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高、出汗多,泌尿外科门诊的尿路感染患者也随之增多——其中女性患者占比超过80%,不少人抱着“吃点消炎药就好”的心态自行用药,结果病情反复,甚至发展为“慢性尿路感染”。尿路感染虽然常见,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肾盂肾炎、肾功能损伤等严重问题。今天就带大家了解尿路感染的“真相”,尤其是女性朋友,一定要避开这些认知误区,学会科学预防和治疗。
一、为什么夏季尿路感染高发?女性更易中招?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细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侵入尿道、膀胱、肾盂等泌尿系统器官,引起的炎症反应。夏季高发主要有两个原因:
● 夏季出汗多,若饮水不足,尿液生成减少,尿液对尿道的“冲刷作用”减弱,细菌容易在尿道内繁殖;
● 夏季衣物单薄,紧身裤、化纤内裤不透气,会导致会阴部潮湿,为细菌滋生提供“温床”。
而女性之所以更易患尿路感染,与生理结构密切相关:
● 女性尿道短而直(约3-5cm,男性约18-20cm),细菌容易从尿道口侵入膀胱;
● 女性尿道口与阴道口、肛门距离近,阴道分泌物和肛门附近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容易污染尿道口;
● 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更年期时,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尿道黏膜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数据显示,女性一生中有过尿路感染经历的比例高达50%,其中20-40岁女性是高发人群,部分女性还会出现“反复感染”(每年发作超过3次)。
二、尿路感染有哪些典型症状?别和“上火”混淆
尿路感染的症状因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最常见的是“下尿路感染”(尿道和膀胱感染),典型症状包括:
● 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可能1小时就要去1次厕所,夜间也频繁起夜;
● 尿急:突然出现强烈的尿意,难以忍耐,甚至来不及去厕所导致尿失禁;
● 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刺痛感,或下腹部疼痛;
● 尿液异常:尿液浑浊、有异味,部分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尿液呈粉红色或红色)。
如果感染蔓延至肾盂(“上尿路感染”,即肾盂肾炎),还会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寒战、腰痛(腰部两侧或一侧酸痛、胀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甚至败血症,需紧急就医。
很多人会把尿路感染的症状误认为“上火”,但“上火”通常不会有明显的尿痛和尿急,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三联征,基本可判断为尿路感染,需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降火”药物延误治疗。
三、治疗尿路感染的3个常见误区,一定要避开
误区1:症状缓解就停药,不用吃满疗程。很多患者服用抗生素1-2天后,尿频、尿痛症状缓解,就自行停药——这是最危险的误区!症状缓解不代表细菌已完全清除,过早停药会导致细菌残留,不仅容易复发,还可能产生“耐药性”,下次感染时常用抗生素会失效。
正确做法:尿路感染的抗生素治疗需要按疗程进行(下尿路感染通常需服药7-10天,上尿路感染需14天左右),即使症状缓解,也要遵医嘱服完所有药物,停药后1-2周复查尿常规,确认细菌已完全清除。
误区2:自行买“消炎药”吃,不用去医院。有些患者会自行购买左氧氟沙星、头孢等抗生素服用,但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比如大肠杆菌对某些头孢类药物敏感,对红霉素不敏感;此外,不同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禁忌不同,自行用药可能无效,甚至产生副作用。
正确做法:出现症状后先去医院做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明确致病菌和敏感药物,再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误区3:反复感染是“体质差”,只能靠吃药预防。部分女性反复出现尿路感染,认为是“体质差”,只能靠长期吃抗生素预防——但长期服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菌群平衡,增加霉菌感染风险,还会导致细菌耐药。
正确做法:反复感染多与生活习惯相关(如憋尿、卫生习惯不佳),需先排查诱因(如是否有尿道畸形、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再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预防,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预防性用药”(如性生活后服用一次抗生素),而非长期服药。
四、科学预防尿路感染:5个实用小技巧
技巧1:多喝水,是最好的“预防药”
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每2-3小时主动排尿一次,通过尿液冲刷尿道,减少细菌繁殖——这是预防尿路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技巧2: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不要用肥皂、沐浴露等刺激性清洁用品),清洗顺序要“从尿道到肛门”(避免将肛门附近的细菌带到尿道口);月经期要勤换卫生巾,选择透气的棉质卫生巾;性生活前后双方都要清洗外生殖器,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减少细菌侵入。
技巧3: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潮湿环境
夏季尽量穿宽松的棉质内裤,避免紧身裤、化纤内裤;内裤要每天更换,洗净后在阳光下晒干(紫外线可杀菌),不要阴干。
技巧4:不要憋尿,及时排空膀胱
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不要憋尿(憋尿会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尿道括约肌松弛,细菌容易逆行感染),尤其是办公室女性,不要因为工作忙而忽视排尿。
技巧5:控制基础疾病,增强抵抗力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含糖量高,容易滋生细菌,需积极控制血糖;平时适当运动(如快走、瑜伽),增强免疫力,也能减少感染风险。
最后提醒大家:尿路感染虽然常见,但只要科学治疗、正确预防,就能有效控制。尤其是女性朋友,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说”而延误治疗,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才能避免病情反复,保护泌尿系统健康!