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引起了诸多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对患者视力构成极大威胁,甚至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失明。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由于慢性进行性的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和阻塞,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眼底病变。这些病变可能包括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黄斑水肿甚至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随着病变的进展会出现以下症状:
▷ 视力模糊;
▷ 视野中出现暗点或空白;
▷ 视力波动、变形;
▷ 颜色看起来淡化;
▷ 夜间视力差;
▷ 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视力严重下降或失明。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稳定。
2、控制血压和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压和血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视网膜病变。如果眼底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4、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均衡: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应尽量避免。
5、加强眼部保健: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眼部保健,避免长时间用眼、过度用力揉眼等不良习惯。在长时间用眼后,可以通过闭眼休息、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眼部疲劳。
结语
DR的危害性不容小觑,面对DR的挑战,糖尿病患者应认识到视网膜健康的重要性,采取积极行动,预防DR的发生与发展。通过综合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危险因素控制和及时的治疗干预,以期实现对DR的有效控制,保护视力,维护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