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高发季来临,这些你记住了吗?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7-14 浏览量:36次

夏季是烧烫伤的高发季节,因为穿着衣服少且薄,大多为短袖、裙子、短裤、凉鞋等,暴露在外的皮肤多,一旦发生意外,缺少衣物保护的皮肤也会更加容易被烧烫伤。烧烫伤后自救是否及时、处置是否正确,对以后的治疗及预后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部分长辈思想陈旧,对烧烫伤的现场处理方式概念模糊,错过了第一时间的正确处置,遗留终生遗憾。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烧烫伤相关知识。

什么是烧烫伤?

烧伤是个较宽泛的概念,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烫伤是由热液、蒸气等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是热力烧伤的一种。

夏季来临,生活中存在哪些烧烫伤隐患?

➢使用热水器洗澡,水温过高或不慎跌入热水盆中导致全身大面积烫伤。

➢家中的热水壶等高温物品放在了宝宝比较容易接触的地方,扒电水壶、开水瓶、灶台热液、餐桌热汤等导致不同部位、程度的烫伤。

➢做饭时热油起火引发火灾。

➢煤气、天然气管路老化泄漏引起爆炸。

➢电器、电路老化引起自燃或充电时引发起火。

➢高温环境下户外活动时间过长,导致脱皮、晒伤。

➢冬病夏治,三伏天使用艾灸等不当导致低温烫伤。

➢户外电动车坐垫、摩托车排气管经暴晒后温度高,不慎接触皮肤导致烫伤。

➢香水、防晒喷雾、空气清新剂等压缩罐式喷雾放在高温环境下(如车厢内、窗台、灶台等)导致爆炸。

➢做清洁时使用工业用碱导致化学烧伤。

烧烫伤后应如何正确急救?

如果不慎发生烧烫伤意外,千万不要偏信民间的土方、偏方,乱抹中草药或者涂抹酱油、盐、牙膏、白酒、面粉、狗油、青草膏等物,这些错误的方法容易造成伤口着色,增加判断创面深度和清创的难度。自己贸然涂抹药膏,还可能导致感染、留疤甚至病情加重。所以受伤后一定要正确保护创面,及时就医!

一旦发生烧烫伤,请牢记“冲脱泡盖送问”六字诀:

➢冲:伤后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创面30分钟以上,直到感觉不痛和/或没有烧灼感为止;

➢脱:如果穿了衣服,轻柔脱掉衣物,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衣服,不要撕伤皮肤;

➢泡:将烫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直至创面不痛和/或没有烧灼感为止;

➢盖: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棉布盖住伤口;

➢送:送往烧伤专科医院治疗;

➢问:烧烫伤的治疗非常专业,可以在冷水冲或浸泡的同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通过114查询当地或全国权威烧伤治疗机构的电话。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24小时有人值班,急救咨询电话:027-68894751。

特别提醒:冷水冲洗或浸泡一般要持续4-6小时,此法仅适用于中小面积烧烫伤,具体请咨询专业医护人员。

烧烫伤风险存在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减少烧烫伤事故带来的不良后果,预防才是王道。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提高警惕意识,认真排查风险并了解一定的烧烫伤急救处理方式。希望大家远离烧烫伤事故,安全过夏!(文:金卉;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科普文章仅作公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