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药时间
空腹服用
适用于驱虫药、泻下药、滋补药(如人参、阿胶等),利于药物吸收或直达病所。
脾胃虚弱者需遵医嘱调整,避免空腹服药加重胃部不适。
饭前服用
病在胸腹以下(如肝、肾、肠道疾病),饭前30-60分钟服用,药性更易下达病所。
补虚药、调理脾胃药也宜饭前服,减少食物干扰。
饭后服用
病在胸膈以上(如眩晕、头痛、目疾),饭后30分钟服用,使药性上行。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如含乳香、没药的方剂)、消食药需饭后服,减少胃肠不适。
睡前服用
安神药(如酸枣仁、柏子仁)、涩精止遗药、缓下药,睡前15-30分钟服用,助眠或促进排便。
特殊情况
急性病、高热病可不拘时间服药,必要时每隔1-2小时服用一次,昼夜不停。
驱虫药需睡前服一次,次日晨起空腹再服一次,以增强疗效。
二、服药剂量
常规剂量
成人每日1剂,分2-3次服用,每次约150-200ml。
儿童剂量一般为成人1/3-1/2,需根据体重和病情调整,婴幼儿酌减。
特殊人群
孕妇、哺乳期女性、老人、肝肾功能不全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使用有毒性或活血化瘀类药物(如麝香、三棱、莪术等)。
三、服药温度
温服:多数中药宜温服,药液温度约30-40℃,温和呵护身体,减少对胃肠道刺激。
热服:解表药、祛寒药(如麻黄汤、桂枝汤)趁热服,助药力发汗祛寒。
冷服:清热药、止吐药、解毒药冷却后服用,减轻对胃肠道刺激。
四、饮食禁忌
通用禁忌
忌辛辣、生冷、油腻、腥膻食物(如辣椒、西瓜、油炸食品、鱼虾等),避免影响药效或加重病情。
忌浓茶、咖啡、酒类,茶叶中的鞣酸可能与药物成分结合,降低药效。
因病制宜
热性疾病忌酒类、肉类、煎炸食物;寒性疾病忌生冷食物。
胸痹患者忌肥肉、动物内脏;肝阳上亢者忌胡椒、白酒;黄疸患者忌动物脂肪;脾胃虚弱者忌油炸粘腻食物。
五、其他注意事项
服药方式
用温开水送服,避免用茶、饮料、牛奶送药。
粉末、贵细药(如三七粉)可冲服,胶类药(如阿胶)需烊化后服用。
中西药联用
中西药联合使用时,建议间隔1-2小时,避免相互作用降低疗效或产生副作用。
含朱砂、人参等成分的中药与某些西药(如维生素C、碘化钾)联用需谨慎,需遵医嘱。
保存与禁忌
中药汤剂冷藏保存,一般可保存20天左右;膏方需冷藏保存3-6个月。
不要自行加糖,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可能影响药性,且红糖中的铁、钙等元素可能与药物成分结合,影响吸收。
温馨提示:中药服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尤其是特殊人群和有毒性药物。若服药后出现不适(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