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识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观察症状
1.皮肤症状:约80%患者有不同类型皮疹,如蝶形红斑,表现为横跨鼻梁和双侧脸颊的对称性红斑,形似蝴蝶;盘状红斑,通常呈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红斑,好发于头面部、颈部及上肢等暴露部位。
2.全身症状:发热(低、中度热为主)、乏力、疲倦、厌食、体重下降等。
3.关节肌肉症状:可累及多个关节,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晨僵和肌肉无力现象,甚至发展为肌肉萎缩。
4.肾脏受累症状: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
5.血液系统症状: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白细胞减少,易导致感染;血小板减少,可引起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 进行相关检查
1.血液检查:抗核抗体(ANA)阳性对SLE诊断有重要意义,几乎所有患者ANA均为阳性。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阳性有助于确诊。此外,还可能出现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补体C3和C4降低等情况。
2.尿液检查:若存在肾脏受累,尿蛋白定性会显示阳性,尿沉渣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3.其他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能发现肺部炎症、胸腔积液等;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心包积液等心脏受累表现。
• 结合诊断标准
目前常用的是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包括11项内容,满足其中4项或4项以上,在除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后,可诊断为SLE。但诊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SLE的症状多样且复杂,每个患者的表现可能不尽相同,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