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空调修理工人李师傅(化姓)在给空调添加氟利昂(制冷剂)时,他刚打开空调外挂机的氟利昂槽口,突然窜出一股火苗,将其头、面、颈、躯、双上肢等多处烧伤,在家冷水冲洗一小时后,李师傅立即到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就诊。刚入院时,李师傅创面有很多小水疱,渗液较多,面部轻度肿胀,经过清创、换药、抗炎等治疗,目前,李师傅创面愈合出院。
回忆起受伤经过,李师傅也不清楚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起火。氟利昂是空调常用的制冷剂,通常以高压液态储存于钢瓶中,在以下情况下极易引发爆炸事故:
1. 高温暴晒:制冷剂罐体若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内部压力会急剧上升,可能超过罐体承压极限导致爆炸。
2. 错误连接:充装时未使用专用阀门或接口不匹配,导致制冷剂泄漏,遇明火(如吸烟、电火花)可能爆燃。
3. 倒置罐体:部分操作者为加快充注速度将罐体倒置,可能导致液态制冷剂直接进入空调系统,引发“液击”损坏设备,甚至因压力骤升爆炸。
除爆炸外,操作制冷剂时还需谨防冻伤(泄漏的液态制冷剂接触皮肤会瞬间蒸发,造成冻伤)、中毒(部分老式制冷剂分解后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等风险。
烧伤科董茂龙主任提醒广大市民,空调在添加制冷剂时,建议联系专业维修人员,避免自行操作。操作时远离火源,确保通风良好,罐体避免暴晒或碰撞。使用压力表、专用充注管等设备,严禁倒置罐体。佩戴护目镜、手套等防护措施操作,若发生泄漏,立即撤离并通风。
夏季空调使用高峰,制冷剂充装绝非“拧开阀门”那么简单,请大家务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