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接诊了两例因接触脱塑脱漆剂导致全身化学腐蚀伤的患者。
据王先生(化姓)回忆,受伤当日,他在帮助朋友搬运高效脱塑脱漆剂,因对其危险性缺乏认知,并未佩戴任何防护装备。搬运过程中,高效脱塑脱漆剂不慎沾染到他左手的衣服袖子,随后渗透至左手掌侧和前臂内侧皮肤,造成化学腐蚀伤。由于当时只有轻微痛感,王先生未引起重视,也未采取任何急救措施。直到次日疼痛加剧、局部皮肤破损,他才前往武汉市第三医院就诊。烧伤科董茂龙主任检查后发现,其受伤部位表皮已发白,伴有渗液和少许皮下积液,属于典型的化学腐蚀伤。
黄先生(化姓)近日也遭受了同样的不幸。黄先生在工作中使用脱漆剂时,也未佩戴任何防护装备。受伤那天,他刚打开脱漆剂盖子,却不料里面的化学物质像可乐一样喷射出来,导致黄先生全身多处被化学烧伤,疼痛明显。伤后,黄先生立即到家附近医院就诊,随后转入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住院治疗。黄先生创面分布于全身多处,以双上肢、前躯、面部为主。“可能是因为温度太高导致的喷溅。”黄先生回忆。
"这类化学损伤往往需要多次清创换药,严重者还需手术治疗才能痊愈。"烧伤科董茂龙主任强调。
高效脱塑脱漆剂通常含有强酸、强碱或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丙酮等),能快速溶解油漆、塑料等物质。当它接触皮肤时,会破坏角质层和皮下组织,导致化学烧伤,轻则红肿、起泡,重则溃烂、坏死,甚至影响肌肉和神经功能。
董茂龙主任也提醒大家,无论是家庭使用还是工作接触,面对不明化学品时,务必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其危害性和应急处理方法。此类化学品应存放在通风处,避免泄漏,搬运时确保容器密封,防止倾倒。使用或接触时穿防护服、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及护目镜,避免皮肤直接暴露。摇晃脱漆剂可能产生气泡或导致挥发性成分压力升高,开盖时易喷溅,因此除非说明书明确要求摇晃,否则不建议摇晃脱漆剂。
一旦发生皮肤接触,首先要迅速用清洁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皮肤,去除污染物,避免化学物质继续与皮肤接触,随后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患处30分钟以上。冲洗后尽快就医,切勿因初期症状轻微而延误治疗。就医时可携带所接触化学物质的说明书等资料,为医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