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前后的注意事项,这些细节别忽视!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量:59次

不管是全麻、局麻还是半麻,做好术前准备、配合术后恢复,才能让麻醉和手术更安全——这几件关键事儿,一定要记牢。

一、术前:提前“扫清障碍”,别给麻醉“添麻烦”

如实告知身体情况,别“隐瞒病史”有药物过敏史(比如对青霉素、海鲜过敏)、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或者正在吃的药(尤其是降压药、抗凝药),哪怕觉得“不重要”,也要提前跟麻醉医生说。比如吃了抗凝药没说,可能增加术中出血风险;隐瞒哮喘史,麻药选择不当可能诱发不适,这些“小细节”其实关系到麻醉方案的安全制定。

二、严格遵守“禁食禁水”时间,别偷偷“解馋”

医生会明确告知术前几小时不能吃饭、不能喝水(通常全麻术前6-8小时禁食、2小时禁水),这不是“规矩”,是为了防风险:麻醉后胃肠蠕动会变慢,胃里的食物可能反流到喉咙,甚至呛进气管,引发窒息或肺炎。哪怕是“喝口牛奶润润喉”“吃块糖防低血糖”,都可能给麻醉埋下隐患,一定要忍住。

三、提前摘掉“随身物件”,别让它们“添乱”

术前要把项链、耳环、戒指、手表等首饰摘掉,一来金属饰品可能影响麻醉监护仪器的准确性,二来术中翻身时容易弄丢或划伤皮肤;戴假牙的朋友也要取下,避免麻醉时假牙松动脱落,呛进气管;隐形眼镜也得摘掉,防止术中眼睛干涩或镜片移位。

四、术后:别着急“恢复状态”,循序渐进更安全

1、醒麻后别“急着动”,先“缓一缓”

不管是全麻醒后还是局麻结束,都别立马坐起来、下床走动。全麻后麻药没完全代谢,可能会头晕、乏力、手脚发软,强行起身容易摔倒;局麻部位可能还有麻木感,也需要等感觉慢慢恢复。最好先乖乖躺着,跟护士说说话,确认自己意识清醒、力气够了,再在医护人员协助下慢慢坐起、下床。

2、有不舒服别“硬扛”,及时喊医护

术后出现轻微恶心、头晕、伤口隐痛,大多是麻药代谢的正常反应,不用慌,但如果症状加重——比如恶心到呕吐、伤口疼得没法忍、呼吸不顺畅,别自己忍着,赶紧按呼叫器喊医生或护士。他们会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比如用止吐药、止痛药),帮你缓解不适,别因为“怕麻烦”耽误处理。

3、术后饮食“别任性”,从“清淡软食”开始

麻醉后胃肠功能需要慢慢恢复,尤其是全麻或涉及胃肠的手术,别刚醒就想吃重油重辣、硬邦邦的食物。刚开始可以喝温水、米汤,再过渡到粥、面条、蒸蛋等软食,等消化没问题了,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不然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导致腹胀、消化不良,反而影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