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便秘了?以下方法,让你拉粑粑更顺畅!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量:263次

  据《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10.0%,也就是大约5000万成人正在受到便秘困扰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秘的患病率逐渐升高,7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达23%,80岁以上可达38%,并且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

一、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结(粪便变硬,呈块状或颗粒状,类似于羊粪球),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部分患者可能还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口苦等不适

 

病程持续6个月或以上,可诊断为慢性便秘。

 

二、便秘高危人群有哪些?

 1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弱,肠道蠕动变慢,所以相对容易便秘。

 2孕妇因激素变化,子宫压迫肠道,容易出现便秘。

 3儿童饮食单一,膳食纤维摄入少或排便习惯不良,容易便秘。

 4长期压力大的人精神处于紧张的状态,也会给排便增加困难,结果就是越焦虑越拉不出来。

 5久坐人群运动量少,胃肠蠕动不足,容易引发便秘。

 6节食减肥者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不足,容易导致便秘。

 

三、长期便秘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1肠道问题易引发痔疮,肛裂,肠梗阻,增加结直肠病变风险。

  2毒素堆积粪便滞留导致有害物质吸收,可能会有痤疮,口臭等。

  3消化功能紊乱腹胀,食欲减退,影响营养吸收。

  4心血管风险用力排便可能诱发血压骤升,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5心理影响长期不适易导致焦虑,抑郁,降低生活质量。

  6代谢障碍可能加重肥胖,内分泌失调等问题。

 

四、临床指南建议,如果便秘伴随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

①如果您长期便秘超过3个月还没有得到改善,调整生活方式无效

②伴随警报症状:便血,体重骤降,持续腹痛或家族肠癌史等

 

五、便秘的预防需要改变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

1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例如,粮食,蔬菜,瓜果。

 

2、增加水分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

 

3、适量运动

增加体能运动,比如慢跑和游泳可以对胃肠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血液循环,可以有效缓解便秘。

 

4、规律排便

建议排便应从容不迫的进行,患者应在有便意时即时排便。

尝试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排便,以帮助建立规律,这个时间可以是晨起后或者餐后半小时,每次如厕时间建议在3-5分钟为佳。

 

5、选择合适的姿势

排便时选择合适的姿势,有利于发挥重力作用,帮助排便。

 

 

总之,便秘不可怕

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和治疗

大多数人可以有效管理并缓解症状

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如果便秘已经影响生活质量

一定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