主任进行总结,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就医模式,除了大场面、大专家的“高端”线上会议,“接地气”的基层医院药师战役经验交流更是刚需。经过此次疫情,医院药师地位也将重新定位,药师在应急医疗中的作用,大专家们的建议是否适合本院的现状,还需要思考和吸收。医院药师始终坚守岗位,与医护人员并肩奋战,除保障药品供应和患者合理用药,还有医院药学的转型、临床药学的发展、药学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路虽远,行者将至,事虽难,做者必成”,武汉市医院药学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在各位药师的群策群力下,武汉市临床药学一定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感谢武汉市每一位药师在抗疫中做出的贡献,你们是最美逆行者!  (此次会议可扫描文中议程图片二维码和网址进行回看)  编辑: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 王丹 审核: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 陈永刚 邹吉利
  • 27
    2020/04
    医路同行,“药”一起说! ——药学抗疫经验总结与思考学术会议圆满举行
           2020年4月24日上午8:30,武汉市临床药学质控中心和湖北省个体化药物治疗联盟举办“医路同行,‘药’一起说!”药学抗疫经验总结与思考的线上学术会议圆满举行,会议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方式,共有3000余人参加线上会议。        2020年4月24日上午8:30,武汉市临床药学质控中心和湖北省个体化药物治疗联盟举办“医路同行,‘药’一起说!”药学抗疫经验总结与思考的线上学术会议圆满举行,会议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方式,共有3000余人参加线上会议。     会议由大会主席武汉市第三医院吴金虎副院长致欢迎词,湖北省临床药学质控中心主任、咸宁中心医院杜光院长讲话,杜院长对战斗一线的药师表示敬意,对疫情期间药师的工作表示肯定,认为此次会议开展比较及时,总结药学抗疫经验,值得国内外药学借鉴。     会议邀请省内外专家,从中医到西药,从雷神山到方舱医院,从药学创新到疫情后药学思考,为大家带来学术的盛宴。     会议邀请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孔立主任进行学术讲座,由我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付守芝主任为其主持。孔主任从中医的角度辩证论治了新冠肺炎的发病机理、病症表现等,并提出中医的诊疗思路,特别是重症的辨证治疗。下一个由东道主吴院长进行授课,武汉市第四医院宋红萍主任为其主持。吴院长作为疫情中心武汉一家定点医院的疫情指挥官之一,深入参加此次抗疫,为大家介绍我院的抗疫情况及药学工作。同时为大家介绍了质控中心成员单位范围内开展的一项“新冠期间武汉市医院药学服务”调研结果,基于调研发现的药学问题,提出药学发展的建议,指明临床药学发展方向。紧接着武汉同济医院药学部刘东主任带来了“新冠肺炎救治医院药学创新探索”,介绍了同济医院药学部在疫情期间的以PIVAS为核心的应急药学、重症患者精准化药学及呼吸道传染病应急医疗医院药学实践经验等,为其它医院药学提供借鉴。     下半场由上海交通大学崔永耀教授以“雾化祛痰不是老生常谈——浅谈乙酰半胱氨酸药理学作用机制”开始,由武汉市儿童医院徐华主任为其主持。崔教授阐述了乙酰半胱氨酸祛痰的机理,及如何指导临床进行新冠患者的祛痰治疗。随后,湖北省人民医院的周本宏主任作为支援武昌方舱医院药学负责人,中南医院的程虹主任作为雷神山医院药学执行主任,分别为大家介绍了方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药学建设及药事管理特点,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思考。两位的授课分别由武汉市中心医院的邓艾平主任和武汉市第一医院的胡松主任主持。     会议最后由吴院长进行总结,医院药师始终坚守岗位,与医护人员一起奋战在抗疫一线,保障药品供应和患者合理用药,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药学经验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医院药学应急管理机制应尽快完善,推动临床药学快速发展。感谢药师们在抗疫中做出贡献,您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上一页 123456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