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角度看护肤-----“以内养外”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28 浏览量:116次

中医认为护肤需内外兼修。“以内养外”是关键:气血充沛、脏腑平衡,肌肤自然红润光泽。肺主皮毛,防风防燥;脾主运化,均衡饮食才能滋养肌肤。外防六邪(风、寒、暑、湿、燥、火),尤其注重防晒(防“火毒”)。简单来说:吃好睡好、防晒防风,比昂贵护肤品更根本。

好的,这是从中医角度对不同体质“以内养外”的饮食调养建议:

阴虚质(易干燥、长皱纹): 需滋阴润燥。多食银耳、百合、梨、豆浆、黑芝麻,少食辛辣油炸。

气虚质(面色萎黄、松弛): 需补气健脾。推荐红枣、山药、小米、牛肉、香菇,避免生冷寒凉。

血瘀质(肤色暗沉、长斑): 需活血化瘀。可饮玫瑰花茶,吃山楂、黑木耳、醋,适量用生姜、肉桂调味。

湿热质(易出油、长痘): 需清热利湿。多吃绿豆、冬瓜、黄瓜、苦瓜、薏米,戒酒及甜腻食物。

刺激特定穴位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直达面部,是“以内养外”的外养妙法。以下是几个关键的美容穴位:

1. 面部穴位(直接改善气色)

· 四白穴: 眼下一指宽,明目亮眸,改善眼周循环。

· 迎香穴: 鼻翼两侧,通络活血,缓解法令纹。

· 颧髎穴: 颧骨下缘凹陷处,改善脸颊气血,提升光泽。

2. 身体穴位(根本调理)

· 合谷穴: 虎口处,万能穴,调节面部气血,对付痘痘。

· 足三里: 膝下四指,强壮要穴,补气养血,润泽肌肤。

· 三阴交: 脚踝上四指,调理肝脾肾,针对色斑、暗沉。

方法: 每日用指腹以适中力度按揉每穴2-3分钟,感觉酸胀为宜。贵在坚持,由内而外焕发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