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疼痛困境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24 浏览量:24次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经历疼痛的侵扰,请您别慌,因为疼痛不是一种必须硬抗着的“惩罚”,相反,他是身体传递出的特殊信号,既需要他人的倾听与理解,也离不开科学的自我管理。

1.正视疼痛,主动沟通。不必硬抗,说出是治愈的第一步。

大多人觉得“喊痛就是怕痛”,或是担心医生别人觉得自己“事多”,宁愿硬撑也不主动说——这是最常见的误区。疼痛是身体的警报系统,持续的疼痛会影响活动力、睡眠、食欲、心情,甚至延缓伤口愈合、加重病情,疼痛是一种看不见的残疾。

当你感到疼痛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医护人员,并清楚告知这3件事:

疼在哪里:比如“右腹部”“左侧腰部”,不仅说出,还可以配合的指出位置,定位准确能帮医护更快找到原因;

疼得有多严重:可以用“0-10分疼痛评分法”描述(0分不疼,10分是能想到的最疼),比如“静卧时3分,翻身时6分”;

疼了多长时间、疼痛起来是怎样的感觉:是“手术后一直疼”还是“突然像被针扎的一样痛”,有没有伴随麻木、发热等其他症状。

只有让医护准确充分了解你的疼痛情况,才能给出最适当的处理方案。

2.合理规范用药:不必把止痛药视作“洪水猛兽”,核心在于按照医生的嘱咐来使用

提到止痛药,很多人担心“上瘾”“有副作用”,要么不敢吃,要么自己加量,要么不痛就不吃,更有甚者,想几点吃就几点吃,没有任何章法的吃药——这几种做法都不可取。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只要按剂量、按疗程使用,副作用也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而且合理用药利大于弊。

用药时记住这3点:

1)遵循医嘱,保证用药安全(不自行买、不随意换):止痛药分不同类型(如非甾体类、阿片类等),适合的疼痛类型和人群不同,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制定适合你的镇痛方案,不要自己在药店买;

2)准确用药,及时止痛(按量吃、不硬扛):不要觉得“疼得受不了再吃”,按时按量用药,才能更好地控制疼痛,避免疼痛加重后需要更大剂量的药;

3)不适不瞒,及时沟通(有不适及时说):部分患者吃止痛药会有恶心、头晕等反应,一旦出现,请勿自行停药,及时袄子医护人员,医生会根据情况合理调整药物。

3.疼痛管理,还应做到以下:

疼痛如果未及时得到控制,请不要心急,及时与医护沟通,相信自己,相信医护,共同努力。定期评估,家人多多支持。

疼痛是身体的“预警信号”,不是“负担”。只要我们学会合理沟通、正规范用药、,就能把疼痛的影响降到最低,更好的恢复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