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天气转凉、空气湿度下降,我们的耳鼻喉作为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门户,首当其冲地受到挑战。秋季高发的鼻炎、咽炎、中耳炎等问题,其实可以通过科学的预防来有效避免。今天,就让我来为您支招,打好这场秋季“耳鼻喉”保卫战。
第一战线:鼻子——“防风保湿,阻断过敏”
秋季是过敏性鼻炎和干燥性鼻炎的高发季。冷空气、尘螨、花粉都是常见诱因。
· 防护策略:
1. 注重保暖与戴口罩:有效阻隔冷空气、粉尘和过敏原的直接刺激,是预防急性鼻炎发作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2. 生理盐水洗鼻:每天早晚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1-2次。不仅能冲走过敏原和分泌物,还能保持鼻黏膜湿润,增强其防御能力。
3. 合理用药:对于已知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使用鼻用激素喷雾剂,不要等到症状严重才想起用药。
4. 增加环境湿度:在卧室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50%-60%,可有效缓解鼻腔干燥。
第二战线:咽喉——“温润滋养,忌刺激”
“秋燥”最易伤肺阴,而喉为肺之门户,因此咽喉干、痒、痛、异物感、干咳成为秋季最常见的主诉。
· 防护策略:
1. 多喝温水:少量多次饮用温水,这是滋润咽喉最直接的方式。可适量饮用蜂蜜水、梨水,但切忌用甜饮料替代。
2. 饮食清淡:减少辛辣、油炸、过烫食物的摄入,多吃雪梨、银耳、百合、萝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
3. 减少清嗓:感觉咽喉有异物时,避免用力“吭吭”清嗓,这个动作会猛烈摩擦声带,造成损伤。建议通过喝温水或做吞咽动作来缓解。
4. 言语有度:避免长时间、高音量讲话。感觉咽喉不适时,让声带休息是最好的保养。
第三战线:耳朵——“防水防堵,莫乱掏”
秋季温差大,易发感冒,鼻腔的炎症极易通过咽鼓管波及中耳,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此外,秋季干燥导致耳垢变硬,容易引发栓塞。
· 防护策略:
1. 正确擤鼻涕:切忌同时捏住两个鼻孔用力擤。应采用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的正确方法,防止病菌被压入耳内。
2. 保持耳部干燥:洗澡、洗头时尽量避免污水入耳。若不慎进水,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20cm吹干。
3. 切忌随意掏耳:耳垢(耵聍)有自洁功能,自行用挖耳勺或棉签掏耳极易损伤外耳道,甚至将耳垢推得更深形成栓塞。如出现耳闷、耳胀、听力下降,请及时就医处理,切勿自行解决。
4. 积极治疗鼻部疾病:预防中耳炎,关键在于控制好鼻部和咽部的炎症,保持咽鼓管通畅。
总结一下:秋季护好耳鼻喉,关键在于 “防、润、净”三字诀——防护外界刺激、滋润内在黏膜、保持洁净通畅。一旦出现持续不适,请务必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让我们为您提供最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祝您和家人都能安然度秋,畅享呼吸、聆听与沟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