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通气小妙招
供稿: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30 浏览量:87次

亲爱的准妈妈和新妈妈们,首先,恭喜您迎来了生命中的小天使!在经历剖宫产手术后,除了照顾宝宝,您自己的身体恢复也同样重要。我们医生护士总会反复叮嘱:“排气(放屁)后才能吃东西”。这看似简单的一步,却是您术后康复的“第一道关卡”。

一、为什么术后通气如此重要?

剖宫产手术中,虽然我们不会触及到肠道,但肠道会受到麻醉和手术操作的影响,暂时“睡着一会”,加上术后的疼痛刺激及活动减少,肠道蠕动功能会减弱,这会导致气体和液体积聚在肠道,引起腹胀、腹痛。如果过早进食,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甚至引发更严重的肠梗阻。而及时“通气(放屁)”是肠道功能恢复以及畅通的一个重要信号,提示可以开始正常进食了,意味着您的身体正在顺利康复!

二、剖宫产术后如何尽快通气?

通常术后24-48小时内肠道功能会逐渐恢复,完成通气。若术后肠道未排气,以下方法能有效帮助您唤醒“沉睡”的肠道,助您完成通气。

第一招:尽早活动——“动”是最好的“通气药”

这是最有效、最关键的一招!不要因为怕疼而一直躺着不动。

1)床上活动:术后6小时后在麻醉消退后,可在家人或护士帮助下完成

翻身:缓慢地左右侧翻身,每1-2小时一次。这能有效刺激肠道蠕动。

活动手脚:伸展和弯曲手腕、脚踝,进行勾脚、绷脚练习。

屈膝运动:双腿交替,缓慢地将膝盖向胸部弯曲。

2)尽早下床:(术后6-24小时),在医护人员评估允许后,在家人的搀扶下,勇敢地坐起来,再慢慢站立,最后尝试缓步行走。初次下床可能会头晕、伤口疼,但哪怕只是在床边站一会儿,或在房间里走几步,对肠道的刺激都是巨大的。

第二招:饮食助攻——“吃”对才能“气”顺

在医生允许喝水和进食流质后,选择正确的食物至关重要。

1)米汤:小米粥或大米粥上层的汤,营养易吸收,能温和地滋润胃肠道。

2)萝卜汤/萝卜水:这是民间智慧,也是经过验证的有效方法。白萝卜有行气导滞的功效,能很好地促进肠道蠕动。但注意:喝之前需医生检查排除可能得肠梗阻,要喝清淡的萝卜汤,多次少量引用。

在通气前,绝对不要喝牛奶、豆浆、含糖饮料,吃豆制品、红薯等易产气的食物,避免加重腹胀情况。

第三招:巧妙按摩——“抚”出肠道活力

将手掌搓热,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在腹部画圈按摩。力度一定要轻柔,避开伤口区域。每次5-10分钟。按摩后可适当下床活动或床上翻身。

第四招:传统中医——刺激穴位

从中医上来讲,泡脚对人身体有许多好处,刺激足底足三穴,可以帮助消化,治疗腹胀、便秘等。同时通过热水泡脚可以加快血液循环,达到排气的目的。

第五招:药物助力——药到病除

通过上述妙招仍长时间没有排气并伴有腹胀的产妇,可根据是否有便意通过口服促进肠蠕动的药物(如乳果糖或石蜡油)或局部用药(开塞露、蜂蜜露)等改善腹胀情况。

对于术后超过72小时仍未排气,且腹胀严重,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请立即告知医生,排除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可能。

最后,术后通气其实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请不要因为害羞或焦急而给自己太大压力。每一位妈妈的身体状况不同,通气时间也因人而异。积极尝试以上方法,保持耐心和好心情,您的肠道很快就会被“唤醒”!祝您产后顺利“通关”,早日享受与宝宝在一起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