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导致自闭症,警告孕妇避免服用”引发热议,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孕期发热吧。
孕期发热是许多准妈妈在不同阶段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怀孕期间免疫系统及身体结构的变化,孕妇可能更容易出现感染。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个症状,是身体在对抗感染的信号。然而,持续的高热可能对母体和胎儿造成风险。因此,科学、冷静地处理至关重要。

一、核心原则:
1.及时咨询医生!一旦出现发热,尤其是高热,需及时就医,这是处理孕期发热的第一准则。
2.明确病因是关键!发热的背后可能是感冒、流感、尿路感染或其他感染,需要医生判断,明确病因,对症下药。
3.切记不要自行用药!尤其是孕早期,许多常见退烧药(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对胎儿有害。

二、孕期不同阶段发热的风险与处理。
-第一阶段:孕早期(1-12周)
此期是胎儿器官发育最关键、最敏感的时期。
主要风险:
胎儿发育异常:持续体温超过39℃的高热,尤其是在器官形成期,可能会增加胎儿神经管缺陷及其他先天性畸形的风险。此外,严重的感染和高热可能引发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机率。
处理措施:
低热(<38℃)且精神状态良好:
以物理降温为主:用温水(切忌用冷水或酒精)擦拭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大血管走行的部位,帮助散热;多喝水:补充因发热流失的水分,防止脱水,也有助于降温。温开水是不错的选择;保证充足的睡眠;清淡饮食,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烂面条等。
2. 中高热(≥38.1℃)或发热持续不退:立即就医!不要等待,并明确告知医生您已怀孕。医生会根据检查检验结果,判断是否用药及使用何种药物。

-第二阶段:孕中期(13-28周)
此时胎儿器官已基本形成,对外界致畸因素的敏感性降低,但风险依然存在。
主要风险:
持续高热仍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某些病毒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母亲严重感染本身可能对妊娠造成威胁,包括增加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等风险,导致流产可能仍需警惕。
处理措施:
1.参考孕早期处理方式:对于低热且精神状态良好,仍可先采用物理降温、多喝水、多休息的方式观察。
2.密切监测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或伴有寒战、腹痛、阴道流血/流液、胎动异常等任何其他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发热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使用安全的抗生素)。

-第三阶段:孕晚期(29周至分娩)
此时胎儿已基本发育成熟,但发热仍需警惕。
主要风险:
引发早产:高热和感染可能刺激子宫,引起宫缩,导致早产。
胎儿窘迫:母亲高热会使胎儿心率加快,增加其在宫内的耗氧量,可能导致胎儿功能缺氧、甚至突发胎死宫内风险。
处理措施:
1.同样优先物理降温。
2.及时就医:由于临近分娩,任何发热都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发热,建议尽早联系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提前干预或住院治疗。

三、总结与特别提醒
1.测量体温,评估状态:
<38℃,精神状态可:可采取物理降温、多喝水、多休息,密切观察。
≥38.1℃,或任何体温下伴有严重不适/其他症状(如寒战、剧痛、出血等),需要立即就医!从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不要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因为控制感染本身就是在保护胎儿。
2.关于退热药:
针对上述言论,美国FDA、美国ACOG、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等权威机构于9月22日及9月23日分别发表声明,表示对乙酰氨基酚是治疗孕妇发热的重要选择,其在治疗孕期高热方面的获益大于理论风险,尽管有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酚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存在关联,但因果关系尚未确定,因此,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是合理的,但应在必要的最小剂量和最短疗程内使用。
避免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在孕期(尤其是孕晚期)通常不建议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3.预防胜于治疗:
勤洗手,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均衡营养,适当锻炼,保证睡眠,增强免疫力。
流感季节,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季节变化期间注意加减衣服。
最后,孕期发热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不必过度恐慌,保持冷静,及时就医,科学应对,,是保障您和宝宝健康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