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看中医前需要了解的注意事项,分为 “最佳状态”、“信息准备” 和 “心态与着装” 三大类:
一、 保持身体“原貌”,呈现最佳诊断状态
中医诊断的核心是“望闻问切”,所以尽量让身体处于自然、平静的状态,避免干扰因素。
1. 不化妆,尤其不要化浓妆
为什么? 中医望诊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观察面色(“望神”)。脸色是青、赤、黄、白、黑?是否有光泽?这些都能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粉底、腮红会完全掩盖真实的脸色。
2. 不吃容易染苔的食物,不刮舌苔
为什么? 舌苔是中医诊断的“胃镜”,能直接反映脾胃功能、病邪深浅和性质。看诊前几个小时,避免吃以下东西:
染苔食物: 牛奶、豆浆(会让舌苔变白腻);咖啡、橘子、蛋黄(会让舌苔变黄);杨梅、桑葚(会让舌苔变黑)。
刮舌苔: 千万不要!刮掉的舌苔会掩盖真实病情。医生需要看到你最真实的舌象。
3. 不宜饱食或饥饿,不宜饮酒、喝咖啡
为什么? 饮食会改变脉象。饱食后脉多洪大有力,饥饿时脉多细弱。酒精和咖啡会令心跳加速,影响脉象的准确性。最好在饭后1-2小时去看诊。
4. 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为什么? 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如大怒、大喜、大悲)都会使气血运行紊乱,脉搏加快,影响切诊的准确性。到达诊所后,最好安静休息10-15分钟再就诊。
5. 慎用某些药物
为什么? 一些药物如止痛药、退烧药、激素等可能会掩盖真实症状。如果正在服用西药,不要自行停药,但一定要如实告诉医生你在吃什么药。
二、 充分的信息准备,帮助医生全面了解你
中医是整体医学,你的生活习惯、情绪、过往病史都至关重要。
1. 清晰描述主要不适(主诉)
想清楚你最想解决的一个或几个核心问题。例如:“失眠一个月”、“痛经三年加重一周”。
2. 准备好回答医生的“十问”
这是中医问诊的核心,提前想好,回答会更准确:
寒热: 怕冷还是怕热?手脚冰凉吗?是否发烧?
汗: 容易出汗吗?什么情况下出汗(白天不动自汗?晚上睡着盗汗?)
头身: 有无头痛、头晕、身体疼痛?
二便: 大便每天几次?干硬还是稀软?小便颜色、频次如何?
饮食: 胃口好坏?是否口渴?喜欢喝热水还是凉水?
胸腹: 有无胸闷、腹胀?
耳聋: 听力如何?
口渴: 口苦、口淡、口干吗?
既往史: 过去得过什么大病?手术史?
妇科/经带(女性必答): 月经周期、量、颜色、有无血块?白带情况?女性务必记得自己的末次月经时间。
3. 带上相关检查报告
如果近期做过体检(如血常规、B超、CT等),请带上报告。中医虽然不依赖这些,但可以作为参考,帮助更全面地判断病情。
三、 其他实用建议
1. 着装宽松舒适
最好穿宽松的衣物,方便医生进行腹部按诊以及在上肢进行针灸、号脉等操作。避免穿连体裤、紧身衣。
2. 保持平和心态
中医调理通常需要过程,不要期望一次就能药到病除。信任医生,积极配合,耐心调理是关键。
3. 想好要问的问题
如果有关于病情、疗程、生活禁忌(饮食、运动等)的疑问,可以提前记下来,当面问清楚。
简单总结:看中医前一天的准备清单
· 正常饮食, 但避开染苔食物。
不要刮舌苔。
保证充足睡眠, 避免熬夜。
不饮酒、不喝浓茶和咖啡。
回顾一下自己的主要症状和“十问”的答案。
准备好病历和检查报告。
看中医当天:
素颜或淡妆。
早餐清淡,不宜过饱或空腹。
穿宽松的衣服。
提前到达,静坐休息片刻。
放轻松,信任医生。
做好这些准备,你就能和医生进行一场高效、顺畅的沟通,为你的健康恢复打下最好的基础。祝您就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