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尽早主动活动是促进康复的关键环节,不仅能降低并发症风险,更能从生理、心理层面加速患者恢复。
1.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术后患者血液易处于高凝状态,加之术中长时间麻醉、术后止血药物使用,以及疼痛、虚弱导致的长期卧床,均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主动活动可有效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淤滞。
2.促进消化系统功能恢复:术后卧床易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引发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主动活动能通过刺激胃肠平滑肌收缩,加快胃肠蠕动节奏,助力消化功能逐步恢复,改善营养吸收效率,减少腹胀、便秘等不适对康复的影响。
3.维持肌肉功能与身体协调性:术后长期卧床易导致肌肉萎缩、张力下降,影响肢体活动能力。适量主动活动可维持肌肉正常张力,避免肌肉力量流失,同时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协调性,为后续自主生活能力的回归奠定基础。
4.有效预防压疮形成:长期卧床时,枕后、肩胛骨、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皮肤持续受压,尤其是消瘦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易受阻,增加压疮发生风险,且压疮一旦形成,愈合周期长、难度大,过主动活动变换体位、增加身体受力部位的轮换频率,可减轻局部皮肤压力,降低压疮发生概率。
5.改善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术后活动能帮助患者转移对疼痛、病情的过度关注,缓解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同时通过消耗适量体力、调节身体节律,改善睡眠质量。而生活自理能力的逐步恢复,更能为患者带来积极心理暗示,增强康复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