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疼痛一定是肩周炎吗?---教你如何自我鉴别是否得了肩周炎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22 浏览量:52次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肩膀疼痛的问题。据统计,约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会经历至少一次明显的肩痛。当肩膀疼痛时,很多人会自行判断为“肩周炎”,但实际上,引起肩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肩袖撕裂和肩周炎是最常见的两种,但它们却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如果用错了治疗方法,不仅没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者的区别。

一、简单认识:它们到底是什么?

肩周炎,俗称“冻结肩”或“五十肩”,就像是肩膀“冻住了”。主要是肩关节囊发生了炎症和粘连,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全面受限。你可以想象一下,肩膀被一个无形的绷带紧紧包裹住了,想动却动不了。

肩袖撕裂则不同。肩袖是围绕肩关节的四组肌腱的统称,像袖口一样包裹着关节。这些肌腱负责肩膀的旋转和上举等动作。所谓撕裂,就是这些肌腱中的一根或多根发生了破损,就像衣服袖子破了个口子。

二、如何区分:看症状就明白

虽然两者都会引起肩痛,但仔细体会,症状上有明显区别:

1. 疼痛特点不同

肩周炎:疼痛通常持续且广泛,白天晚上都疼,尤其夜间疼痛更明显,常会被痛醒。

肩袖撕裂:疼痛多在特定动作时出现,比如举手过肩、提重物时。夜间侧卧压迫患侧时疼痛加剧。

2. 活动受限方式不同(这是最重要的区别!)

肩周炎: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都受限。也就是说,你自己抬不起胳膊,别人帮着你也抬不起来,各个方向的活动(上举、后伸、外展)都困难。

肩袖撕裂:主动活动受限但被动活动基本正常。意思是,你自己可能无法抬起胳膊,但如果别人帮着你的胳膊抬,是能够抬起来的。

一个简单的自测方法:尝试慢慢抬起疼痛的胳膊。如果自己抬不起来,但家人可以帮助你抬起且不会太痛,那么肩袖撕裂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无论自己还是别人帮忙,胳膊都像“卡住”一样无法抬起,则更可能是肩周炎。

3. 无力感不同

肩周炎:主要是活动范围受限,但力量通常没有明显下降。

肩袖撕裂:往往伴有明显的力量减弱,比如感觉提不动水壶、拧不了毛巾。

三、病因与好发人群:谁更容易得?

肩周炎:具体病因不完全明确,常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颈部疾病等有关,也可能在肩部外伤后长期不动诱发。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女性略多。

肩袖撕裂: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撕裂常见于年轻人提重物、运动损伤或摔倒时;慢性撕裂则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因肌腱随着年龄增长而退化,轻微外力甚至没有外力也可能发生撕裂。

四、治疗原则:方法完全不同!

这是区分两者最关键的意义所在,因为治疗方法截然相反!

肩周炎的治疗核心是“循序渐进地动”。需要通过爬墙运动、钟摆运动等康复锻炼,慢慢拉开粘连的关节囊,恢复活动度。盲目制动只会让肩膀“冻”得更结实。

肩袖撕裂的急性期治疗核心是“制动休息”。急性损伤需要让肌腱休息、修复,严重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按照肩周炎的方式强行锻炼,只会让撕裂口越来越大,造成二次损伤。

给大家总结一个肩周炎和肩袖撕裂区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