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历史沿革
    • 党建行风
    • 院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三医新闻
    • 通知公告
    • 媒体聚焦
    • 三医融媒
  • 患者服务
    • 预约挂号
    • 就医指南
    • 专家介绍
    • 门诊安排
    • 门诊优惠服务
    • 专病门诊
    • 特色医疗
    • 护理天地
  • 科室导航
    • 首义院区
    • 光谷院区
  • 科研教学
    • 科学研究
    • 教学动态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进修管理
    • 医学伦理委员会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聘公告
    • 简历投递
  • 联系我们
烧伤科科室动态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三医院 > 手术科室 > 烧伤科 > 科室动态
返回上一级
  • 14
    2021/01
    湖北省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分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
        1月9日中午,湖北省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分会全体委员会在武汉召开,分会全体委员及湖北省医学会会务部黎文主任出席了会议。     分会主委谢卫国教授对分会全年工作进行了总结,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委员单位积极参与一线抗疫工作,受到各级政府、学会及地方团体的表彰及嘉奖,部分单位还发表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各单位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其中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通过线上方式举办了国家继教“烧伤与创面修复规范化分级诊疗学习班”以及“湘楚创面论坛”、“鄂豫烧伤大咖线上说”等学术会议,十堰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召开“十堰市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学会年会”,并成立秦巴山烧伤与创面修复联盟,推动了本地区烧伤与创面修复学术水平的提高。     随后,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吴为民主任介绍了第19届省年会筹备工作。本届会议虽然因去年的疫情而推迟,但宜昌一院烧伤整形科仍积极开展了前期筹备,目前已初步选定会场,其他准备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分会主委谢卫国教授、名誉主委余墨声教授、副主委冯晓玲教授、丁若虹教授以及与会委员们对会议举办形式、主题、会议征文及分会场安排等具体细节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经讨论,第19届湖北省烧伤与创面修复学术会议初步定于2021年5月14-15日在宜昌举办,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必要时可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大家共同期待早日彻底战胜疫情,顺利相会宜昌交流学术进展。
  • 12
    2021/01
    烧伤妇儿基金十周年暨烧伤康复与重回社会高峰论坛在汉成功举办
        1月9日,华中烧伤妇儿基金十周年纪念暨烧伤康复与重回社会高峰论坛在汉召开。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全国烧伤外科学会前任、现任、候任主委及副主委等国内领军专家20多人,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市九三学社、省慈善总会领导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加了大会开幕式。 十年爱心汇聚,点燃生命之光     2010年,我院著名烧伤专家谢卫国发起成立了国内首个烧伤妇女儿童救助专项基金——华中烧伤妇儿基金,十年来共募集善款数百万元,救助了大量贫困烧伤儿童及妇女。开幕式上一段震撼人心的视频短片回顾了基金的10年历程:国际首例救治成功的全身100%烧伤河南男童、街头无名弃婴、恩施山区留守儿童小王丹、全脸烧毁的农村女青年...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会场所有人无不动容。付小兵院士等领导和嘉宾在开幕式致辞中,对烧伤妇儿基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开幕式上表彰了对烧伤妇儿基金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市九三学社、花园道公司等团体,以及著名电视主持人江涛等多位社会爱心人士。随后,花园道公司及华生创展公司的现场捐赠仪式更将爱心涌动的感人气氛推向了高潮。 大咖齐聚话康复,高峰论坛现盛况     开幕式后,聚焦烧伤康复的学术高峰论坛拉开序幕。本次会议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现场及全国各地500余名网上参会人员享受了一场高水平学术盛宴。著名烧伤专家吴军、郭光华、刘琰、崔正军等教授的精彩报告不时激起热烈掌声。参会的省内各地代表及华中烧伤与创面修复专科联盟成员积极提问,讨论交流气氛热烈。 医者仁心救苍生,烧伤无情人有情     本次活动国内烧创伤、整形及康复等相关大咖悉数到场,还有前来参加《中华皮肤软组织损伤康复学》编写会议的20余位顶尖专家,聚焦烧伤康复这一重要议题展开高峰对话,是近期少有的高水平会议。开幕短片充分展现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怀和社会各界慈善救助的人间大爱,我院烧伤科建科50年的巨大成就也受到大家一致好评。付小兵院士在返程途中发微信表示,他在本次活动中深受感动,和全体代表一样收获很大;全国烧伤学会主委吕国忠教授表示武汉三院的公益救助堪称模范,值得学习;其他专家也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将有助于推动全国烧伤康复事业的发展。面对采访的众多记者,谢卫国教授呼吁全社会给予烧伤患者,尤其是烧伤儿童和妇女更多的关爱与支持,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 31
    2020/12
    那个左手交叉移植到右手的男孩又来啦~
        编者按:2016年,一场意外,20出头的邱泽伍双上肢及全身多处严重电烧伤。经过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科专家团队的精心治疗,邱泽伍成为国际首例严重电烧伤后断肢交叉再植的成功案例。通过医疗、护理、康复、药学、麻醉、营养、社会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团队协作,邱泽伍不仅在外观和功能上得到良好恢复,心理状态更是值得大家学习。新年到来之际,这个阳光大男孩有话想对我们说…… 成为最好的自己     新年到来之际,小邱在这里祝所有医护工作者新年快乐,工作顺心,同时也祝不幸遭遇挫折的病友早日康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五年时间过去了。在这五年里,我历经了死里逃生,历经了烧伤的折磨,承受了疤痕瘙痒的痛苦,以及无法走出身体残缺的阴影。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2016年我工作时不幸被高压电击伤,几经周转,最终被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治疗。医护工作者奋力抢救,把我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从受伤的那一刻起,我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的改变,从—个健全阳光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闷闷不乐的残疾人,从此我的命运被贴上“残疾”的标签。     虽然“残疾”的标签已经贴上了,但我并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残疾人来看,没有了双手的功能,我还有一双好脚。通过锻炼,目前我完全可以生活自理了。     因为我明白一个道理,虽然我有父母陪在我身边,但是我们不能一辈子依靠父母,他们总有一天会离我而去,所以我现在必须要学会七十二变,往后才能扛过九九八十一难。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灾难的降临对伤者来说都是苦不堪言的,身体的残疾也不是我们想要的。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呀。以一种积极、阳光、向上的心态迎接每一天,做自己可以胜任的事情。     生活中,也许常人会用怜悯的目光看待残弱者。我们固然令人怜惜,但我们的内心是坚强的,往往不希望他人来怜悯我们。我们虽然有着一副残缺的身体,但我们的心灵是健康美好的。我们带着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坚强的过着不平凡的每一天。     我们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他人的滴水之情。我们更要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对父母而言,乐观、坚强、努力应该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吧。     最后,我想说,没有哪个人的人生一开始就是幸福的,但经过创造、磨炼,最终一定会给父母、亲人以及鼓励支持我们的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烧伤病友:邱泽伍)   相关阅读: 一只翅膀也要自由翱翔——国际首例高压电烧伤断肢异位移植患者的自白 那个把左手交叉移植到右手的男孩,现在怎么样了?
  • 18
    2020/12
    安全超人进校园,打败烫伤小怪兽——走进学生课堂
        作为医护工作者,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的梦想与希望。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困难,烧烫伤的发生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轻的会给孩子带来换药的痛苦,严重的会有心理、生理的改变。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健康康的成长,近日,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科宣讲团走进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一年级课堂,为刚刚步入一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安全知识讲课。     “安全超人进校园,打败烫伤小怪兽”烧伤预防与急救知识推广近几年来不断进入校园、社区、工厂、直播间等为大家进行急救知识义讲。     我们采用动漫多媒体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烧烫伤预防与急救知识:如何预防意外的发生?正确掌握急救的要点;伤后急救口诀:冲、脱、泡、盖、送的处理方法。     课堂上孩子们积极主动提问、抢答,一个个都了解了烧烫伤的预防,掌握了急救步骤和方法,赢得急救小能手荣誉奖牌。我们还在课堂上发放了急救知识手册,让他们更加全面的了解急救,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通过急救课堂我们给孩子进行了急救知识讲解,正确处理烧烫伤意外的发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安全超人将一直为他们的安全护航!
  • 09
    2020/12
    “火吻”伤痕让阳光女孩变得沉默寡言,超三成烧伤儿童“疗身也要疗心”
        女童烧伤后,不愿与人交流,越来越自我封闭……近日,由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科专家执笔的《烧伤儿童心理康复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正式发布。研究结果显示,31%的烧伤儿童会面临心理问题,烧伤儿童的心理障碍问题亟需重视。     烧伤科主任谢卫国教授表示,烧伤儿童的康复治疗需要家长、医生和社会的共同支持,家长应在医生的帮助下避免对孩子过度保护等不良行为。 女童烧伤后不愿与人交流     9岁的童童(化名)来自恩施。两年前,她和家人吃饭时,看到酒精炉里没了火苗,误以为酒精炉里的火焰已熄灭,她端起装着液体酒精的玻璃瓶,直接往炉子里倒酒精。     让童童没想到的是, 一团火焰突然喷出,她很快被大火包围。等童童被救出来时,身体有56%的面积已被烧伤。辗转几家医院救治后,童童终于脱离生命危险,并接受了植皮手术,顺利康复回家。     生命虽保住了,烧伤留下的疤痕却无法消除。童童原本非常爱美,这场意外后,童童包括脸部在内多处皮肤都留下疤痕,她非常介意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这两年,她每次一回家,就习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原本喜欢表达的她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让父母更加担心的是,即使面对昔日最好的朋友,童童也不愿意交流。烧伤前,童童在班上成绩排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意外发生后,因为心理问题,她的成绩越来越差。     “我现在也不太在意她成绩好不好了,只希望她能快快乐乐生活下去。”童童妈妈说,她做过很多尝试,希望童童能重新快乐起来,但收效甚微。随着时间的推移,童童越来越封闭自己,也越来越沉闷,有时候甚至会说自己跟怪物一样,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这让一家人都很担心。 三成烧伤儿童有心理问题     在近日发布的《烧伤儿童心理康复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里,有研究结果显示,31%的烧伤儿童会面临心理问题。一项包括270例患者的远期随访调查结果显示,儿时烧伤(平均烧伤总面积12%)后至成年,曾有或一直有心理障碍表现者达42%,其中抑郁30%、焦虑28%,11%曾有自杀倾向。     “儿童烧伤后,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表现。” 谢卫国教授介绍称,入院初期及重症监护阶段,遭到突发烧伤意外的惊吓、烧伤创面痛苦的治疗过程、陌生的住院环境、与父母的分离等,都会使烧伤儿童产生恐惧、噩梦、易激惹和愤怒等表现。幼儿常表现为恐惧、分离焦虑、易怒及侵略性行为等,而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可表现为恐惧、内疚、悲痛、羞愧、困惑及情感麻木,甚至产生自杀意念。     而在创面愈合后及重返社会阶段,烧伤儿童则可能面临反复出现痛苦回忆、噩梦、过分警觉及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 家长要避免对孩子过度保护     如何预防烧伤儿童出现心理问题?谢卫国教授建议,在入院初期及重症监护阶段,医护人员可帮助患儿及家属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消除他们的焦虑及恐惧心理。对无需进行隔离治疗的轻中度烧伤患儿,家属可酌情留院陪护。对隔离治疗的重症患儿,家属可通过视频探视等方式与烧伤患儿保持联系。创面愈合后,深度烧伤儿童往往会逐渐出现瘢痕增生、躯体功能受限、入学及社交障碍等问题,烧伤儿童及家长应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再重返社区和学校。     “对于已经具有较好语言沟通能力的儿童,可通过语言交流疏导和情感支持减少患儿的心理障碍。”谢卫国教授提醒,家长应在医生的帮助下,避免不良行为,例如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强烈的负罪感及焦虑的行为模式等,及时发现患儿的情绪及心理变化,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感受,并认真倾听,用暗示和鼓励性语言,使孩子振作精神,接受烧伤的现实,正确面对伤痛。     家长也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给孩子讲故事,给他们安排绘画、舞蹈、运动等游戏及活动,帮助烧伤儿童沉浸在游戏中,将注意力从痛苦中转移开。还可以报名参加夏令营集体游戏,减轻烧伤儿童及青少年的孤立感,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谢卫国教授同时呼吁,对于烧伤患者,希望社会各界能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本文转载自楚天都市报,记者:李曼英
  • 04
    2020/11
    我院烧伤科团队再获新冠抗疫表彰
        在近期江西省赣州市召开的《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第十二届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研讨会期间,大会表彰了一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抗疫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其中我院烧伤科谢卫国主任团队和吴红护士长团队分别获得“全国抗击新冠疫情抗疫英雄”表彰。全国烧伤学会及杂志社领导为获奖者颁发了表彰证书和奖杯。     今年初,新冠肺炎肆虐荆楚大地,身处疫情重灾区的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科全体员工义无反顾地投身抗击疫情第一线,科室先后派出医护人员80余人次参与一线救治工作。今年2月14日,我院两个院区先后被征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全院紧急清空了除烧伤科外的全部住院患者以收治新冠肺患者。烧伤科不仅妥善安置了近百名留院的危重烧伤患者,还收治了20多名全院所有其它科室无法出院的危重患者。疫情期间,烧伤科还发表新冠肺炎相关学术论文5篇,充分发挥了国家重点专科的引领、辐射作用,得到付小兵院士、夏照帆院士、孙永华教授、吴军教授、吕国忠教授等多位院士、学会领导及国内同行的广泛赞扬。
  • 21
    2020/10
    《烧伤外科临床指南》新书重磅发布!
        10月20日上午,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科编写的《烧伤外科临床指南》举行新书发布会。本书主编谢卫国及全体作者与部分到会读者共同见证了新书发布,主编及副主编共同向科内青年医护人员、进修生及研究生赠书并签名留念。     我院烧伤科是国内临床规模最大的烧伤中心,数十年来抢救成功大量疑难危重患者,刷新多项国际国内烧伤记录,在大面积烧伤治疗、深度创面的显微外科修复及烧伤康复等方面取得领先成绩。本书是我科专家集数十年丰富经验汇集而成的心血之作,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可供全国烧伤及相关专业同行参考,也可供烧伤专业研究生、规培生及进修生作为培训教材。     本书统一售价48元/本(包邮),购书请扫描二维码,支付时请务必备注姓名及电话,以便联系寄送!为推动烧伤与创面修复治疗水平提高,凡华中烧伤与创面修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及学生、护士、技师(凭证件复印件)购书可享8折优惠,咨询电话:027-68894838. 微信支付   
  • 30
    2020/09
    烧伤科医生在全国性病例大赛再创佳绩
        在近日“长海—腾瑞杯”全国青年医师创面修复病例大赛中,我院烧伤科又传捷报,张伟及张卫东分获二、三等奖各一项。     本次大赛全国共131家医院277人投稿,经过初赛37人进入决赛,决赛分烧伤、创伤、慢创三组以网络直播形式展开。我院烧伤三病区张伟介绍一例上肢严重热挤压伤急诊显微外科修复案例。患者在工作中被高热机器长时间挤压,造成严重Ⅳ°热挤压烧伤,不仅皮肤完全坏死,深部肌肉及神经也受损,入院时患手麻木,丧失运动功能。入院后被立即送入手术,术中切取包括胸背穿支、胸外侧穿支及旋肩胛穿支动静脉的三个复合肌皮瓣,经互相拼接一次性修复了创面,供瓣区直接闭合。术中将胸背神经与桡神经肌支残端吻合,并将复合组织瓣携带的部分肌肉与受损的伸指及伸腕肌腱残端缝合。术后经随访,患手外观良好,运动功能恢复。本例高难度手术包含多项创新,不仅急诊一次性修复大范围毁损性创面,还通过肌肉及神经移植,恢复了患手功能。精彩的报告得到评委好评,获二等大奖。     烧伤二病区张卫东医师介绍了一例毁损性高压电烧伤,头面颈及几乎整个右上肢Ⅳ°烧伤,颅骨外露,右上肢主要血管、神经及肌肉均烧毁,濒临截肢甚至生命危险。在谢卫国主任的带领下,经三次高难度显微外科手术,采用两个分别达40×15cm及36×19cm的大型肌皮瓣,先后修复了头面颈及右上肢创面。上肢修复术中将50cm长大隐静脉移植于上肢,重建毁损的肱动脉及尺、桡动脉,并同时为大型肌皮瓣供血,恢复了已中断的上肢血流供应,挽救了肢体。第三次手术采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了右拇指背侧Ⅳ°创面。本例患者的成功反应了我科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深度毁损性创面方面,已达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 10
    2020/09
    99公益日圆满落幕,感谢大家的爱心!
        2020年的99公益日圆满画上句号,在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短短3天,1098人次参与,由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科发起的“帮烙印天使重拾美丽”项目共为贫困烧烫伤儿童筹集善款3.25万元。     烧伤科医务人员带头捐款,不仅自己捐,还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捐!为了拯救深陷不幸的祖国花朵,帮他们争取更多慈善资源,烧伤医务人员不怕麻烦,每天捐款,每天转发,不断刷屏。一串串数字,一条条捐款记录,都印证着大家对贫困烧烫伤儿童的关爱。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员会积极号召社员捐款;同为烧伤患者的华中烧伤病友会会长姚蕾老师拖着年迈的身体,亲自将活动链接一对一转发给各个朋友;很多自己并不富裕的烧伤患者,也默默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省烧伤学会的委员和专家,华中烧伤与创面修复专科联盟理事及成员,全国各地的烧伤同行,医药企业员工,还有很多我们不认识的爱心人士,都为烙印天使们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在这么多人的关注下,我们的贫困烧烫伤患儿,又多了一份生的希望。     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病房,因为贫困不得不中断治疗甚至放弃治疗,这样的孩子,太多太多。一块钱,对你而言,不算什么。然而很多个一块汇集起来,对他们而言,可能就是一次重生的希望。如果您错过了此次“99公益日”也没关系,烧伤妇儿基金长期为大家提供献爱心的平台。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邀你一块做好事,积小善,成大爱!
  • 09
    2020/08
    云端话烧伤,线上聊创面——烧伤与创面修复规范化分级诊疗学习班圆满落幕
        8月6-8日,由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科主办的国家继教项目烧伤与创面修复规范化分级诊疗学习班暨2020“墨墨聊伤”中南地区烧伤与创面修复线上论坛在云端成功举办。由于疫情原因,此次学习班采用线上方式,群英荟萃,大咖云集,精彩绝伦的讲座和干货满满的实操培训吸引了6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参与,场面十分火爆。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吴军教授出席了开幕式,武汉市第三医院谢卫国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丕红教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李孝建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廖立新教授分别分享了后疫情时代烧伤与创面修复学科发展、慢性创面修复、伤口与瘢痕、类脂质渐进性坏死诊治等方面的前沿进展和思考,武汉三院烧伤科经验丰富的专家们也分享了他们在烧伤与创面修复领域的临床经验。     此次学习班还首次举办了针对华中烧伤与创面修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学员的导师线上辅导操作培训,烧伤科专家们组成12个导师组,每组学员人数不超过5人,小班教学,一对一辅导,通过视频方式对学员进行操作培训,来自基层医院的学员们跟着导师全方位学习了烧伤与创面修复规范治疗方法。虽然隔着屏幕,导师和学员也进行了充分交流,从教学查房到案例讨论再到手术观摩,学员们“近距离”学习,收获颇多。     8日上午,“鄂豫烧伤大咖线上说”同期进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团队和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团队线上共话烧伤与创面修复,在这场双城群英会中,郑州武汉两地同仁讨论激烈,也为与会者提供了一场学术盛宴。     8日下午,华中烧伤与创面修复专科联盟举行了新加入成员授牌仪式,晋城市人民医院、随州大和康复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加入专科联盟。今后,联盟将进一步致力于实现分级诊疗,提升华中区甚至全国烧伤与创面修复治疗水平。     虽然疫情阻挡了大家面对面交流,却丝毫不影响激烈的学术讨论和思想碰撞,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国家继教项目圆满落下帷幕。
  • 21
    2020/07
    烧伤科50周年科庆作品评选结果揭晓
        在烧伤科成立50周年之际,我科发起了“优秀科庆作品征集”活动,全科职工及退休员工积极响应,踊跃投稿,共收到各类作品93个,其中散文类作品30个,诗歌类作品25个,绘画、书法、摄影类作品20个,视频、音频类作品18个。此外,省内外同行也通过视频、书法、绘画等形式纷纷发来祝贺,给予我们赞扬和肯定的同时,也对未来寄予了美好祝愿和殷切企盼。按照科庆作品竞赛评选方案,通过微信公众号及网站一个多月的公开展示,群众及专家两轮投票,根据网络阅读量及投票,25个优秀作品脱颖而出。7月21日上午,烧伤科在周会上宣布获奖名单,并对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及奖金。     此次科庆征集的作品可谓精彩纷呈,不仅展现了很高的文学和艺术水平,也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积极向上的科室文化形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获奖名单吧!
  • 07
    2020/07
    科学战疫,勇立新功——烧伤科抗疫成绩得到多位院士及顶尖专家高度赞扬
        今年初,新冠肺炎肆虐荆楚大地,烧伤科全体员工闻令而动,逆行而上,义无反顾地投身抗击疫情第一线,科室先后派出医生19人次、护士57人次、技师2人次参与一线救治工作。在大量人员抽调一线的情况下,烧伤科妥善安置近百名无法出院的患者,门诊、病房、手术室一切秩序井然。医院被征为定点医院后,烧伤科紧急部署,腾出一个病区,一夜之间,20多名其它科室无法出院的危重患者全部由烧伤科收治。生死面前,全科员工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职责当担,责无旁贷参与其中。                               为给疫情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及指导,烧伤科领衔湖北省医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分会及专科联盟发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区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工作指导意见》,同时在《中华烧伤杂志》《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等期刊投稿新冠肺炎相关学术论文8篇(目前已正式见刊3篇,网络预发表1篇),充分发挥了国家重点专科及省烧伤与创面修复分会主委单位的引领、辐射作用,受到同行一致好评。     夏照帆院士在《凝心聚力战新冠 众志成城抗疫情:致敬投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烧伤人”》(《中华烧伤杂志,2020,36(5):327-329》)指出:身处疫情重灾区,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行动保卫武汉,不胜不休。他们不仅主动请缨充当抗疫一线“排头兵”,同时也分流院内危重患者,成为全院重症患者的“护卫团”。     在烧伤科建科50周年网络庆典会上,付小兵院士、孙永华教授、吴军教授、吕国忠教授也高度评价了我科在此次抗疫中的表现,付院士和孙教授更是以遒劲有力、笔酣墨饱的书法,充分肯定了我科的抗疫战绩。     疫情爆发以来,烧伤科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及微博等发表新冠肺相关稿件21篇,内容涵盖疫情期间科室精神风貌、集体/个人抗疫工作感悟等。每每刊出,社会各界点赞及好评无数。包括付小兵院士在内的众多国内外同行时常关注着我们的抗疫动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烧伤科大量医务人员投身抗疫一线,由于表现优异,医生张卫东、护士王璇、胡琪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医生杨仁刚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3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奋战,疫情防控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烧伤科团队也通过实际行动再一次印证了它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上一页 12...910111213...2223 下一页
跳至页
视频专区 护理天地 下载专区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患者服务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武汉市第三医院
微信公众号
武汉市第三医院
支付宝二维码
健康武汉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3016264号-1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2779号
友情链接
  • 武汉大学
  • 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